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丽媛

作品数:11 被引量:1,669H指数:10
供职机构: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血管
  • 8篇心血管
  • 6篇血压
  • 6篇健康
  • 6篇高血压
  • 5篇心血管健康
  • 5篇血管病
  • 5篇血管疾病
  • 5篇血管健康
  • 5篇死亡率
  • 5篇患病
  • 5篇患病率
  • 4篇心血管病
  • 4篇心血管疾病
  • 4篇疾病报告
  • 3篇器械
  • 2篇心脑
  • 2篇心脑血管
  • 2篇心脑血管病
  • 2篇卒中

机构

  • 11篇国家心血管病...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山东省医学科...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中国高血压联...

作者

  • 11篇马丽媛
  • 6篇陈伟伟
  • 4篇王增武
  • 4篇胡盛寿
  • 4篇王文
  • 3篇隋辉
  • 2篇吴亚哲
  • 1篇郭宏
  • 1篇路方红
  • 1篇田野
  • 1篇赵连友
  • 1篇王淑玉
  • 1篇张宇清

传媒

  • 3篇中国全科医学
  • 3篇中华高血压杂...
  • 2篇中国心血管杂...
  • 1篇中国介入心脏...
  • 1篇心脑血管病防...
  • 1篇慢性病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7》要点解读被引量:402
2018年
目前,中国心血管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患病率及死亡率仍处于持续上升阶段。CVD死亡率居各病因之首,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40%以上。特别是农村,近几年来CVD死亡率持续高于城市水平。与此同时,CVD住院总费用也在快速增加,2004年至今,年均增速远高于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中国心血管疾病负担日渐加重,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马丽媛吴亚哲王文陈伟伟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患病率死亡率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关于中国高血压流行和防治现状被引量:146
2022年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中国高血压患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特别是在农村地区。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虽有所提高,但仍处于较低水平。目前中国已有2.45亿高血压患者,血压正常高值人群也在不断增加,给居民和社会带来的经济负担日渐加重,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加强政府主导下的高血压防控工作刻不容缓。
马丽媛王增武樊静胡盛寿
关键词: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要点解读被引量:162
2022年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生活方式的变化,尤其是人口老龄化及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居民不健康生活方式问题日益突出,心血管疾病(CVD)危险因素对居民健康的影响更加显著,CVD患病率和发病率仍在持续增高。2019年农村和城市CVD死亡人数分别占总死亡人数的46.74%和44.26%,每5例死亡者中就有2例死于CVD。推算中国CVD现患人数为3.3亿,其中脑卒中1300万,冠心病1139万,心力衰竭890万,肺源性心脏病500万,心房颤动487万,风湿性心脏病250万,先天性心脏病200万,下肢动脉疾病4530万,高血压2.45亿。2019年中国心脑血管疾病的住院总费用为3133.66亿元。CVD负担持续加重,特别是农村地区。由于医疗资源配置的不平衡、对疾病的认识较低及治疗的顺从性较差等原因,近几年农村地区冠心病和脑血管病的死亡率持续超过城市地区。同时也应看到,中国在CVD的防控方面也在不断进步,吸烟率下降,高血压控制率不断上升,临床诊疗水平和基础研究也有大幅进步,社区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疾病后的康复工作愈发受到重视,医疗器械研发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马丽媛王增武樊静胡盛寿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患病率死亡率
中国心脑血管病流行现况及防治进展被引量:142
2016年
总体来说,中国居民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持续增加,尤其是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暴露水平持续上升,导致中国心脑血管疾病负担持续加重。但同时,中国在社区人群心血管病防治工作进行了四十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主要是在高血压人群防治工作取得明显进展和实际成效。自本世纪初以来,导致国民死亡的头号杀手-脑卒中死亡率增长趋势明显趋缓,并于2009年前后出现年龄标化死亡率拐头向下趋势。本文就心脑血管病发病和死亡情况,主要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流行概况,以及社区高血压人群防治工作进展做一个概况性介绍如下。
陈伟伟隋辉马丽媛
关键词:心脑血管病脑卒中死亡率社区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要点解读被引量:112
2023年
