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镜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一氧化碳
  • 1篇一氧化碳中毒
  • 1篇胰酶消化
  • 1篇中毒
  • 1篇中毒患者
  • 1篇绒毛
  • 1篇绒毛组织
  • 1篇细胞
  • 1篇细胞鉴定
  • 1篇相关抗原
  • 1篇酶消化
  • 1篇抗原
  • 1篇护理
  • 1篇护理人力
  • 1篇护理人力资源
  • 1篇护理人力资源...
  • 1篇急性
  • 1篇急性一氧化碳
  • 1篇急性一氧化碳...
  • 1篇MTT法

机构

  • 2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张镜
  • 1篇杜培丽
  • 1篇孙斌
  • 1篇何玉甜
  • 1篇张慧丽
  • 1篇陈敦金
  • 1篇周燕媚
  • 1篇肖雪
  • 1篇方元龙
  • 1篇孙雯

传媒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就诊特征与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MP)患者就诊特征与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420例ACMP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就诊特征(包括性别、年龄、中毒程度、中毒原因、职业分布、24 h就诊病例分布、临床症状及体征)以及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情况(包括人员配置、工作安排及每日护理工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420例ACMP患者中,男205例,女215例;年龄5岁~90岁,以50岁~69岁最多,其次为30岁~49岁,80岁以上老年人发生13例,占3.10%;ACMP中毒程度分级显示轻度中毒最多,其次为中度;中毒原因中,160例为煤炉取暖使用不当,占比最多,其次为烧炕取暖、木炭直接燃烧(炭火取暖与炭火锅);420例ACMP患者中,农民工及工人占比最多;每天08:00~13:00就诊患者最多,02:00~04:00就诊量最少;轻度中毒患者多表现为头晕头痛、困倦乏力,中度中毒患者多表现为恶心呕吐、躁动不安,重度中毒患者多表现为意识障碍、昏迷、大小便失禁以及体温升高;护理人员2016年-2019年平均每日护理工时逐年增加。结论ACMP患者就诊情况具有一定规律性,而急诊科室护理人员工作负荷较高。因此,在深入普及ACMP防范知识的同时,需合理调整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以减少ACMP发生,减轻护理人员工作量,进而提升护理效果。
胡细妹张镜
关键词: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护理人力资源配置
人胎盘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被引量:2
2014年
背景:建立高纯度的人胎盘微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培养体系对研究胎盘功能是十分必要的。目前,国内外研究多采用三步酶消化法结合免疫磁珠法分离胎盘微血管内皮细胞,然而步骤过于繁琐且对细胞损伤较大。因而,如何简化人胎盘微血管内皮细胞分离步骤,同时又能提高目标细胞纯度的体外培养方法成为研究热点。目的:探索一种简便高效的从早期绒毛组织中分离人胎盘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观察细胞生长状态并进行鉴定。方法:利用健康孕6-8周孕妇行人工流产后的绒毛组织,经两步酶消化法和非连续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得到人胎盘微血管内皮细胞,传代时利用胰酶消化法和反复贴壁法对细胞进行纯化。结果与结论:实验成功获取人胎盘微血管内皮细胞,原代培养的人胎盘微血管内皮细胞在培养24 h后基本完全贴壁,第10天进入对数生长期,第12至13天细胞浓度达80%,传代细胞较原代细胞生长活跃,培养5-7 d可长满培养瓶底,呈"铺路石样"排布。免疫荧光化学结果显示,培养的细胞中FⅧ因子与CD31相关抗原双荧光染色呈阳性,细胞阳性率达100%。MTT法测得培养第5代人胎盘微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曲线呈倒"S"形。结果证实,应用两步酶消化法、非连续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细胞,并利用胰酶消化法和反复贴壁法纯化细胞,可获得大量高纯度的人胎盘微血管内皮细胞。
张慧丽杜培丽方元龙张镜何玉甜孙斌肖雪孙雯周燕媚陈敦金
关键词:细胞鉴定胰酶消化CD31MTT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