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英
- 作品数:11 被引量:68H指数:5
- 供职机构: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基于清查数据的福建省马尾松生物量转换和扩展因子估算差异解析——3种集成学习决策树模型的比较被引量:24
- 2018年
- 生物量转换和扩展因子(BCEFs)是估算森林生物量碳储量普遍使用的重要参数.厘清BCEFs估算差异的来源,可降低森林生物量碳储量评估的不确定性.利用基于集成学习的决策树模型能够很好地解决BCEFs估算差异来源问题.然而,不同此类模型的对比研究目前尚未见报道.本研究以第8次国家森林资源清查福建省331块马尾松的固定样地数据作为材料,分别利用增强回归树(BRT)、随机森林(RF)和立体派(Cubist)模型分析BCEFs(包括地上和地下部分)估算差异的来源.结果表明:研究区马尾松BCEFs呈右偏分布,平均值为0.69t·m^(-3),最小值为0.67 t·m^(-3),最大值为0.71 t·m^(-3).BRT、RF和Cubist模型对BCEFs的拟合和预测能力均很好,均能够解释92.8%以上的BCEFs变异.3种模型均给出了相同的前2个相对贡献率最大的自变量,为平均胸径和蓄积量.BCEFs随着平均胸径、蓄积量的增加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平均胸径、蓄积量、平均年龄和平均树高等林分特征因子对BCEFs的影响极大,而土壤因子和地形因子对BCEFs的影响均很小.在建立BCEFs模型时,利用平均胸径、蓄积量、平均年龄和平均树高等少量包含较多BCEFs预测信息的变量便能获取很好的预估精度.当应用固定BCEFs时,应选择在平均年龄、平均胸径以及蓄积等方面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样本计算BCEFs.
- 欧强新李海奎雷相东杨英
- 北京市西部山区环境承载力研究——以京西林场为例被引量:1
- 2018年
- 基于GIS,运用熵权-TOPSIS模型,充分考虑京西林场特殊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状况,并遵循科学性、综合性、可行性、动态性、区域性等原则,选取10个指标因子,以小流域为单位对京西林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进行了评价,通过对综合得分的排序,共分为了3个级别,分别为好(0.32
- 刘利霞王威王小焕王芳杨英党永峰
- 关键词:资源环境承载力
- 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赣州市生态屏障布局被引量:5
- 2014年
- 在赣州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状况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赣州市生态屏障建设布局进行分区,共划分为3个建设分区,并针对各个建设分区提出了建设生态屏障的区域布局、建设目标、任务及重点,为赣州市未来生态屏障建设布局和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 王雪军黄国胜张煜星程志楚杨英
- 关键词:GIS资源环境承载力
- 福建地区马尾松生物量转换和扩展因子的影响因素被引量:7
- 2017年
- 基于第8次国家森林资源清查福建省331块马尾松的固定样地调查数据,利用增强回归树法(BRT)研究地上生物量转换和扩展因子(BCEF)和地下BCEF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林分特征因子和地形因子是影响地上BCEF以及地下BCEF的主导因素,二者对地上BCEF影响的相对贡献率之和为87.20%、地下BCEF为86.59%。其中,龄组和坡向分别是林分特征因子和地形因子中影响地上BCEF的最大因素(41.13%和14.52%)。地上BCEF随龄组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在东南坡最大、西坡最小。此外,龄组和坡向分别是林分特征因子和地形因子中影响地下BCEF的最大因素(41.54%和15.16%)。地下BCEF随龄组的增大而逐渐减增大;在东南坡最小、西坡最大。土壤因子对地上BCEF以及地下BCEF的影响都较小(12.80%和13.41%),腐殖层厚度是土壤因子中影响地上BCEF以及地下BCEF的最大因素(9.02%和9.13%)。在所有的影响因素中,龄组对地上BCEF以及地下BCEF的影响均最大,依据龄组计算相应的BCEF或者建立林龄普适的BCEF模型,可以有效地提高生物量的估算精度。
- 欧强新李海奎杨英
- 关键词:马尾松
- 东南亚国家森林资源年度遥感监测设计--以印度尼西亚为例被引量:2
- 2018年
- 基于2010年全球30m土地覆盖数据(Global Land30),按1°×1°或0.5°×0.5°经纬度间隔,在印度尼西亚布设分别为145个和604个网格的样地,对比分析2套抽样间隔下不同样地面积大小的森林面积估算的变动系数和精度大小,优选最佳的遥感大样地布设方案。采用样地调查法,产出森林面积的估计值。结果表明:1)从森林面积总体变动系数、抽样精度以及调查工作量综合考虑,按0.5°×0.5°经纬度抽样间隔系统布设4km×4km的大样地,为最优选方案;2)以印尼加里曼丹地区监测数据进行的森林面积监测精度验证表明,森林面积监测平均精度为94.89%,到达国家和区域尺度的森林面积监测精度要求。