由于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以及不健康生活方式的流行,存在心血管病(CVD)危险因素的人群巨大,中国CVD负担持续加重。在我国城乡居民疾病死亡构成比中,CVD仍居首位。2020年,农村、城市CVD分别占死因的48.00%和45.86%,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CVD。推算我国CVD现患人数3.3亿,其中脑卒中1300万,冠心病1139万,心力衰竭890万,肺源性心脏病500万,心房颤动487万,风湿性心脏病250万,先天性心脏病200万,外周动脉疾病4530万,高血压2.45亿。2020年中国心脑血管疾病的住院总费用合计为2709.01亿元。CVD防治工作仍然任重道远。总的来说,我国应从“已病”和“未病”双重着手,既要做好CVD的二级预防治疗,还应进一步强化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可调节危险因素的上游治疗,并注重卫生保健和公共卫生资源的分配和优先次序,以期更早地迎来CVD防治拐点。
马丽媛王增武樊静胡盛寿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患病率死亡率
我国高血压防治效果与脑卒中死亡率下降被引量:29
2017年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目前高血压防治三率——人群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有了明显改善。在中国,高血压的主要并发症是脑卒中,高血压防治效果对脑卒中死亡率有无影响,拐点是否已经到来,是本文介绍的重点。
王文刘明波马丽媛陈伟伟
关键词:高血压卒中死亡率
心血管疾病防治的关键是危险因素的“三高共管”被引量:6
2017年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组织全国专家编撰出版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6》最近正式出版发行[1]。该报告内容丰富,涵盖了中国心血管病流行趋势、国民重要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暴露状况、心血管病防治研究进展和社区人群防治工作成功案例介绍。旨在为国家卫生政策制定、防治研究方向提供重要参考和技术依据,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供资讯。现就结合报告中有关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的流行情况作要点解读,并就有关防治措施提出讨论建议如下。
陈伟伟马丽媛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
拉西地平和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臂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影响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比较拉西地平和氨氯地平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功能的作用。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入选60~79岁1~2级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134例,随机分为拉西地平(4mg,1次/d,n=66)和氨氯地平(5mg,1次/d,n=68)组,治疗24周,观察治疗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和臂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影响。结果拉西地平和氨氯地平治疗24周,脉压和baPWV均较基线下降[分别为拉西地平(55.1±8.0)比(68.0±11.0)mm Hg,(18.0±3.3)比(19.3±3.3)m/s;氨氯地平(57.1±9.6)比(67.7±12.9)mm Hg,(17.8±3.3)比(19.0±3.1)m/s;均P〈0.05],两治疗组间脉压和baPW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西地平和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24周,都显著降低了患者的脉压和baPWV,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隋辉赵连友王淑玉路方红田野郭宏马丽媛张宇清王文
关键词:老年原发性高血压脉压拉西地平氨氯地平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6》要点解读被引量:137
2017年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6》清晰地告诉我们:心血管病是中国居民的第一位死亡原因,今后10年心血管病患病例数仍将快速增加。导致心血管病流行的主要危险因素在国民中间普遍暴露,而且,心血管病的直接经济负担日渐加重,已成为中国面临的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加强政府主导下、全社会参与、共建共享的心血管病防治工作已刻不容缓。
陈伟伟王文隋辉马丽媛
关键词:心血管病高血压患病率心脑血管病控制率生活方式干预心血管健康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概要被引量:208
2022年
2019年农村、城市心血管病(CVD)分别占死因的46.74%和44.26%。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CVD。推算CVD现患人数3.3亿,其中脑卒中1300万,冠心病1139万,心力衰竭890万,肺源性心脏病500万,心房颤动487万,风湿性心脏病250万,先天性心脏病200万,下肢动脉疾病4530万,高血压2.45亿。我国正面临人口老龄化和代谢危险因素持续流行的双重压力,CVD负担仍将持续增加,这对我国CVD防治策略和医疗资源配置提出了新的需求,包括通过一级预防以减少发病人数,增加心血管急重症救治的医疗资源配置,提供康复和二级预防的医疗服务以降低大量CVD存活患者复发、再住院和失能的风险。中国患有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的人数已经高达数亿,多数情况下,血压、血脂及血糖水平升高隐匿发生,常常在检出时已经导致血管病变,甚至已发生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严重事件,应加强预防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肥胖和吸烟等零级预防工作,也应加强心血管健康状态的评估和早期病理变化的防治研究工作。
马丽媛王增武樊静胡盛寿代表《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编写组
关键词:心血管病患病率死亡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