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官斌

作品数:2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高校创新平台开放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建筑科学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篇动力响应
  • 2篇无砟轨道
  • 2篇列车
  • 2篇轮轨
  • 2篇轮轨接触
  • 1篇大型客运站
  • 1篇大型客站
  • 1篇客运
  • 1篇客运站
  • 1篇客站
  • 1篇高速列车

机构

  • 2篇中南大学

作者

  • 2篇郭向荣
  • 2篇朱志辉
  • 2篇余志武
  • 2篇官斌
  • 1篇王力东

传媒

  • 1篇中国铁道科学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车致“站桥合一”大型客站的振动响应被引量:8
2016年
针对高速列车通过"站桥合一"客站所引起的客站振动问题,探讨车致客站振动响应特点、车致振动传播规律和客站振动主要影响因素。首先,以天津西站站房结构为例,利用自主开发的计算分析软件TRBF-DYNA建立"站桥合一"客站的列车-轨道-客站耦合系统空间整体动力学数值模型,分别采用多刚体动力学方法建立31自由度车辆模型,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建立轨道-客站系统模型,采用可分离式的非线性赫兹接触模型模拟轮轨接触。最后,对不同工况下列车-轨道-客站耦合振动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客站以竖向振动为主,沿着与线路垂直方向和楼层高度方向,车致振动在传播的过程中快速衰减;客站动力响应及列车行车安全性指标符合规范要求,表明我国现行"站桥合一"大型客站结构设计安全度较高。
朱志辉王力东官斌余志武郭向荣
关键词:客站高速列车动力响应轮轨接触无砟轨道
列车—“站桥合一”大型客运站耦合振动响应分析被引量:15
2014年
为研究列车高速通过"站桥合一"大型复杂客运站时所引起的结构振动问题,以天津西站为例,利用自主开发的TRBF-DYNA软件开展列车—客运站耦合系统振动响应研究。分别采用有限元法建立轨道—客运站整体三维模型、采用多刚体动力学方法建立31个自由度的车辆模型,应用非线性赫兹接触理论模拟轮轨之间可分离的接触关系,对客运站结构进行模态分析以及高速行车条件下的列车—客运站耦合振动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客运站的轨道层刚度满足要求,自振频率大于规范规定的最低限值;客运站结构的振动受列车竖向动力荷载控制,并以竖向振动为主;沿客运站结构高度方向,轨道层的振动响应最大,高架层次之,屋顶层最小;轨道层及高架层的振动响应随着测点距线路水平距离的增加而快速衰减;在车致振动从钢轨向客运站结构的传递过程中,无砟轨道结构可以起到很好的减振作用,可有效降低列车对轨道层的冲击作用;客运站结构的动力响应及列车行车安全性指标符合规范要求,天津西站的结构设计安全,具有较高的安全储备。
朱志辉官斌余志武郭向荣
关键词:列车动力响应轮轨接触无砟轨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