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绍鹏

作品数:21 被引量:68H指数:5
供职机构:武汉轻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农业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皂苷
  • 5篇珠子参
  • 4篇生物信息
  • 4篇生物信息学
  • 4篇生物信息学分...
  • 4篇人参
  • 4篇基因
  • 3篇多糖
  • 3篇转录
  • 3篇转移酶
  • 3篇纳米硒
  • 2篇药物
  • 2篇原人参二醇
  • 2篇三萜
  • 2篇三萜皂苷
  • 2篇糖基化
  • 2篇糖基化反应
  • 2篇人参二醇
  • 2篇人参属
  • 2篇竹节参

机构

  • 21篇武汉轻工大学
  • 1篇长江大学

作者

  • 21篇张绍鹏
  • 8篇程水源
  • 7篇陈平
  • 5篇吴亚运
  • 3篇张瑞
  • 3篇赵小龙
  • 2篇曾万勇
  • 2篇徐燃
  • 2篇宋佳
  • 2篇金健
  • 1篇郑用琏
  • 1篇王宏勋
  • 1篇李琳玲
  • 1篇陈新
  • 1篇孙巧
  • 1篇何毅
  • 1篇黄勋
  • 1篇张西峰
  • 1篇闫祺

传媒

  • 4篇食品科技
  • 4篇武汉轻工大学...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北方园艺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公共卫生与预...
  • 1篇创新创业理论...
  • 1篇食药用菌

