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玉莲
- 作品数:15 被引量:99H指数:6
- 供职机构:甘肃省气象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干旱气象科学研究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 甘肃临夏地区2次沙尘寒潮天气成因对比被引量:14
- 2013年
- 利用常规天气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应用天气分析和天气诊断方法,对甘肃中部临夏地区出现的2次沙尘、寒潮天气过程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冷空气活动是沙尘、寒潮天气的主要动力来源,高空急流是大风的动量来源;地面冷锋是触发2次天气过程的重要系统。但由于2次过程中,冷空气的源地,高空槽位置、强度,高低空冷暖平流的空间配置,急流位置的不同,所造成的影响范围、强度和受灾情况也有较大的差异;同时位涡在2次过程中也有很好的表现。
- 孙玉莲任余龙韦伯龙张立禄马新荣
- 关键词:沙尘寒潮
- 甘肃临夏地区油菜生态气候适应性分析与适生种植区划被引量:8
- 2011年
- 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临夏地区甘蓝型油菜的气候生态条件,建立了气候生态适生种植区划综合指标体系。根据临夏地区1971~2009年油菜生长季气候要素分析,表明影响该地区油菜生长发育的主要气候要素为降水、气温和日照,并根据建立的油菜气候区划指标对临夏地区油菜种植进行区划。将临夏油菜种植区划分为5个区域,康乐、和政、积石山、临夏县大部川塬区及西南部,东乡县西南部等地区为最适区;临夏市东、西川,广河县广通河下游,康乐、积石山东北部,东乡东塬等为较适区;临夏其他地方为可种植区。
- 孙玉莲尹宪志边学军石登科黄成秀刘辉杨文凯
- 关键词:油菜气候生态适应性
- 甘肃临夏地区一次扬沙与强寒潮天气诊断分析被引量:4
- 2009年
- 利用基本气象资料和欧洲中心数值预报产品资料,对发生在2006年4月10~11日临夏地区的一次扬沙和强寒潮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临夏地区扬沙伴有强寒潮天气发生,在大气环流调整过程中,冷空气活动是造成扬沙和强寒潮灾害的主要动力,高空急流是大风的动量来源,蒙古气旋和冷锋是触发这次扬沙、强寒潮天气的重要天气系统。高、低空冷、暖平流的空间配置使降温更为剧烈。同时,涡度和散度对扬沙和寒潮的落区有很好的指示作用。在受灾区,对流层和近地面层为不稳定层结,从而引起强烈垂直上升运动,导致低层强烈辐合。
- 孙玉莲黄成秀马新荣杨先荣韦伯龙
- 关键词:沙尘寒潮
- 临夏地区马铃薯环腐病气候动态预测模式被引量:2
- 2012年
- 温度、湿度和降水等气象要素是马铃薯环腐病发生的主要环境影响因子。为了探索临夏地区马铃薯环腐病和建立温、湿度引起发病的预测模型,利用临夏地区马铃薯种植资料和同期气象观测资料,通过相关因子诊断、数理统计和多元回归方法,分析临夏地区马铃薯环腐病不同发病阶段和发病区域气候条件以及对马铃薯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把马铃薯环腐病划分为以临夏市为代表的半干旱区和以和政县为代表的阴湿气候区,从发病早期到晚期,划分为两个区域两个阶段,建立了临夏地区马铃薯环腐病发病区域不同发病阶段的预测模式。实现马铃薯环腐病气象预测;各预测模型的预测准确率达到73%以上,为临夏马铃薯推广栽培及病虫害预测提供了科学依据。
- 贾小琴孙玉莲王琨蔡广珍
- 关键词:马铃薯环腐病
- 甘肃临夏地区花椒生态气候适应性分析与产量动态气候模型被引量:9
- 2014年
- 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利用1996-2008年临夏地区花椒产量资料和农业气象资料,分析、研究甘肃临夏地区影响花椒生长的关键生育期及主要气象因子,做出适生种植区划,建立临夏地区花椒各生育期时空动态气候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甘肃临夏地区花椒种植最适宜区永靖县小川、古城及黄河沿岸;适宜区永靖水库区、川塬地,东乡县唐汪、河滩、洮河沿岸,积石山部分黄河沿岸,临夏市东川及1800 m以下川塬区,次适宜区永靖山区,积石山、临夏县、康乐县东北部,临夏市西川,广通河中下游地区,可种植区康乐县中部,和政县东北部,临夏县和积石山中部阳坡区,不可种植区临夏县、和政、康乐、积石山中部偏南区。建立的花椒安全越冬期、萌动发芽期、花期、果实膨大期及成熟期5个阶段的产量气候预测方程,预测准确率达75%以上。
- 孙玉莲边学军韦伯龙刘洪张锦泉
- 关键词:花椒气候条件
- 厄尔尼诺与拉尼娜事件与临夏气候相关分析被引量:5
- 2014年
