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付洋洋

作品数:11 被引量:69H指数:6
供职机构:西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8篇牦牛
  • 6篇舍饲
  • 4篇肉品
  • 4篇肉品质
  • 3篇育肥
  • 3篇舍饲育肥
  • 3篇饲育
  • 3篇屠宰
  • 3篇屠宰性能
  • 3篇牛肉
  • 3篇牦牛肉
  • 2篇性别
  • 2篇养分表观消化...
  • 2篇营养
  • 2篇日粮
  • 2篇食用品
  • 2篇食用品质
  • 2篇消化率
  • 2篇精粗比
  • 2篇MSA

机构

  • 11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教育部

作者

  • 11篇郭春华
  • 11篇付洋洋
  • 10篇彭忠利
  • 10篇王鼎
  • 8篇高彦华
  • 5篇柏雪
  • 2篇王斌星
  • 1篇王永
  • 1篇陈光吉
  • 1篇张正帆
  • 1篇许晴

传媒

  • 2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畜牧与兽医
  • 1篇草业学报
  • 1篇中国畜牧杂志
  • 1篇中国饲料
  • 1篇动物营养学报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家畜生态学报

年份

  • 4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性别对舍饲育肥牦牛肉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1
2019年
为研究性别对舍饲育肥牦牛肉品质的影响,选取2.5岁健康麦洼公牦牛和母牦牛各6头,舍饲育肥194 d后全部屠宰,采集背最长肌,测定肉质相关指标。结果表明:公牦牛组肌肉蒸煮损失显著低于母牦牛组(P<0.05),而肉色和pH等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公牦牛组肌肉的剪切力、总胶原蛋白含量、胶原蛋白热溶解度、可溶性胶原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母牦牛组(P<0.05),而肌纤维密度、直径和面积差异不显著(P>0.05);性别对肌肉中抗氧化性指标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公牦牛组肌肉中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母牦牛(P<0.05),粗灰分显著高于母牦牛(P<0.05);公牦牛组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the ratio of essential amino acids to total amino acids,EAA/TAA)和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the ratio of essential amino acids to non-essential amino acids,EAA/NEAA)显著高于母牦牛组(P<0.05),而鲜味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the ratio of umami amino acids to total amino acids,FAA/TAA)显著低于母牦牛组(P<0.05);公牦牛组胱氨酸含量显著低于母牦牛组(P<0.05),亮氨酸、苯丙氨酸和组氨酸含量显著高于母牦牛组(P<0.05),其它氨基酸差异不显著(P>0.05)。山嵛酸、11,14-二十碳烯酸和γ-亚麻酸仅在母牦牛组肌肉中检出,母牦牛组肌肉中顺-10-十七碳烯酸显著高于公牦牛组(P<0.05),其余脂肪酸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与公牦牛相比,母牦牛肌肉的剪切力更低,而粗蛋白和肌内脂肪含量更高,且鲜味氨基酸的含量和脂肪酸组成高于公牦牛,具有作为优质牦牛肉生产的潜力。
曾钰彭忠利高彦华付洋洋付洋洋郭春华郭春华
关键词:性别牦牛舍饲育肥肉品质
性别对舍饲牦牛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屠宰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1
2019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性别对舍饲牦牛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屠宰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12头2.5岁、初重为(150.30±9.27) kg的健康麦洼牦牛,按性别分为2组,每组6头。试验牦牛在同一饲养条件下进行舍饲育肥,预试期为14 d,正试期为168 d。结果表明:1)在整个舍饲育肥期间,公牦牛组平均日采食量均高于母牦牛组,第19周公牦牛组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母牦牛组(P<0.05),其余各周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公牦牛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母牦牛组(P<0.05),料重比有低于母牦牛组的趋势(P=0.080)。2)母牦牛组有机物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公牦牛组(P<0.05),其余养分表观消化率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3)公牦牛组宰前活重显著高于母牦牛组(P<0.05),胴体重和净肉重有高于母牦牛组的趋势(P=0.078,P=0.058),而净肉率和屠宰率显著低于母牦牛组(P<0.05),其余指标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在相同舍饲育肥条件下,母牦牛具有更好的屠宰性能并且有机物表观消化率更高,而公牦牛具有更好的生长性能。
