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盛春
- 作品数:21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内脏异位综合征合并心脏畸形外科治疗疗效分析
- 目的 评价合并内脏异位综合征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的效果.方法 2008年9月至2015年6月共39例内脏异位综合征合并心脏畸形在我院行手术治疗,共行手术治疗51例次.男25例,女14例,年龄4个月~14岁,中位年龄22个...
- 陈伟丹邹明晖陈欣欣崔虎军夏园生马力杨盛春
- 关键词:内脏异位
- 功能性单心室的分期外科手术疗效及术后死亡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 探讨功能性单心室的分期外科手术疗效及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纳入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心脏中心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连续收治并接受单心室分期姑息手术的功能性单心室患儿289例.患儿年龄中位数为10.0 (6.0,35.4)个月,男性198例,女性91例.分析其临床资料,并对患儿进行随访.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术后生存率,患儿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 接受第一期姑息手术患儿79例,接受第二期Glenn手术患儿232例,接受第三期Fontan手术患儿162例.术后死亡39例,包括第一期姑息手术后死亡21例(早期13例,晚期8例),第二期Glenn手术后死亡10例(早期和晚期各5例),第三期Fontan手术死亡8例(早期6例,晚期2例).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显示,功能性单心室患儿术后总体1、5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90.2% (95%CI 86.7%~ 93.7%)、85.9%(95%CI 81.8%~ 90.0%)和84.6%(95%CI 79.7%~ 89.5%);第一期姑息手术后1、5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74.4% (95%CI 64.8%~ 84.0%)、73.0%(95%CI 63.2% ~ 82.8%)和73.0%(95%CI 63.2%~82.8%);第二期Glenn手术后1、5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97.8% (95%CI 95.8% ~ 99.7%)、95.2% (95%CI 92.3%~98.1%)和95.2% (95%CI 92.3%~98.1%);第三期Fontan手术后1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5.6% (95%CI 92.5%~ 98.7%)和93.7%(95 %CI88.8%~98.6%).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合并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HR=5.47,95%CI2.71~11.04,P<0.001)、中重度房室瓣反流(HR=2.52,95%CI 1.32~ 4.79,P=0.005)、体循环流出道梗阻(HR=3.47,95%CI 1.30~ 9.29,P=0.013)和需要行第一期姑息手术(HR=3.12,95%CI 1.59~ 6.15,P=0.001)是患儿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 功能性单心室的分期外科手术可有效提高生存率,改善患儿远期预后.合并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中重度房室瓣反流、体循环流出道梗阻和需要行第一期姑息手术是功能性单心室患儿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
- 邹明晖曹凡马力夏园生杨盛春陈伟丹陈欣欣
- 关键词:心血管畸形心血管外科手术
- 利用肺动脉环缩术行功能性单心室合并非限制性肺血流第一期姑息治疗的早中期结果
- 2019年
- 目的探讨采用肺动脉环缩术行功能性单心室合并非限制性肺血流第一期姑息治疗的早中期结果.方法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共49例功能性单心室合并非限制性肺血流患者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心脏中心接受肺动脉环缩术行第一期姑息治疗.男性29例,女性20例.初次干预时年龄5.6(11.5)个月[M(QR)],体重5.2(3.9)kg.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统计患者完成Glenn及Fontan手术比例.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采用Cox回归分析术后死亡相关因素.结果随访时间47(62)个月.早期死亡8例,病死率为16.3%,其中4例患者合并弓部病变;晚期死亡5例.11例患者需要再次接受肺动脉环缩术.29例(59.2%)完成二期Glenn手术,21例(42.8%)完成三期Fontan手术.1年和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77.4%(95%CI:65.6%-89.2%)和72.6%(95%CI:59.9%-85.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合并左心室流出道梗阻(HR=4.25,95%CI:1.50-12.03,P=0.006)和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HR=6.49,95%CI:3.24-12.98,P=0.000)是死亡独立相关因素.结论肺动脉环缩术作为功能性单心室合并非限制性肺血流患者的第一期姑息治疗方法,病死率高,早中期结果欠佳.合并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和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是此类患者发生死亡的相关因素.