- 刘谦张煜星王雪军王少杰杨英I Nengah SuratijayaDewayany SutrisnoIta Carolita
- 关键词:森林资源监测
- 利用电子经纬仪测量林木树高和材积的精度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基于北京市的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和杨树(Populus spp.)等3个树种(组)255株样木的树高和材积测量数据,对电子经纬仪测量数据与伐倒木实测数据之间的差异进行显著性检验,对利用电子经纬仪测量林木树高和树干材积的对比精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电子经纬仪测量数据与伐倒木实测数据之间差异不显著;3个树种(组)用电子经纬仪测量树高和材积的总相对误差和平均相对误差均在±1%以内,相对误差绝对值的平均数均在2%以内。
- 杜鹏志曾伟生冯仲科狄文彬周泽圆杨英
- 关键词:电子经纬仪树高材积
- 模型和林分因子对区域尺度碳计量参数的影响——以杉木为例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研究模型和林分因子对区域尺度生物量碳储量转化和扩展系数(BCCEF)的影响,为区域尺度乔木林碳储量估算提供科学、合理的参数和估算方法。【方法】选择我国南方主要树种杉木,以福建、江西、湖南和广东4省固定样地为区组,选用区域内模型和区域外模型,按独立和兼容2种方式从单木到区域扩展,分一元和二元模型进行方差分析,确定稳定的模型;在此基础上,分起源、龄组,以林分平均胸径、平均高、胸高断面积和株数密度为定量因子,采用向后逐步回归和有交互作用的方差分析,确定林分因子与区域尺度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物量碳储量转化和扩展系数之间的关系。【结果】扩展方式和选用模型对2种碳计量参数有显著影响,独立模型估计的参数大于兼容模型,选用模型会对参数造成8%~17%的误差,一元和二元模型对地上部分碳计量参数(BCCEFA)影响不显著,对地下部分碳计量参数(BCCEFR)影响显著;林分因子中起源对2种碳计量参数均有显著影响,天然林的碳计量参数大于人工林,龄组对BCCEFA有显著影响,从幼龄林到过熟林基本上呈下降趋势,而对BCCEFR影响不大,平均高、株数密度和胸高断面积对2种碳计量参数均有显著影响,对BCCEFR的影响大于对BCCEFA的影响,其中平均高、株数密度与2种碳计量参数呈负相关,胸高断面积与2种碳计量参数呈正相关,平均胸径对2种碳计量参数均影响不显著;使用区域内模型的湖南和广东间,除总BCCEFR外,2种总碳计量参数和分起源、龄组参数间差异均不显著,而同样使用区域内模型的福建和江西间,2种总碳计量参数和分起源、龄组的碳计量参数均差异显著。【结论】区域内二元兼容模型估计的2种总碳计量参数最稳定,林分起源、龄组、平均高、株数密度和胸高断面积对碳计量参数影响显著,即使使用同一区域内的模型,省际间林分�
- 李海奎欧强新赵嘉诚杨英全锋
- 关键词:林分因子杉木
- 森林经营规划编制体系的探讨被引量:3
- 2019年
- 森林经营规划编制是森林经营工作的重要内容,为指导区域森林经营工作科学有序开展及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提供主要依据。针对我国森林经营规划编制体系不完善、森林经营工作无遵循等情况,国家林业局组织编制了全国森林经营规划,并对省级、县级森林经营规划编制工作提出要求。文章就我国森林经营规划编制体系进行探讨,从国家级、省级、县级3个层面分析我国森林经营规划编制指导思想及关键技术,以及新时期我国森林经营工作的重点及发展方向,为各地编制森林经营规划、科学进行森林经营管理提供参考。
- 张璐黄国胜杨英蒲莹党永峰
- 基于InVEST模型的河南淅川县森林资源水源涵养功能评估被引量:9
- 2017年
- 以淅川县为研究对象,采用Invest模型评估了2004年、2009年和2014年淅川县森林资源各地类水源涵养功能。结果表明:1)淅川县西部和北部地区水源涵养功能较好,东南部地区水源涵养功能较差。2)水源涵养功能在森林覆盖高的区域明显优于森林覆盖低的区域。3)乔木林地年均水源涵养量最大,为300.51mm;其他林地水源涵养量最小,为44.83mm。森林资源各地类年均水源涵养量大小顺序为乔木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未成林地﹥苗圃地﹥其他林地。
- 杨英王立新任卫华郑冬梅智长贵
- 关键词:森林资源水源涵养
- 云南省森林资源预测及其碳汇潜力研究被引量:6
- 2017年
- 基于2002年、2007年和2012年3期森林资源清查资料,采用马尔科夫模型和复利公式,分别对2012—2027年16年间云南省森林资源面积结构和蓄积量变化进行预测,并应用生物量经验(回归)模型估计法和植被含碳率,对云南省森林植被的生物量、碳储量和碳密度进行预估。结果表明:16年间云南省森林植被面积和蓄积量将呈现双增长趋势,面积和蓄积量年均增长率分别为0.50%和2.94%,森林植被碳储量和平均碳密度均呈持续增长趋势,分别由890.40Tg和41.89Mg/hm^2提高到1265.34Tg和55.41Mg/hm^2,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81%和2.15%。随着幼、中龄林的发展成熟,以及抚育经营使森林质量提高,云南省森林碳汇潜力巨大。
- 杨英黄国胜王雪军苏浩然智长贵
- 关键词:森林资源碳储量碳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