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蓓

作品数:63 被引量:440H指数:12
供职机构:北京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2篇农业科学
  • 13篇生物学
  • 4篇文化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3篇医药卫生
  • 2篇化学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6篇大豆
  • 13篇基因
  • 6篇分子标记
  • 5篇种质
  • 5篇耐盐
  • 5篇海藻糖
  • 4篇烟草
  • 4篇植株
  • 4篇拟南芥
  • 4篇片段
  • 4篇耐盐性
  • 4篇教学
  • 4篇杆菌
  • 4篇大肠杆菌
  • 3篇蛋白质
  • 3篇性状
  • 3篇炸荚
  • 3篇植物
  • 3篇水稻
  • 3篇农业

机构

  • 50篇北京农学院
  • 6篇北京林业大学
  • 5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北京农业大学
  • 1篇南昌大学
  • 1篇浙江省农业科...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保龄宝生物股...
  • 1篇承德市农业科...
  • 1篇北京市农林科...
  • 1篇匈牙利科学院
  • 1篇中国食品发酵...

作者

  • 57篇郭蓓
  • 12篇谢皓
  • 6篇陈学珍
  • 5篇濮绍京
  • 5篇邱丽娟
  • 5篇刘京国
  • 5篇赵波
  • 5篇金文林
  • 5篇杨柳
  • 4篇孙祎振
  • 4篇吕鹤书
  • 4篇刘悦萍
  • 4篇郑翠明
  • 4篇常汝镇
  • 4篇蒋湘宁
  • 4篇胡磊
  • 4篇许占友
  • 4篇郭远
  • 4篇秦玉涛
  • 3篇杨爱珍

传媒

  • 11篇北京农学院学...
  • 5篇大豆科学
  • 4篇生物技术通报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农业展望
  • 2篇植物学通报
  • 2篇微生物学通报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生命科学
  • 1篇种子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植物生理学通...
  • 1篇植物病理学报
  • 1篇高等农业教育
  • 1篇科学咨询
  • 1篇Agricu...
  • 1篇实验科学与技...
  • 1篇基因组学与应...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年份