- 采用统计分析与χ2检验方法,根据临夏地区1950-2012年63年的气候资料,对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与临夏地区气候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厄尔尼诺与拉尼娜事件与临夏降水、夏季平均气温(7月)、冬季(1月)平均气温之间有显著关系。厄尔尼诺与临夏降水呈负相关,有86.9%的年份符合这一规律;与冬季平均气温呈正相关,有69.6%的年份符合这一规律,与夏季平均气温呈正相关,有65.2%的年份符合这一规律,厄尔尼诺事件发生年,造成降水减少,气温年较差减小,气候有大陆性减弱趋势。拉尼娜事件与临夏降水呈正相关,有78.9%的年份符合这一规律,与冬季月平均气温呈反相关,有66.7%的年份符合这一规律,与夏季气温呈正相关,有55.6%的年份符合这一规律,拉尼娜事件发生年,临夏地区往往降水增多,气温年较差增大,气候有大陆性增强趋势。在每个年代的初期,临夏地区降水偏少几率较大,厄尔尼诺事件出现的几率较大,为56.6%。
- 孙玉莲边学军韦伯龙马玉坤黄成秀
- 关键词:厄尔尼诺拉尼娜
- 甘肃临夏州双低油菜产量动态气候模型被引量:2
- 2012年
- 采用数理统计和多元回归方法,主要分析了临夏地区油菜气候生态条件以及气候条件对油菜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发现影响该地区油菜生长发育的主要气候要素为降水、气温和日照;根据临夏地区双低油菜不同生长阶段所需气候条件,把双低油菜从春播到成熟,划分为五个生育期,建立了气候生态适生种植区划综合指标体系和各生育期时空动态气候预测模式,实现双低油菜产量气象预测。
- 孙玉莲尹宪志边学军石登科黄成秀杨文凯
- 关键词:油菜
- 甘肃临夏高寒区油菜种植气候区划与产量预测气候模型被引量:6
- 2013年
- 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临夏地区油菜气候生态条件以及气候条件对油菜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该地区油菜生长发育的主要气候要素为降水、气温和日照;根据高寒地区油菜生长季节对不同气候要素的依赖程度,对高寒地区油菜种植进行气候区划,并根据气候区划分析了双低油菜不同生长阶段所需气候条件;把双低油菜从播种到成熟划分为五个生育期,建立各生育期动态气候预测模式,实现了双低油菜产量气象预测。
- 孙玉莲边学军黄成秀贾小琴马旭杰蔡广珍王琨
- 关键词:油菜气候条件
- 干旱年份全膜双垄沟播覆盖模式对玉米水分和温度的影响被引量:3
- 2015年
- 通过田间试验,比较分析干旱年份全膜双垄沟播(T1)、平铺覆膜(T2)以及露地平作(不覆膜,CK)3种种植方式玉米不同生育期土壤含水率和温度的变化,探求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对旱区玉米田土壤水分和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从0∽200 cm土层平均含水率看,全生育期以T1处理的平均值最高,比T2和CK高0.3和0.5个百分点;处理间0∽200 cm土层含水率以出苗∽7叶期差异最大,T1比T2和CK高0.7和3.2个百分点,以吐丝期差异最小,T1比T2和CK高0.4和0.0个百分点,乳熟∽成熟期T1比T2高0.4个百分点、比CK低0.5个百分点。(2)从全生育期浅层土壤(0∽40 cm)各层平均含水率看,T1比T2和CK高0.5和0.9个百分点,以20∽40 cm差异最大,T1比T2和CK分别高0.5和1.3个百分点,40∽80 cm土层,T1比T2和CK分别高0.4和0.5个百分点,80∽200 cm土层,T1高出T2 0.5而低于CK 0.4个百分点。(3)全生育期0∽40 cm土层温度平均值看,T1比T2和CK高0.7℃和2.5℃,其中以苗期差异最大,T1比T2和CK分别高0.8℃和4.9℃,吐丝期差异最小,T1比T2和CK分别高0.8℃和0.7℃。说明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能明显改善土壤温、湿度状况,是旱区玉米的高效栽培模式。
- 孙玉莲边学军贾小琴黄成秀韦伯龙李芸闫旭东
- 关键词:旱地玉米全膜双垄沟播覆膜方式土壤含水率
- 甘肃冬季一次寒潮过程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分析甘肃冬季一次寒潮天气过程。[方法]利用常规天气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应用天气分析和诊断分析方法,对2008年12月2~5日甘肃的一次寒潮天气爆发的成因和物理量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此次寒潮过程属于"横槽转竖型"。乌山脊崩溃、横槽的转竖、地面冷高压的加强南下是引发寒潮爆发的原因。西伯利亚低涡发展带动极地小股冷空气补充南下,对寒潮的爆发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此次寒潮过程中,涡度、温度平流等物理量也有很好的表现。[结论]该研究对今后类似天气过程的预警预报和决策服务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 孙玉莲张淑芳张立禄黄成秀何玉春
- 关键词:寒潮物理量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