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淞

作品数:4 被引量:77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隐含
  • 1篇影响因素
  • 1篇制造业
  • 1篇制造业出口
  • 1篇碳排放
  • 1篇投入产出法
  • 1篇中日贸易
  • 1篇网络
  • 1篇网络分析
  • 1篇贸易隐含碳
  • 1篇结构分解分析
  • 1篇京津
  • 1篇京津冀
  • 1篇经济利益
  • 1篇居民消费
  • 1篇环境成本
  • 1篇光电
  • 1篇光电设备
  • 1篇
  • 1篇CO2排放

机构

  • 4篇北京理工大学

作者

  • 4篇赵玉焕
  • 4篇王淞
  • 2篇刘娅
  • 2篇李浩

传媒

  • 2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资源科学
  • 1篇国际贸易问题

年份

  • 3篇2018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京津冀CO_2排放的时空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28
2018年
研究京津冀CO_2排放的时空特性及影响因素,对实现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本文首先对2000—2014年京津冀CO_2排放的时空特性进行了分析,然后利用LMDI分解方法对京津冀CO_2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总体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LMDI分解方法和M-R空间分解方法,本文具体分析了京津冀CO_2排放时空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研究期内京津冀CO_2排放增长迅速,从2000年的3.67亿t增长到2014年的10.02亿t。其中,河北对京津冀CO_2排放贡献最大,达到72.02%。(2)经济总量(贡献度:152.17%)是导致京津冀CO_2排放增长的主要因素。能源利用效率(贡献度:-56.29%)和能源结构调整(贡献度:-34.39%)是抑制京津冀CO_2排放增长的主要因素。此外,产业结构调整、收入提高和城镇化也是导致京津冀CO_2排放增长的重要因素。(3)京津冀各地区CO_2排放差异不断扩大。经济总量大和能源利用效率低是河北CO_2排放高于京津翼平均水平的主要原因,以优质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是北京CO_2排放低于京津翼平均水平的主要原因。
赵玉焕李浩刘娅曹叶张中华王淞
关键词:CO2排放京津冀
生产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光电设备制造业出口的经济利益和环境成本:基于网络分析的中美比较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本文分别用增加值和二氧化碳(CO2)排放代表出口的经济利益和环境成本,从国家(经济体)、部门和国家(经济体)—部门三个层面,前向和后向两个角度刻画1995—2009年中国光电设备制造业出口的全球增加值网络和全球碳排放网络,并将其与美国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995—2009年中国光电设备制造业前后向增加值和CO2出口均增加,后向出口大于前向;美国光电设备制造业前后向CO2出口均减少;国家(经济体)网络分析显示美国、德国、日本和韩国是中国光电设备制造业前向输出增加值的主要目的国和后向吸收增加值的主要来源国;中国光电设备制造业后向出口的CO2中有8%~24%来自其他国家(经济体),远低于美国;部门网络分析表明光电设备制造业和电力、燃气及水的供应业分别是中国光电设备制造业吸收增加值和CO2排放的最大来源部门;中国光电设备制造业国家(经济体)—部门网络自1995年就呈现出全球化特点,且平均联系强度增强,网络的输出输入强度主要集中在少数国家(经济体)—部门。
赵玉焕刘娅王淞李浩曹叶
关键词:出口经济利益环境成本
基于技术异质性的中日贸易隐含碳测算及分析被引量:32
2014年
基于中日技术异质性,使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MRIO),利用WIOD数据库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对1995—2009年中日贸易隐含碳进行了测算,测算中考虑了工业生产过程碳排放和能源消耗碳排放。同时,采用SDA分析,对中日贸易隐含碳的变化进行了因素分解。测算结果表明:从1995—2009年,在中日贸易中,中国出口隐含碳从40.78Mt增长到152.78Mt,进口隐含碳从12.25Mt增长到66.87Mt,净出口隐含碳从28.53Mt增长到85.91Mt。因素分解结果表明:在1995—2009年期间,对于中国对日本出口隐含碳的变化,规模效应促使了隐含碳的增长,技术效应促使了隐含碳减少,结构效应影响比较小。
赵玉焕王淞
关键词:中日贸易投入产出法
北京市居民消费间接碳排放测算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5
2018年
利用北京市2002—2012年的统计数据,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分别测算北京市农村和城市低、中、高3个收入居民群组的消费间接碳排放量,利用结构分解分析(SDA)方法对北京市居民消费间接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2—2012年,城乡居民消费间接碳排放总量从2002年的3 131.81万吨增加至2012年的3 857.67万吨,年均增长率为2.11%。分收入群组看,农村低、中、高3个收入群组的居民间接碳排放随着收入上升而下降,城市低、中、高3个收入群组的居民间接碳排放随着收入上升而上升。SDA结果显示,2002—2012年,平均消费水平变动是城乡居民消费间接碳排放增加的主要驱动因素,碳排放强度变动则是主要抑制因素,消费结构和城镇化水平的变动则影响有限。因此,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如下减排建议:进一步降低产业部门碳排放强度和优化产业结构;严控人口规模,提升城镇化的水平和质量;在增加居民收入的基础上优化消费结构,鼓励低碳消费、绿色消费。
赵玉焕李玮伦王淞
关键词:居民消费结构分解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