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晓伟

作品数:3 被引量:36H指数:2
供职机构:太原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机械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电动
  • 1篇电动车
  • 1篇电动车辆
  • 1篇电机
  • 1篇动车
  • 1篇锻造
  • 1篇锻造液
  • 1篇锻造液压机
  • 1篇压机
  • 1篇液压
  • 1篇液压机
  • 1篇有限元
  • 1篇稳定性控制
  • 1篇模糊PID
  • 1篇接触阻尼
  • 1篇静力
  • 1篇静力分析
  • 1篇快速锻造
  • 1篇快速锻造液压...
  • 1篇机身

机构

  • 3篇太原科技大学

作者

  • 3篇王晓伟
  • 2篇张学良
  • 2篇张宗阳
  • 1篇兰国生
  • 1篇连晋华
  • 1篇智晋宁
  • 1篇温淑花
  • 1篇史青录
  • 1篇刘志恒
  • 1篇丁红钦

传媒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 1篇太原科技大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2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平面结合面切向接触阻尼分形模型及其仿真被引量:31
2011年
基于接触分形理论和结合面接触阻尼耗能机理,以及球体与平面接触时的阻尼耗能理论,建立了平面结合面切向接触阻尼的分形模型,通过数值仿真直观揭示了平面结合面切向接触阻尼耗能与结合面法向载荷以及结合面表面粗糙轮廓分形维数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仿真结果表明:平面结合面切向接触阻尼的耗能随着结合面法向载荷的增大而减小;当结合面表面粗糙轮廓分形维数小于等于1.2时,平面结合面切向接触阻尼耗能随结合面表面粗糙轮廓分形维数的增大而增大;当结合面表面粗糙轮廓分形维数大于1.2时,平面结合面切向接触阻尼耗能随结合面表面粗糙轮廓分形维数的增大而减小.仿真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张学良温淑花兰国生丁红钦张宗阳王晓伟刘志恒
关键词:接触阻尼
分布式电动车辆单电机失效模糊PID规则稳定性控制被引量:2
2020年
针对分布式电驱动车辆电机长时间运行可能发生的故障,提出了一种单电机失效后车辆转矩分配策略,以提高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建立了分布式驱动车辆动力学模型,提出通过约束正常一侧双电机最大输出转矩,采用模糊PID与规则控制相结合的控制策略控制失效侧正常电机转矩输出,达到单轮毂电机失效后保持车辆行驶稳定性的目标。通过Car Sim与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平台对模糊PID规则控制、普通PID控制2种控制策略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模糊PID规则控制相比于普通PID控制策略,车辆横摆角与横摆角速度幅值均有明显下降,能快速稳定在目标值附近,可有效提高电机失效后车辆的行驶稳定性。
史青录王晓伟智晋宁齐亚攀彭丽娜梁俊杰张聪
关键词:安全工程电动车辆模糊PID
80MN快速锻造液压机工作缸及机身静力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利用SolidWorks对80 MN速锻造液压机工作缸和机身结构进行了三维实体建模,并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Workbench对其进行了静力分析,计算出了其不同工况下的位移和应力分布云图,分析总结了机身结构设计的力学特点,为其结构的进一步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王晓伟李玉石张学良张宗阳连晋华
关键词:液压机有限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