  • 2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7篇2017
  • 1篇2016
  • 6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0
  • 3篇2008
  • 2篇2006
  • 5篇2004
  • 1篇2002
  • 1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7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豆耐盐性种质的分子标记辅助鉴定及其利用研究被引量:22
2002年
大豆耐盐种质的鉴定对于促进大豆耐盐育种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利用已获得的大豆耐盐性基因的共显性PCR标记 ,对选自于国家作物种质库的 5 9份耐盐和盐敏感种质加以鉴定 ,同时进行了田间耐盐性重复鉴定 ,并对种质库耐盐性记载结果、田间耐盐性重复鉴定结果与分子标记鉴定结果进行比较 ,从中选出田间耐盐性重复鉴定结果与分子标记鉴定结果一致的耐盐种质 4 2份 ,分析了这些种质间的遗传多样性 ,为大豆种质资源的改良及耐盐遗传育种中的亲本选配提供了理论依据 ,同时对分子标记应用于种质鉴定和育种实践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郭蓓邱丽娟邵桂花许占友
关键词:大豆耐盐性种质鉴定
农杆菌介导的大豆萌发种子转化技术被引量:3
2013年
采用农杆菌介导的萌发种子侵染法,开展大豆遗传转化技术研究。以萌发大豆的生长点、子叶节、下胚轴3处为外植体,将带有抗除草剂草甘膦基因EPSPS及草丁膦抗性筛选基因Bar的质粒借助农杆菌介导转入大豆中,通过共培养及盆栽种植获得转化体。经过对T0代和T1代植株进行双重PCR检测以及两种除草剂的抗性鉴定得到转基因阳性株。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农杆菌介导的萌发种子转化法已将抗两种除草剂基因成功的转入大豆中,其综合转化率约为0.37%。
刘志敏熊鹤雯谢皓秦玉涛赵嫣然郭蓓
关键词:农杆菌萌发种子大豆
红小豆优异种质资源的创新及遗传基础研究
金文林濮绍京赵波贾月慧文自翔雷广军郭蓓李华
该课题育成大粒京农6号和特大粒京农7号二个小豆新品种,填补了北京地区无自育大粒小豆品种的空白。其蛋白质含量均在25%以上,属于优质小豆。特大粒京农7号产量潜力实测结果达到3700kg/hm^2,创国内小豆单产最高产量纪录...
关键词:
关键词:红小豆种质创新遗传育种
改革遗传学实验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被引量:11
2017年
为提高遗传学实验教学质量,夯实专业基础知识,该文立足于都市型高等农业院校遗传学实验教学实际,分析总结了教研室在树立正确的实验教学理念、精选实验教学内容和优化实验教学方法方面对遗传学实验教学进行改革的主要措施,为解决有限的实验教学学时与无限的实验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提供了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实践证明,以精选基础性、验证性实验内容,增加综合性大实验、增设自主设计实验为主题的遗传学实验教学改革在创新实验教学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黄体冉郭蓓刘玉芬吕鹤书孙祎振申晓鸿
关键词:遗传学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方法
大豆GmAGL8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通过同源扩增从大豆中克隆得到与拟南芥AGL8基因相似的基因GmAGL8,并对该序列进行了测定。同时对GmAGL8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比对GmAGL8与桃PpMADS6和拟南芥FUL的核酸序列,相似度分别为80%和77%,三者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74%。通过亲疏水性分析预测GmAGL8基因编码的蛋白为亲水性蛋白。在GmAGL8中发现与MADS基因家族相似的MEF2并找到可能对多聚体的形成有关的K-box基因。
李冉阳秦玉涛张倩吴婧谢皓郭蓓
关键词:大豆炸荚克隆生物信息学
基于专业兴趣和应用能力培养的生物科技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与实践被引量:3
2019年
我国高等教育为国家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输送了大批高素质人才,但近几年高等教育出现了教学质量下降的问题,其中专业兴趣和应用能力逐渐成为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瓶颈。围绕学生专业兴趣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北京农学院生物学院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借鉴体验式教学模式,构建了"以专业兴趣培养为出发点、以思辨能力培养为制高点和以应用能力培养为落脚点"的生物科技人才培养体系,拓展了"由教到学到用"的知识传播途径,取得良好的效果。
刘京国赵晓萌郭蓓张国庆薛飞燕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模式
大豆GmAGL8基因功能在拟南芥中的初步鉴定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为了培育炸荚抗性新品种,提高大豆产量。【方法】利用前期通过同源克隆方法得到的大豆GmAGL8基因构建的pCAMBIA1300∷GmAGL8和pCAMBIA1300∷antiGmAGL8载体,采用花浸法对野生型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进行遗传转化,对转基因拟南芥进行了PCR鉴定、表型观察与分析。【结果】对比野生型,过表达GmAGL8的转基因拟南芥叶片相对较厚,呈圆形,出现早花现象,果荚成熟提前,果荚成熟后2周少量果荚出现开裂;对比野生型反义抑制GmAGL8植株叶片较薄呈长圆形,开花较迟,果荚成熟晚且短小,角果成熟时果荚完全炸开。【结论】GmAGL8对拟南芥叶片发育,开花时间以及果荚开裂性状均有影响,在拟南芥中过表达GmAGL8基因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果荚开裂抗性。
刘媛媛陆婉瑶刘双秦雅菲杨翊晖丁晨郭蓓
关键词:大豆炸荚拟南芥
叶绿素合成关键酶基因表达的半定量RT-PCR分析被引量:31
2015年
为了解叶绿素合成关键酶基因在大豆不同生育期的表达情况,本研究以拟南芥叶绿素合成关键酶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大豆科丰14和它的持绿突变体BN108为试材,利用半定量RT-PCR分析了9种叶绿素合成关键酶基因在开花期和成熟前期表达量的变化。结果表明,HEMA、GSA、HEME、POR、CHLG基因在成熟前期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尤其是HEMA和GSA基因的表达量下降幅度较大,说明上述基因在叶绿素生物合成过程中起到主要调控作用;而突变体BN108有别于科丰14,GSA、HEME、CHLM和CAO基因表达量在成熟前期不降反升,推测持绿突变体在成熟前期叶绿素能够维持较大的合成量,是植物持绿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姚嘉龙郭蓓谢皓
关键词:大豆叶绿素关键酶基因
浙江省鲜食大豆炭疽病病原分离及抗性鉴定被引量:4
2021年
炭疽病是我国南方鲜食大豆最重要的病害之一。本试验通过组织分离法,在浙江省鲜食大豆主栽区炭疽病病荚中分离得到9株疑似炭疽病菌分离物。根据分离物的形态特征、基于ITS-GAPDH-CHS-1-TUB2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分离物的致病性将这些分离物鉴定为平头炭疽菌(Colletotrichum truncatum)。对51份栽培大豆品种鼓粒初期豆荚离体喷雾接种强致病力分离物CT5,这些品种表现出明显抗/感差异,其病斑大小被用于大豆平头炭疽菌抗病性分级标准。在供试的这些品种中,发现了3份高抗品种,9份抗病品种,20份中抗品种。本研究明确了浙江省鲜食大豆炭疽病病原,提供了部分大豆品种资源抗病性信息,为深入研究该病发生规律、防治、抗病机制及培育抗病新品种等奠定基础。
冯乐乐竹龙鸣谢华杨清华郭蓓袁凤杰
关键词:鲜食大豆病原鉴定抗性鉴定
大豆‘科丰14’诱变系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变异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为研究辐照后大豆诱变后代的变异规律,对大豆‘科丰14’和其20个60Coγ辐照诱变系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共有13个诱变系生育期延迟7天以上,16个诱变系在株高、主茎节数、茎粗、单株荚数、单荚粒数、百粒重和单株产量等性状上呈显著变异,7个诱变系底荚高度有显著变异,4个诱变系蛋白质含量变异显著,6个诱变系脂肪含量变异显著,3个诱变系异黄酮含量变异显著。共有18个诱变系单株产量显著提高,分别有18个和11个诱变系的单株荚数和百粒重显著增加,分别有15个和7个诱变系的单荚粒数和百粒重显著减少。诱变系蛋白质含量呈下降趋势,脂肪、异黄酮含量呈上升趋势。各诱变系的农艺性状变异较大,品质性状变异较小。
薛树鹏郭蓓杨柳张娇白红丹陈学珍谢皓
关键词:辐照主要农艺性状品质性状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