曾钰彭忠利高彦华高彦华苗建军付洋洋郭春华
关键词:性别表观消化率屠宰性能
青稞替代玉米对育肥牦牛生产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2
2019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青稞替代玉米对育肥牦牛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肉品质的影响。采用2×3交叉设计,以日粮类型(玉米、60%青稞+40%玉米)和不同精粗比(30∶70、40∶60和50∶50)为两因素,选取36头年龄4周岁左右、体重为(144±21.0)kg的麦洼公牦牛,随机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预饲期15d,正试期180d。结果表明:1)日粮类型及精粗比对牦牛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2)青稞-玉米组的净肉率显著高于玉米组(P<0.05),但屠宰率和眼肌面积无显著差异(P>0.05);精粗比对屠宰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日粮类型和精粗比二因素对眼肌面积的互作影响显著(P<0.05),以青稞-玉米(40∶60)组效果最优。3)日粮类型对养分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与30∶70相比,40∶60和50∶50极显著提高了有机物(OM)和总能(GE)的表观消化率(P<0.01)、显著提高了粗蛋白(CP)的表观消化率(P<0.05);日粮类型和精粗比二因素对GE、OM和粗脂肪(EE)的表观消化率有显著的互作影响(P<0.05),以玉米(40∶60)组效果最佳。4)青稞-玉米组和玉米组背最长肌亮度值(L*)、红度值(a*)、pH值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青稞-玉米组的黄度值(b*)和滴水损失显著低于玉米组(P<0.05)、蒸煮损失极显著低于玉米组(P<0.01);随着精粗比的升高,蒸煮损失有逐渐降低的趋势(P=0.075)。5)日粮类型对背最长肌的嫩度无显著影响(P>0.05);随着精粗比的升高,剪切力逐渐减小(P>0.05),肌纤维直径有减小的趋势(P=0.059),肌纤维密度显著增加(P<0.05),肌纤维面积显著减小(P<0.05)。综上所述,以青稞替代日粮中60%的玉米能够提高育肥牦牛的屠宰性能,改善牦牛肉的品质;日粮精粗比为40∶60时饲喂效果最佳。
苗建军彭忠利高彦华郭春华王鼎付洋洋
关键词:青稞玉米精粗比屠宰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肉品质
基于MSA体系评价我国牦牛肉食用品质
引言牦牛生产长期以来处于靠天养畜的传统模式,使得牦牛营养不良,生产周期较长,出栏屠宰年龄偏大,造成了在消费者心中"牦牛肉较老"的印象.另外我国牦牛肉等级标准的制定还属于空白,牦牛屠宰现场操作混乱,使得牦牛肉经济价值大大降...
付洋洋王鼎郭春华彭忠利张正帆高彦华柏雪
利用CNCPS法评价川西北舍饲牦牛养殖区常见粗饲料的营养价值被引量:11
2018年
本试验旨在利用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CNCPS)评价川西北舍饲牦牛养殖区常见粗饲料营养价值并探究不同类型粗饲料的组成规律。分别从汶川、茂县、小金和金川等川西北地区采集5类13种23份舍饲牦牛养殖区常见粗饲料进行常规营养分析,再利用CNCPS法对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类粗饲料中,青贮氨化类、秸秆类和干草类碳水化合物(CHO)含量显著高于酒糟类和鲜草类(P〈0.05);淀粉和果胶占碳水化合物(CB1/CHO)比例在5类粗饲料中差异不显著(P〉0.05);酒糟类不可利用纤维占碳水化合物(CC/CHO)比例显著高于青贮氨化类、秸秆类和干草类(P〈0.05),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占碳水化合物(NSC/CHO)比例显著高于秸秆类和干草类(P〈0.05),糖类占碳水化合物(CA/CHO)比例显著高于秸秆类(P〈0.05);秸秆类可利用纤维占碳水化合物(CB2/CHO)比例显著高于其他类型粗饲料(P〈0.05);不同类型粗饲料中蛋白质组分结构相似,仅酒糟类和秸秆类中不可降解蛋白质占粗蛋白质(PC/CP)比例显著高于其他类型粗饲料,其余4种可降解蛋白质差异不显著(0.05)。由此可见,川西北舍饲牦牛养殖区常见粗饲料中CHO含量较高,CHO中以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为主,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中主要是CB2,粗蛋白质中以非蛋白氮(PA)和中速降解蛋白质(PB2)为主。综合分析本试验多项指标,提示鲜草类和干草类中碳水化合物与蛋白质中各组分比例更符合牦牛等反刍动物的消化特性,而酒糟类和秸秆类在牦牛等反刍动物饲粮中使用时应控制其用量。
付洋洋王鼎阿拉腾珠拉郭春华彭忠利高彦华柏雪
关键词:CNCPS粗饲料营养价值
