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闫晓荣

作品数:5 被引量:53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民航大学机场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建筑科学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2篇海上风电
  • 2篇风电
  • 1篇地基
  • 1篇地基承载
  • 1篇地基承载力
  • 1篇载力
  • 1篇三维有限元
  • 1篇三维有限元分...
  • 1篇深基坑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 1篇隧道
  • 1篇隧道开挖
  • 1篇筒体
  • 1篇筒型基础
  • 1篇破坏包络面
  • 1篇屈曲
  • 1篇综合管廊
  • 1篇黏土
  • 1篇网络

机构

  • 5篇天津大学
  • 5篇中国民航大学
  • 1篇天津市市政工...

作者

  • 5篇闫晓荣
  • 3篇王海军
  • 1篇练继建
  • 1篇冯兴
  • 1篇雷华阳
  • 1篇刘润
  • 1篇刘伟
  • 1篇程雪松
  • 1篇刘伟
  • 1篇徐管应
  • 1篇涂凯

传媒

  • 2篇太阳能学报
  • 1篇岩土工程学报
  • 1篇水电能源科学
  • 1篇岩土力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管廊隧道开挖对上覆在建深基坑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被引量:31
2019年
以沈阳某盾构法综合管廊隧道下穿在建盖挖顺做法基坑为工程实例,在对工程实测数据进行分析基础上,利用小应变硬化本构模型进行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盾构隧道下穿在建基坑引发的围护结构位移、水平支撑变形和基坑内既有结构变形。研究表明,利用小应变硬化本构模型可对盾构隧道下穿在建基坑问题进行较好的模拟;盾构隧道下穿基坑将引发围护结构顶部产生差异沉降;基坑内已施工完成的结构和水平支撑将发生'两边沉降大,中间沉降小'的上凸型变形;合理设计的立柱可有效控制盾构下穿引发的水平支撑沉降。
戴轩徐管应霍海峰程雪松闫晓荣
关键词:深基坑综合管廊三维有限元分析
桩筒组合基础地基承载力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针对一处30 m水深海域风电场提出一种新型海上风电桩筒组合基础结构,并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此新型基础的地基承载能力进行精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加入短桩可调整分舱板的受力使分舱板的厚度降低和提高基础的抗倾覆能力,在该工程中可降低法兰处水平度18.75%。通过大量计算后得出该新型基础在多维加载下的地基承载力破坏包络线或面。在实际工程中可根据受力状态与包络线或面的相对位置关系,评估基础的安全性。
王海军余洪晨闫晓荣刘润
关键词:海上风电复合加载破坏包络面
基于果蝇优化算法的GRNN模型在边坡稳定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7
2015年
鉴于边坡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影响的非线性系统,综合考虑边坡的物理状态和环境因素,采用了一种基于果蝇优化算法(FOA)的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模型(FOAGRNN)预测边坡的稳定状态,并与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FOAGRNN预测的精度较高,基本反映了边坡稳定的真实状态。
王海军涂凯闫晓荣
关键词:边坡稳定广义回归神经网络
扰动后黏土强度指标与细观参数相关性初探被引量:3
2018年
受扰动后土体抗剪强度常发生衰减,从细观尺度探讨了黏土细观参数与动后强度指标的关系。发现扭剪和单剪对土体静强度影响显著,稳定后强度折减范围在20%~50%,但仍然高于重塑土静强度。随着扰动次数增加,黏聚力与内摩擦角均表现出前期迅速衰减,之后放缓并稳定的趋势。选取了5种典型细观参数进行分析,发现扭剪作用下,土体纵断面与横断面孔隙数增长率相近;单剪作用下,由于径向平面内不存在切应变,横断面的孔隙增长率将小于纵断面。随着细观土颗粒数的增加,黏聚力首先线性下降,之后稳定在较低水平;而内摩擦角未呈现收敛趋势。
霍海峰雷华阳冯兴王新强闫晓荣
关键词:饱和黏土细观参数
海上风电单筒多舱筒型基础筒体屈曲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对单筒多舱筒型基础入土下沉过程进行稳定性分析,研究其失稳模式与临界屈曲荷载以及分舱板与纵向加劲肋对筒内外压差临界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筒多舱筒型基础筒体失稳属于极值点失稳,应采用非线性方法确定结构失稳的临界荷载;分舱板和适当间距的加劲肋均可提高筒体的临界屈曲荷载,但随筒顶接近泥面,其提升效果逐渐减小,筒内外压差控制条件转变为防止筒内土体发生渗透破坏。
王海军刘伟刘伟闫晓荣
关键词:海上风电屈曲筒型基础弧长法加劲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