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龙

作品数:8 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基础科研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7篇织物
  • 6篇复合材料
  • 6篇复合材
  • 5篇力学性能
  • 5篇力学性
  • 4篇预成型
  • 4篇预成型体
  • 4篇经编
  • 4篇经编织物
  • 4篇成型体
  • 3篇工艺性
  • 3篇复合材料力学
  • 2篇定型剂
  • 2篇碳纤维
  • 2篇复合材料力学...
  • 2篇T700
  • 2篇材料力学性能
  • 1篇液态成型
  • 1篇增韧
  • 1篇织物结构

机构

  • 8篇北京航空航天...
  • 2篇中航复合材料...
  • 1篇中航工业北京...
  • 1篇哈尔滨飞机工...

作者

  • 8篇李龙
  • 7篇肇研
  • 3篇刘刚
  • 2篇杨晋
  • 1篇包建文
  • 1篇李阳
  • 1篇李伟东
  • 1篇张金栋
  • 1篇段跃新
  • 1篇益小苏
  • 1篇魏鹏
  • 1篇龚明
  • 1篇李烨

传媒

  • 4篇复合材料学报
  • 2篇航空学报
  • 1篇材料科学与工...
  • 1篇第17届全国...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不同经编织物对预成型体定型工艺性及渗透特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针对单轴、双轴、四轴三种不同国产T300碳纤维经编织物,通过对其预成型体进行定型效果、压缩特性和渗透特性试验,表征在相同的定型工艺及定型剂用量下,不同经编织物对预成型体定型工艺性及渗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型回弹试验及厚度回弹试验中,织物表面铺撒相同质量分数的定型剂,四轴经编织物预成型体厚度回弹约1.2%,C型回弹6°,定型效果最佳。此外,纤维束宽和束间距的变化会引起定型效果的差异。厚度压缩试验表明,四轴经编织物的压缩性能最佳。面内渗透率试验表明,铺撒定型剂后四轴经编织物面内渗透率增加约15%。证实了铺撒相同质量分数定型剂后,四轴经编织物的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RTM)性能优异,定型效果最佳。
吴凯文杨晋李龙赵潇然刘刚李韶亮肇研
关键词:经编织物RTM定型剂预成型体复合材料
光纤布拉格光栅监测CF3052/5224复合材料成型过程研究
2015年
温度与应变是监测复合材料热压罐固化成型工艺两个最重要的表征参数,利用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原理,采用毛细钢管封装的方法,制备了完全屏蔽应变信号的温度传感器,将温度传感器和应变传感器同时埋植在复合材料内部,实现了对热压罐成型全过程的实时监测,获得了复合材料成型过程中的内部温度和应变信息.对复合材料平板件和T型加筋板三角填充区域进行的温度监测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内部温度变化较罐内温度有一定滞后,传统成型工艺控制给出的加压点偏早,可能引起复合材料贫胶等缺陷.应变监测结果表明,平板件内部的应变变化主要反应树脂固化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在T型加筋板三角填充区域,应变监测在自然冷却阶段出现了不同于平板件的应变"回弹"现象,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该区域在成型过程中容易出现缺陷的原因.
张金栋于海涛李龙王庆有魏鹏肇研
关键词:复合材料光纤布拉格光栅
“离位”增韧预成型体压缩特性被引量:6
2015年
针对'离位'增韧预成型体的液态成型工艺性,研究了两种不同结构形式增韧层'离位'增韧预成型体的厚度压缩特性。分别采用多孔薄膜结构增韧层、高孔隙率无纺布结构增韧层与碳纤维织物交替铺层制备'离位'增韧预成型体,采用力学试验机测试其厚度压缩特性。实验结果表明,预成型体压缩过程中,在相同压力水平下,增韧层的引入会降低预成型体的纤维体积分数;不同压力水平下,预成型体的压缩行为与增韧层结构形式有关。此外,采用织物预成型体厚度压缩本构模型,对'离位'增韧预成型体的压缩厚度进行了预测,通过模型预测值与实验值的比较,确定了模型中的经验指数k=2时,两者吻合较好。
刘刚李伟东李龙肇研益小苏
关键词:预成型体本构模型织物
国产CCF300碳纤维及其NCF织物的性能被引量:11
2014年
为牵引和推动国产碳纤维及其织物在复合材料液体成型技术中的进一步应用,对国产CCF300碳纤维表面特性、CCF300 45°/-45°和CCF300 0°/90°两种非屈曲经编织物(NCF)的编织工艺性、铺覆变形性以及NCF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系统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国产CCF300碳纤维表面物化活性较高;CCF300 0°/90°编织织物的编织工艺更稳定;NCF织物增强复合材料具有与单向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相当的力学性能,同时兼具良好的结构稳定性、铺覆性和成型性,具备成为复杂形状预成型体的可行性。