年份

  • 1篇2025
  • 5篇2024
  • 4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珠子参的糖基化转移酶基因及其应用
本发明属于植物生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珠子参的糖基化转移酶基因及其应用。<I>PjmUGT</I>基因为一种从珍稀药用植物珠子参中分离克隆出的一个GT1家族的UDP‑糖基转移酶,其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2所示。...
张绍鹏蒋鹏任瑞芳左天张祚张瑞史梦华郑涵予陈平程水源
文献传递
珠子参β-香树素合成酶基因的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10
2017年
β-香树素合成酶(beta-amyrin synthaseβAS)是定向分流齐墩果烷型皂苷和达玛烷型皂苷的限速酶,对药用植物三萜皂苷的生物合成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基于珠子参转录组数据中βAS转录本序列设计引物,利用RT-PCR方法从珠子参根状茎中克隆得到βAS基因全长c DNA序列,命名为pjβAS。经测序鉴定该基因长度为2 655 bp,包含一个2 286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761个氨基酸,在Gen Bank数据库的登录号为KX254566。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其编码蛋白分子量为87.90 k D,理论等电点(p I)5.84,不含跨膜区,为非分泌蛋白,含有38处磷酸化位点,主要于叶绿体和内质网中发挥生理作用;二级结构预测发现其α-螺旋占39.82%、延伸链16.56%、β-转角10.38%、无规则卷曲33.24%,具有DCTAE、QW(QXXXXXW)和MWCRCY3个氧化鲨烯环化酶(OCS)基因家族特征保守基序;pjβAS蛋白与竹节参(AKN23431.1)序列的一致性为100%,系统进化分析中与竹节参(AKN23431.1)、西洋参(AGG09939.1)、柴胡(ABY90140.2)划为同一分支。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pjβAS在珠子参不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发现pjβAS基因在花、叶、茎、根状茎中均有表达,在叶中表达量最高,根状茎中表达量最低。
吴亚运赵小龙陈平张绍鹏
关键词:珠子参三萜皂苷基因克隆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讨硒化物对肺炎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2024年
利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分析硒化物对肺炎的作用靶点及机制。运用Pubchem、Swiss Target Prediction等数据库筛选常见硒化物及其靶点,再通过GeneCards、TTD数据库获取肺炎相关靶点,两者交集获得共同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获得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图,得到各靶点相互作用关系并获得关键靶点;通过Metascape数据库对关键靶点进行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运用Cytoscape作互作网络图;最后运用AutoDock Vina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显示:筛选出常见硒化物所得常见硒化物32个,硒化物与肺炎共同靶点79个;经拓扑学分析以及GO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终筛选得到2-甲氧基-2-苯基丙基(苯基)硒、(4-乙酰氨基苯基)二羟基硒和硒-丙基硒代半胱氨酸(PSC)三个关键硒化物和STAT3、SRC、PTGS2、MAPK3四个核心靶点,并揭示其通过抑制STAT3、PI3K/Akt、MAPK等信号通路来作用于肺炎。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结合效果良好,说明硒化物具有一定治疗肺炎的作用,为进一步探究硒化物治疗肺炎的作用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游如梦徐杰闵金瑛张阳魏凯张绍鹏
关键词:网络药理学硒化物肺炎靶点
一种珠子参糖基转移酶PjvmUGT45、其突变体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珠子参糖基转移酶PjvmUGT45、其突变体及其应用;所述糖基转移酶PjvmUGT45,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其突变体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或SEQ ID NO.6所示。该...
张绍鹏杜邓襄齐欢欢牟璐任瑞芳
一种珠子参的糖基化转移酶基因及其应用
本发明属于植物生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珠子参的糖基化转移酶基因及其应用。<I>PjmUGT</I>基因为一种从珍稀药用植物珠子参中分离克隆出的一个GT1家族的UDP‑糖基转移酶,其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2所示。...
张绍鹏蒋鹏任瑞芳左天张祚张瑞史梦华郑涵予陈平程水源
硒多糖在制备免疫活性剂中的应用
本发明属于硒多糖应用领域,具体涉及硒多糖在制备免疫活性剂中的应用,本发明中通过外源硒对青钱柳进行处理,得到硒多糖具有良好免疫活性,其能更好的促进RAW264.7巨噬细胞的增殖和吞噬功能,而且在提升NO的释放量方面也具有显...
陈小玲董星星张绍鹏何毅
竹节参根状茎总RNA提取方法的研究与优化被引量:3
2015年
针对竹节参根状茎质地坚硬、植物纤维多,富含多糖、酚类、蛋白质及其他多种次生代谢产物的特点,研究竹节参根状茎总RNA提取方法。分别运用Trizol法、Total RNA Kit植物提取试剂法、CTAB法进行总RNA的提取。借鉴人参根组织RNA的提取经验,根据竹节参的自身特点,有针对性的对CTAB法和Trizol法进行了优化,样品裂解后中加入PVPP(聚乙烯聚吡咯烷酮)和B-巯基乙醇去除酚类,并加入乙酸钠营造出高浓度钠离子环境去除多糖,之后再加入70%高氯酸钠溶液去除蛋白质,并对提取的总RNA进行电泳和OD值检测与分析。优化后的3种方法进行对比发现,对于竹节参总RNA的提取效果有较大差异,其中优化的Trizol法提取的RNA电泳28S、18S条带清晰,比值约为2:1,经紫外光谱分析OD260/OD280比值为1.93,OD260/OD230比值为2.07,获得了纯度高、完整性好的总RNA。进一步以优化的Trizol法提取所得RNA为模版进行反转录,并做RT-PCR,结果表明,RT-PCR的带型特异稳定,优化方法提取的总RNA质量稳定可靠,适用于基因表达等后续分子生物学研究。优化的Trizol法是一种适合于竹节参根状茎总RNA抽提的简单快速有效的方法。
吴亚运张绍鹏赵小龙宋佳陈平
关键词:竹节参RNA提取RT-PCR根状茎多酚
多糖纳米硒的制备、表征和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22年
纳米硒因其独特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受到广泛关注,在食品、医药、农业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多糖作为软模板能很好地修饰纳米硒,形成一种稳定、低毒、高生物活性的多糖纳米硒。因此,寻找高效的多糖纳米硒的制备方法以及研究其结构与生物活性的关系已经成为近几年的热点。文章重点总结了以多糖为模板,抗坏血酸为还原剂,无机硒为硒供体,利用化学还原合成多糖纳米硒的方法,并概述了目前用于表征多糖纳米硒的技术,同时对多糖纳米硒的抗肿瘤和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多糖纳米硒的制备与开发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思路。
史梦华任瑞芳郑涵予邓婕程水源马晓龙张绍鹏
关键词:生物活性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背景下制药工程专业多维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
2024年
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举足轻重。武汉轻工大学制药工程专业在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背景下,探索制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横向层面和纵向深度“三层次五方位”实践教学模型,构建与制药相关行业发展相适应的多维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制药工程专业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服务地方乃至全国的制药产业。
徐燃王宏勋陈新熊超朱闻君毕凯张绍鹏
关键词:制药工程专业制药产业
硒多糖的制备、结构表征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22年
硒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多糖具有抗肿瘤、抗病毒等功能。硒多糖是硒与多糖有机结合形成的产物,不仅具备多糖的生物功能,也是良好的补硒剂之一。硒多糖主要来源于天然硒多糖、微生物富集硒多糖及人工合成硒多糖。天然硒多糖的含量少、种类少且合成机制不明确,而微生物富集硒多糖的合成效率也不高。因此,基于人工化学合成制备硒多糖已成为近几年的研究热点。文章总结了3种人工合成硒多糖的方法:基于单体硒或亚硒酸钠的合成、基于氯化氧硒的合成以及基于含硒功能基团的合成,同时对硒多糖的表征方法及抗氧化功能进行了综述,旨在对硒多糖的发掘与利用提供理论基础与研究思路。
邓婕牟璐童宇航史梦华郑涵予魏凯程水源张绍鹏
关键词:硒多糖抗氧化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