- 邹明晖曹凡马力夏园生杨盛春陈伟丹李文雷陈欣欣
- 关键词:功能性单心室
- 内脏异位综合征合并心脏畸形的外科治疗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 评价合并内脏异位综合征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的效果.方法 2008年9月至2013年10月,34例内脏异位综合征合并心脏畸形患儿(婴)行手术治疗46例次.男22例,女12例;年龄4个月~14岁,中位年龄22个月.右心房异构24例,左心房异构10例;1例为单纯室间隔缺损,33例伴复杂心内畸形,其中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26例,肺静脉异位引流18例,双上腔静脉17例,下腔静脉中断5例,三尖瓣闭锁4例,肺静脉梗阻4例,二尖瓣闭锁1例.32例采用单心室矫治手术,其中双向Glenn术13例次,肺动脉环缩术5例次,Fontan手术5例次,瓣膜置换术5例次,双侧双向Glenn术4例次,Kawashima手术3例次,中央分流术1例次;9例采用多种术式.结果 住院死亡4例;随访1个月~5年,死亡2例,早、中期死亡比例17.6%(6/34),与同期103例未合并内脏异位综合征行单心室系列手术患儿(婴)早、中期死亡比例4.8%(5/103)差异显著(P<0.05).结论 单心室矫治系列手术是治疗内脏异位合并心内复杂畸形的主要手术方式,术后早、中期效果良好.
- 陈伟丹邹明晖陈欣欣崔虎军夏园生马力杨盛春
- 关键词:内脏异位心脏外科手术
- 内脏异位综合征合并心脏畸形外科治疗疗效分析
- :评价合并内脏异位综合征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的效果. 方法:2008年9月至2013年10月共34例内脏异位综合征合并心脏畸形在我院行手术治疗,共行手术治疗46例次.男22例,女12例,年龄4个月~14岁,中位年龄...
- 陈伟丹邹明晖陈欣欣崔虎军夏园生马力杨盛春
- 关键词:心脏畸形手术治疗疗效评价小儿患者
- Ross-Konno手术治疗儿童主动脉瓣及瓣下狭窄的临床疗效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评价Ross-Konno手术治疗儿童主动脉瓣及瓣下狭窄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共12例患儿因主动脉瓣及瓣下狭窄在我科接受手术治疗,其中男8例、女4例,接受手术时中位年龄4岁(11个月~12岁)。Ross-Konno手术11例,单纯Ross手术1例。主动脉瓣重度狭窄8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2例,狭窄合并关闭不全2例。合并主动脉二瓣化畸形6例,瓣下流出道显著狭窄4例,合并二尖瓣病变4例,合并弓部病变3例。手术采用自体肺动脉带瓣管道移植于主动脉瓣位,同期采用Konno法扩大左室流出道。采用牛颈静脉或带瓣Gore-tex人工血管重建右室流出道,并同期矫治心内合并畸形。所有患者均经多普勒彩色超声心动图定期进行随访评估。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中位随访时间5.5(1~12)个月,1例患儿残余左室流出道中度狭窄,其余患儿无显著左室流出道残余梗阻或复发梗阻,无新主动脉瓣显著反流。1例患儿肺动脉带瓣管道主干中度狭窄,余重建右室流出道血流通畅,无明显瓣膜反流及赘生物形成。结论对于不适合瓣膜成形或置换术的儿童主动脉瓣膜病变,Ross-Konno手术早期结果满意。
- 邹明晖马力夏园生杨盛春陈伟丹李文雷陈欣欣
- 关键词:ROSS手术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下狭窄
- 功能性单心室合并中重度房室瓣反流的外科治疗策略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功能性单心室合并中重度房室瓣反流外科治疗的早中期结果及再干预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心外科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功能性单心室合并房室瓣中重度反流接受房室瓣干预的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5例,女性15例。初次干预时年龄为4.5~204.0个月[M(QR):42.5(59.7)个月],体重为6.0~55.4kg[M(QR):13.8(8.1)kg]。房室瓣形态特征包括共同房室瓣21例,单组二尖瓣7例,单组三尖瓣3例,两组房室瓣9例。初次干预前房室瓣重度反流者15例,中度反流者25例。干预时机:第一期姑息手术或Glenn术前5例,第二期Glenn手术同期23例,Glenn术后Fontan术前间隔期4例,Fontan手术同期8例。干预方法:房室瓣成形术31例,房室瓣置换术9例。采用Kaplan-Meier法估算生存时间,采用Cox回归探讨再干预的预后因素。结果早期死亡6例,病死率为15%。随访1~117个月44(34)个月]。术后1、5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85.0%(95%CI:74.0%~95.9%)、79.3%(95%CI:66.6%~92.0%)和79.3%(95%CI:66.6%~92.0%)。13例患者完成Fontan手术。6例患者进行8次再干预,包括房室瓣置换5例,房室瓣再次成形3例。初次术后1、5年免于房室瓣再干预率为89.8%(95%CI:78.8%~100%)、79.4%(95%CI:64.7%~94.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共同房室瓣(HR=3.53,95%CI:1.63~7.67,P=0.020)是初次干预术后再干预的预后因素。结论功能性单心室合并中重度房室瓣反流外科治疗的早中期结果欠佳,手术病死率和再干预率高。合并共同房室瓣是远期房室瓣再干预的预后因素。