李阳肇研刘刚李书乡李龙李烨
关键词:表面特性变形性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锁式缝合对不同预成型体T700/6421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对T700碳纤维单向帘子布、单向经编织物、双向经编织物进行全厚度锁式缝合,测试了缝合前后复合材料的拉伸、弯曲、层间剪切力学性能,结合金相照片分析了缝合复合材料的破坏模式和微观结构变化,并采用超声A扫描检测了缝合复合材料内...
李龙段跃新李保鹏肇研李超罗辑
关键词:力学性能
文献传递
双轴向经编织物T700/BMI6421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被引量:20
2011年
对双轴向经编织物T700/双马来酰亚胺树脂(BMI)6421复合材料进行了弯曲性能和层间剪切性能测试,以同状态无经编线的单向布T700/BMI6421复合材料作对比,分析了经编织物T700/BMI6421复合材料的力学特性,采用微观金相、SEM分析了经编线引起的纤维层内部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引入经编线导致纤维束面内排列产生扰动,降低了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45°方向上弯曲模量下降约26%;经编线的绑缚使纤维层结合更加紧密,提高了层间剪切性能,0°方向上层间剪切强度提高约13%。证实了复合材料液体成型工艺中,经编织物可替代单向布等传统预成型体。
李龙段跃新李超肇研
关键词:织物结构层间剪切性能
定型剂对经编织物液态成型复合材料工艺性及其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研究了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定型剂含量对0°/90°双轴向经编织物(Non-crimp fabric,NCF)定型效果、液态成型工艺性、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厚度回弹、C型回弹的方法表征定型效果;采用厚度压缩与偏轴拉伸实验表征带定型剂织物成型工艺性;并采用弯曲实验与层间剪切实验表征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定型剂的添加显著提高了NCF织物的预定型效果;经定型剂处理后NCF织物的面内剪切模量有了较大提高,抗剪切变形能力增强;添加定型剂对0°/90°双轴向NCF织物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不大,但在改善其工艺性的同时并不会降低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龚明杨晋李龙赵潇然李伟东刘刚肇研
关键词:定型剂预成型体经编织物液态成型力学性能
国产CCF300碳纤维单向织物液体成型工艺性及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被引量:7
2016年
选取国产碳纤维CCF300所制备的2种单向织物,单向无纬织物U3160及单向无屈曲织物KUC160,分别对其预成型体进行压缩特性和渗透特性测试,以研究2种单向织物的液体成型工艺性,并采用树脂传递模塑(RTM)工艺制备2种单向织物/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基复合材料,测试并对比其面内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预成型体压缩试验中,嵌套效应受压力及织物层数影响较大,压力越高、层数越多,嵌套效应越显著。U3160织物的嵌套效应较KUC160织物更为明显,在较高压力下,KUC160织物预成型体的纤维体积分数较U3160织物的下降了约20%。渗透率测试结果表明:相比U3160织物,KUC160织物0°方向的渗透率较高,而90°方向的渗透率有所降低;这是由于经编线的绑缚作用能促进0°方向的宏观流动,而阻碍90°方向的微观渗透。此外,KUC160织物的经编线与U3160织物的纬向纱线的导流作用也对渗透率有影响。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相比U3160织物增强复合材料,KUC160织物增强复合材料0°方向的拉伸、弯曲和压缩性能均有所下降,拉伸强度和弯曲模量降幅最大,分别约为11%和21%;而层间剪切强度有小幅提高,增幅约为8%。
张嘉阳刘刚李龙包建文肇研
关键词:渗透率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