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霍丽娟

作品数:20 被引量:358H指数:11
供职机构: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3篇职业教育
  • 13篇教育
  • 5篇校企
  • 5篇校企合作
  • 3篇院校
  • 3篇社会责任
  • 3篇企业
  • 2篇要义
  • 2篇运行逻辑
  • 2篇增长极
  • 2篇职业院校
  • 2篇社会
  • 2篇企业社会
  • 2篇企业社会责任
  • 2篇利益相关者
  • 2篇共同体
  • 1篇顶岗
  • 1篇顶岗实习
  • 1篇研究前沿与热...
  • 1篇影响因素

机构

  • 20篇北京教育科学...
  • 1篇北京工业职业...
  • 1篇北京联合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陕西职业技术...
  • 1篇中国教育科学...

作者

  • 20篇霍丽娟
  • 1篇李孔文
  • 1篇任锁平
  • 1篇陈蕊花
  • 1篇石亚兵
  • 1篇刘继萍
  • 1篇鄂甜
  • 1篇牛楠森

传媒

  • 9篇中国职业技术...
  • 4篇职业技术教育
  • 2篇在线学习
  • 1篇职教论坛
  • 1篇高等工程教育...
  • 1篇国家教育行政...
  • 1篇云南教育(视...
  • 1篇陕西现代职业...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区域创新理论视角下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研究
2021年
新时期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是职业教育整省提质培优创新的有力抓手,是促进职业教育适应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要素。高地建设作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增长极,承载着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使命,具有系统协同性、多元共生性、动态调节性、极化扩散性的运行特点。各高地供给建设应以产业匹配度、产教融合度、资源聚集度、治理协同度为成效表征,锚定区域战略发展目标,强化优质要素协同,推进专业集群内涵建设,系统打造产城教融合体,创新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不断提升服务区域社会建设的水平,彰显区域职业教育创新增长的示范成效,系统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霍丽娟
关键词:增长极
基于知识生产新模式的产教融合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研究被引量:62
2019年
校企合作协同创新的知识生产方式需要多层次、多节点、多形态、多主体的平台组织予以支撑,其资源多样性、共同专属性、动态适应性、共生共进性和竞合博弈性等特征符合知识生产模式3的规律。在区域和行业内构建以共同演进、共同专属化、竞合发展为逻辑运行机理的多维协同产教融合生态系统,是当前职业教育适应新时代新技术集群演进的有效途径。产教融合创新生态系统应遵循知识生产新模式特征,聚焦产教融合命运共同体建设,着力构建对接产业发展的专业集群,突出产教融合网络集群优势,不断探究产业融合供应链建设规律,形成校企共同发展对接产业升级发展的新格局。
霍丽娟
关键词:知识生产生态系统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研究所教授霍丽娟:探索产教融合共同体谋求校企共生发展
2023年
数字化转型浪潮中,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通过校企双方的合作,共同进行数字化转型,可实现共生发展。在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中,职业院校和企业需要找到共同的利益点,并且为之付出努力。
余娟霍丽娟
关键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
企业履行职业教育社会责任的基本要素及推进机制研究——基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制的视角被引量:6
2018年
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写流程入手,对报告中的利益相关者进行了审视,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中职业教育相关的指标,对企业履行职业教育社会责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梳理,探讨社会责任履行中存在的问题,从政府、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等不同层面,构建了企业履行职业教育社会责任的多层次推进机制。
霍丽娟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职业教育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
德瑞两国政府激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机制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被引量:17
2022年
激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关键路径。瑞士和德国是典型的职业教育双元制国家,企业主导是两国职业教育实现高水平发展的重要原因。两国政府激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思路有所不同:瑞士政府努力“在保障培训质量的前提下为企业获得短期净收益创设制度环境”,德国政府力图“在保障培训质量的前提下帮助企业获得长期人力资本”。借鉴两国经验,我国应倡导“激励”与“约束”机制并举:一方面,激发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动机,为企业营造“有利可图”的制度环境,帮助企业获得短期与长期收益;另一方面,继续完善“约束”机制,规范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行为,保障企业教育培训的质量。
鄂甜霍丽娟
关键词:职业教育
2019年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
2020年
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这一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是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新时代教育实现新发展新跨越的奠基之年。这一年,一系列重要教育文件出台,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取得新进展。
李孔文刘继萍常淑芳牛楠森石亚兵霍丽娟余庆
关键词:接班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本科专业建设五四精神社会主义建设者
规范与创新:构建新时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逻辑与方略被引量:11
2019年
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产业技术转型升级对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在高职扩招百万、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的创新改革背景下,深刻理解和把握《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的意义和作用,厘清人才培养规程中的逻辑,明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方法和路径,对指导职业院校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规范人才培养全过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和实施的科学性、适应性和可操作性,具有实践指导意义。文件的出台体现了深化职业教育领域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各职业院校应加强党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核心领导,坚持规范性与创新性相统一,科学制定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育人规划方案,做好职业教育特色育人的施工图。
霍丽娟
关键词:职业院校
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内涵特征、测度模型及路径优化研究被引量:7
2023年
技能型社会建设是国家全面提升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的必然选择。在新时期推进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构建技能型社会建设的目标是促进社会成员全面发展、社会价值充分体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区域适应、产业适配、体系完备、合作共生以及治理适切等特征。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熵值法,从技能型社会形成、技能型社会建设水平、技能利用三个方面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技能型社会建设进行了综合性评价。研究认为,新时期技能型社会建设应加强政府主导作用,统筹部门协同治理水平,完善技能形成系统,构建系统技能提升通道,打造产教融合生态,提高技能社会建设成效,优化要素配置机制,促进技能匹配利用效率,加快实现“国家重视技能、人人想学技能、处处可教技能”的社会发展愿景。
霍丽娟
区域统筹 标准引领 耦合共生:校企共同体建设的为“北京模式”
2023年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职业教育更好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教育与产业深度互动,是新时期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战略部署。有效发挥区域承载、行业聚合、企业主体作用,推动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是职业教育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加速器。作为首善之区,北京聚焦高精尖产业迭代升级的需求,与头部、总部企业探索深度合作的路径、方法和模式,推动校企协同共生发展,是北京职业教育多年来创新改革的重点。
霍丽娟
关键词:校企共同体校企合作区域统筹共同体建设
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全面施工与未来展望——全面启动实施提质培优行动计划综述被引量:14
2021年
教育部印发《关于公布〈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任务(项目)承接情况的通知》,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进入"全面施工期"。从整体推进角度和十大重点任务角度,分析了地方、职业院校承接情况,任务(项目)布点情况、拟投入经费情况,表明启动实施《行动计划》充分调动了职教战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省级层面比学赶超的态势初步显现。在后续推进《行动计划》实施过程中需聚焦四个方面:一是提高思想认识,目标任务落地方向更加明确;二是凝聚更大共识,协调推进机制更加完善有力;三是建立精品标识,示范引领作用更加明显;四是树立收官意识,监督考核机制更加健全。
霍丽娟唐振华任锁平
关键词:职业教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