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油茶
  • 1篇碳储量
  • 1篇天然林
  • 1篇气候
  • 1篇气候变化
  • 1篇潜在分布区
  • 1篇环境因子
  • 1篇分布区
  • 1篇
  • 1篇GIS

机构

  • 2篇中南林业科技...

作者

  • 2篇段翔
  • 1篇佘济云
  • 1篇何苑皞
  • 1篇刘君昂
  • 1篇周国英
  • 1篇陆禹
  • 1篇刘青

传媒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福建林业科技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海南省尖峰岭林业局天然林碳汇价值
2016年
基于海南省尖峰岭林业局2014年遥感影像数据和2010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对尖峰岭林业局天然林进行抽样随机布点,采用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估算碳储量,并利用造林成本法计算其碳汇价值。结果表明:1碳汇价值的空间分布呈西北低东南高的趋势,主要受尖峰岭林业局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影响,海拔越低的区域林分的整体生长状况越好。2尖峰岭林业局天然林碳汇价值与郁闭度存在较高的相关性,即郁闭度高的区域其碳汇价值较大,反之则较小。3基于2010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估算出尖峰岭林业局天然林碳汇总价值约为3650万元与使用克里格插值法估算出的3850万元不存在显著差距,说明针对尖峰岭林业局天然林碳汇价值的克里格插值效果很好。4利用克里格插值法客观地预测森林碳汇价值,能直观地反映出森林碳汇的分布情况,具有准确、快速、无破坏且省时省力等优点。
刘青佘济云陆禹陈冬洋段翔
关键词:天然林碳储量GIS
气候变化下中国油茶毒蛾潜在分布区模拟预测
2024年
【目的】油茶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木本油料作物,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油茶毒蛾是油茶的主要病虫害之一,严重制约了油茶的产量和质量。本研究针对油茶毒蛾的潜在分布开展模拟预测,以期为油茶毒蛾的预警和具体防控行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油茶毒蛾在中国的有效地理分布数据和生物气候数据,利用MaxEnt生态位模型和ArcGIS软件,模拟预测油茶毒蛾在当前气候条件的潜在分布,以及SSP1-2.6、SSP2-4.5和SSP5-8.5 3种气候情景下2050年和2070年油茶毒蛾在中国潜在适生区分布范围,并分析了制约其适生区分布的主导环境因子。【结果】(1)影响油茶毒蛾适生区分布的主导环境因子为最干月降水量、年降水量、最冷月最低温度和温度日较差月均值。当最干月降水量28~148 mm、年降水量1 290~2 080 mm、最冷月最低温度1.0~10.1℃、温度日较差月均值7.2~8.5℃时最适宜油茶毒蛾的生存。(2)当前气候条件下,油茶毒蛾总适生区面积约占我国国土面积的20.0%,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华南地区,高度适生区面积为64.2×10^(4) km^(2),中度适生区面积为61.8×10^(4) km^(2),低度适生区面积为66.0×10^(4) km^(2)。(3)在未来两个时期和3种气候情景下,油茶毒蛾适生区面积出现不同程度的扩大,新增适生区面积在9.3×10^(4)~33.0×10^(4) km^(2)之间,地理分布中心迁移距离在24.4~125.1 km之间。气候变暖越明显,油茶毒蛾的潜在分布区面积增加越多,地理分布中心点的迁移距离越远。【结论】油茶毒蛾在中国的适生区范围较广,几乎囊括了中国南部所有的省份。在未来气候情景下,油茶毒蛾的适生区将向北、向西等高纬度的内陆地区扩张。为此,建议相关部门应提前制定预案和政策,加强对油茶毒蛾的观测和防控,减少其对油茶产业造成的损失。
杨柳刘君昂周国英何苑皞段翔周洁尘
关键词:油茶环境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