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铮铮

作品数:7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一般工业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5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民机
  • 2篇数值仿真
  • 2篇起落架
  • 2篇球形罐
  • 2篇座椅
  • 2篇客舱
  • 2篇缓冲器
  • 2篇假人
  • 2篇合口
  • 2篇防爆装置
  • 2篇仿真
  • 2篇飞机
  • 2篇飞机客舱
  • 2篇爆炸物
  • 1篇动态性能
  • 1篇多体动力学
  • 1篇性能研究
  • 1篇身段
  • 1篇失效模式
  • 1篇适坠性

机构

  • 7篇西北工业大学
  • 3篇中国航空工业...

作者

  • 7篇冯蕴雯
  • 7篇朱铮铮
  • 5篇朱鲜飞
  • 4篇薛小锋
  • 2篇曹勇
  • 2篇潘文廷
  • 2篇薛小峰
  • 1篇姚雄华

传媒

  • 2篇机械强度
  • 1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年份

  • 3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起落架活塞杆刚度对缓冲器吸能特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针对活塞杆刚度对起落架缓冲器吸能特性的影响,以某型民机支柱型起落架油气式缓冲器为研究对象,基于多体动力学理论,采用经典的二质量块等效模型,在Adams/Aircraft中建立了考虑缓冲器活塞杆刚度的几何模型;并进行了落震仿真分析。将仿真结果与刚性仿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活塞杆柔性使得缓冲器外筒与活塞杆间的工作环境有恶化的趋势,当活塞杆刚度下降到3.31×10^(12)~3.02×10^(12)N·mm^2之间时,缓冲器吸能效率下降明显,此时需考虑活塞杆刚度使得建模更符合真实情况,并能为起落架结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冯蕴雯朱铮铮潘文廷薛小锋
关键词:起落架缓冲器
一种民机客舱便携式定向防爆装置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民机客舱便携式定向防爆装置结构,包括球形罐主体、加强边缘面板,其中球形罐主体为内、中、外三层结构。球形结构主体两侧分别有一个挂耳手柄,便于定向装置的移动、旋转及结构的锁定。本发明与传统的防爆装置原理不同之...
朱铮铮冯蕴雯薛小峰曹勇朱鲜飞
基于乘员响应的民机典型机身段结构适坠性分析与评估被引量:1
2020年
保护乘员的生命安全是飞机适坠性设计的最终目标。为了更为准确的模拟乘员在坠撞过程中的动响应及伤害情况,利用LS-Dyna构建了包含假人及座椅约束系统的机身段坠撞仿真模型,对机身段在垂向撞击速度为9.14 m/s时结构及乘员的动响应进行了详细分析,包括机身结构的吸能特性及破坏模式、舱内设施的系留状况、乘员的运动及伤害情况等,并通过与试验数据的对比验证了坠撞仿真模型的可信性;最后,开展了民机适坠性评估方法研究,通过对相关适航条款、咨询通告及标准的解读和梳理,提出了以生存空间、系留强度、乘员伤害、撤离通道和坠撞后环境为考核指标的民机适坠性综合评估方法。机身段适坠性分析表明,垂直坠撞环境下乘员的伤害模式主要为腰椎和小腿伤害,坠撞过程中乘员腰椎最大压缩载荷为6.78 kN,小腿胫骨最大轴向压缩载荷为7.46 kN;利用提出的适坠性综合评估方法对所构建民机的适坠性进行了系统评估,可知其适坠性较好,除乘员腰椎载荷稍微超出适航规定值而需要进行相应的设计改进之外,其余评估指标皆符合要求。
朱鲜飞冯蕴雯薛小锋朱铮铮
关键词:数值仿真
民机起落架安全性分析方法研究被引量:10
2016年
以满足民机起落架全寿命周期的安全使用为目标,结合结构、机构、系统可靠性理论,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民机起落架安全性分析方法。以某型民机前起落架不能放下或放下未锁定故障模式为例,进行了安全性分析,当分析结果不满足安全性指标要求时,则需通过安全性灵敏度分析,开展民机起落架的安全性设计改进。该分析方法适用于飞机设计全过程,可指导起落架设计优化,并可为民机适航取证提供技术支持。
冯蕴雯朱铮铮姚雄华马万琪薛小锋
关键词:起落架失效模式可靠性分析风险分析
一种民机客舱便携式定向防爆装置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民机客舱便携式定向防爆装置结构,包括球形罐主体、加强边缘面板,其中球形罐主体为内、中、外三层结构。球形结构主体两侧分别有一个挂耳手柄,便于定向装置的移动、旋转及结构的锁定。本发明与传统的防爆装置原理不同之...
朱铮铮冯蕴雯薛小峰曹勇朱鲜飞
文献传递
水平冲击条件下不同撞击速度对乘员头部伤害影响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适坠性的本质是研究对人(机组人员和乘客)的保护,而乘员头部伤害在坠撞事故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为了研究水平冲击条件下不同撞击速度对乘员头部伤害的影响,提出以乘员损伤等级(Abbreviated Injury Scale,AIS)和乘员伤害风险概率来评价乘员伤害的综合评估方法,并以典型民机双椅管三联座椅为研究对象,利用LS-Dyna软件构建了假人-座椅-约束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分析了不同撞击速度(8.0 m/s、10.0 m/s、12.0 m/s、14.0 m/s、16.0 m/s)对乘员头部伤害的影响及伤害发生的阶段、特点等。假人动态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在飞机纵向坠撞过程中,乘员有可能受到严重的头部和腿部伤害,乘员头部伤害随着撞击速度的增大而快速增大,乘员伤亡率随着撞击速度的增大而呈指数式增长,乘员腿部运动剧烈,增大了与舱内其他设施碰撞的风险,此外,乘员低头运动幅度、安全带载荷峰值与撞击速度亦成正比关系。因此,当坠撞事故发生时应设法控制水平撞击速度(13.0 m/s时,乘员伤亡率<10%;16.0 m/s时,乘员伤亡率>80%)。
朱鲜飞冯蕴雯薛小锋朱铮铮
关键词:数值仿真
基于多体动力学的尾撬缓冲器动态性能研究被引量:5
2020年
为了获得民机尾撬缓冲器吸能功量特性,提出了一套结合理论分析、协同仿真及试验验证的系统分析方法。以缓冲器理论分析模型为基础,建立了包含缓冲器动力学和液压系统的协同仿真模型;规划并实施了相应的落震仿真试验,将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有效性和分析方法的可行性;详细讨论了不同充气压力和投放高度等关键参数对缓冲器动态性能的影响,总结了缓冲器功量、最大行程及最大轴向力随相关参数的变化规律。分析方法和结论可用于指导尾撬缓冲器的设计和选型,对民机的试飞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冯蕴雯朱铮铮潘文廷朱鲜飞
关键词:民机试验验证动态性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