- 邹明晖曹凡马力夏园生杨盛春陈伟丹李文雷陈欣欣
- 关键词:心脏缺损先天性单心室
- 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及粗大体肺侧支外科治疗104例临床分析
- 2023年
- 目的探讨采用优化的肺血管单源化策略治疗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及粗大体肺侧支患儿的早、中期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9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心脏中心接受手术治疗的104例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及粗大体肺侧支患儿的临床资料、手术记录及随访结果。男55例,女49例,年龄[M(IQR)]33.9(84.0)个月(范围:0.5~209.6个月)。解剖分型:B型89例,C型15例;粗大体肺侧支4.2(3.0)支(范围:1~8支)。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结果一期手术中,50例接受完全根治术,12例接受部分根治术,32例接受姑息性右心室-肺动脉连接术,10例选择了体肺分流。一期完全根治率为48.1%(50/104),术后早期病死率为9.6%(10/104)。二期手术中,14例获得完全根治,4例获得部分根治,无早期死亡。总体根治率为61.5%(64/104)。两期手术间隔时间为19(10)个月(范围:9~48个月)。完全根治术后右心室/左心室收缩峰压比值为0.63±0.16(范围:0.36~1.00)。全组患儿一期手术后1年和5年生存率均为89.4%(95%CI:83.5%~95.3%),完全根治术后随访时间为28(34)个月(范围:1~67个月),1年和5年生存率均为95.2%(95%CI:89.9%~100%)。结论根据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及粗大体肺侧支患儿的特点,采用优化的肺血管完全单源化技术,可获得较高的一期完全根治率和5年累积完全根治率,以及满意的右心室/左心室收缩峰压比值和早中期生存率。
- 邹明晖曹凡马力夏园生杨盛春陈伟丹李文雷陈欣欣
- 关键词:肺动脉瓣闭锁室间隔缺损
- 一侧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升主动脉的外科治疗
- 目的 总结一侧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升主动脉的外科治疗疗效.方法 2010年4月至2015年6月17例一侧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升主动脉患儿在我院行一期手术矫治,其中右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升主动脉10例,左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升主动脉2例....
- 夏园生陈伟丹崔虎军马力杨盛春邹明晖陈欣欣
- 可吸收聚左旋乳酸骨固定系统在小儿心脏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总结可吸收聚左旋乳酸骨固定系统在小儿心脏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和经验。方法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共完成4424例小儿心脏外科手术,根据入选和排除标准筛选,1967例入选,按照是否使用可吸收聚左旋乳酸骨固定系统分为使用组(A组)和未使用组(B组)。A组1015例,男650例,女365例;年龄1个月~4.7岁,中位年龄6.3个月;体质量3.6~20.0 kg,中位值6.4 kg。B组952例,男570例,女382例;年龄1个月~4.2岁,中位年龄6.1个月;体质量3.4~20.0 kg,中位值6.5 kg。结果术后因胸骨活动致伤口愈合不良并行清创缝合术者A组3例(0.29%),B组18例(1.8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可吸收聚左旋乳酸骨固定系统可以有效减少小儿心脏手术后因胸骨活动致伤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
- 夏园生陈伟丹马力杨盛春邹明晖李文雷陈欣欣
- 关键词:心脏手术伤口愈合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