日粮中外源纤维素酶添加水平对舍饲牦牛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外源纤维素酶(Exogenous Fibrolytic Enzymes,EFE)添加水平对舍饲牦牛体尺指标、屠宰性能、器官指数和肉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试验因素为EFE的添加水平(0、0.2、0.4 g/kg日粮干物质),选取24头年龄为4周岁左右的麦洼公牦牛,根据体重按照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为3个处理组(分别记为Con+0,Con+0.2和Con+0.4组),每个处理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结果】结果表明:(1)Con+0.2和Con+0.4组牦牛的胸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Con+0.4组的体高有高于其余两组的趋势(P=0.09);(2)Con+0.4组牦牛的肉骨比(P=0.066)和净肉率(P=0.072)有高于对照组的趋势;(3)随着EFE添加量的提高,牦牛的瘤胃的器官指数随之提高(P=0.006);(4)各处理牦牛肌肉p H值熟肉率、滴水损失率和常规营养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5)Con+0.4组牦牛的肌肉胱氨酸含量显著低于其余2组(P=0.025),但脯氨酸含量则显著高于其余两组(P=0.015)。【结论】因此,本试验条件下,日粮中EFE提高了牦牛胸围和净肉率,对肉质无显著影响,以0.4g/kg的添加量较优。
王斌星王鼎付洋洋郭春华彭忠利陈光吉王永蹇尚林
关键词:外源纤维素酶屠宰性能肉品质
小肽在反刍动物营养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7年
小肽是动物降解蛋白质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蛋白质在动物消化道内降解成游离氨基酸和小肽后被吸收。近年来,对寡肽特别是小肽在反刍动物蛋白质营养中的作用有了越来越多的研究。为了全面了解小肽在反刍动物营养中的应用情况。论文综述了小肽应用于反刍动物日粮中对反刍动物的生产性能、物质代谢及瘤胃发酵的作用效果,以期为小肽在反刍动物营养中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许晴王斌星郭春华付洋洋王鼎
关键词:小肽反刍动物物质代谢瘤胃发酵
舍饲育肥牦牛的产品品质与安全性研究进展
本文综述了牦牛舍饲育肥对牦牛肉品质和安全性的影响。通过规范的舍饲育肥养殖模式能明显改善牦牛肉的食用品质、营养品质和安全性,是提高牦牛肉经济价值的有效途径。推广安全高效新型舍饲育肥模式,对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牧区脱贫致富和推...
柏雪郭春华彭忠利付洋洋王鼎
关键词:牦牛舍饲育肥肉品质安全性
采用MSA体系对川西北牦牛肉食用品质的评价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本试验旨在探讨澳大利亚肉类标准(MSA)体系在我国川西北牦牛肉质量评价和等级分级应用中的可行性。选取舍饲育肥180 d的麦洼青年公牦牛、成年公牦牛、成年母牦牛各3头以及3头放牧麦洼成年公牦牛,取其背最长肌,在分析背最长肌理化指标基础上,采用4×4拉丁方设计,参考MSA体系以涮牛肉的形式对牦牛背最长肌的感官食用品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3个舍饲育肥组牦牛背最长肌的亮度(L*)显著高于放牧成年公牦牛(P<0.05),红度(a*)显著低于放牧成年公牦牛(P<0.05),4组牦牛肉的黄度(b*)差异不显著(P>0.05);放牧成年公牦牛肉的p H45min、p H24h、滴水损失和蒸煮损失都最高,并显著高于3个舍饲育肥组牦牛肉(P<0.05);4组牦牛肉的剪切力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由大到小依次是放牧成年公牦牛、舍饲成年公牦牛、舍饲青年公牦牛和舍饲成年母牦牛;3个舍饲育肥组牦牛肉的嫩度、多汁性、风味、整体喜欢程度、MQ4和质量等级等感官评价指标评分都显著高于放牧成年公牦牛肉(P<0.05),但3个舍饲育肥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嫩度、多汁性、风味和整体喜欢程度4项基础感官评价指标之间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P<0.01)。本试验结果说明,MSA体系可以被借鉴用于川西北牦牛肉感官食用品质的评价,其中MQ4评分有被用于预测牦牛肉质量和分级的潜力。
付洋洋高彦华彭忠利柏雪王鼎郭春华
关键词:牦牛肉感官食用品质
日粮类型及精粗比对舍饲育肥牦牛肉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3
2019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精粗比对舍饲育肥牦牛肉中氨基酸含量和脂肪酸含量的影响。试验以麦洼公牦牛为研究对象,采用2×3交叉设计,日粮类型分别为玉米型日粮以及用裸大麦替代60%玉米型日粮,两种日粮由玉米和裸大麦-玉米分别与酒糟、苜蓿等混合而成,两种日粮的精料与粗料比例由低到高分别为3∶7(低精料组)、4∶6(中精料组)、5∶5(高精料组)。试验选取36头年龄为4周岁、体重(143.98±21.01) kg、健康状况良好的麦洼公牦牛,按体重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为6个处理组,预饲期15 d,正试期180 d。试验结束后,所有牦牛全部屠宰,采集倒数第1与第2肋骨间背最长肌,测定肉样的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以及脂肪酸。结果表明:日粮类型对背最长肌水分、粗蛋白(Crude protein,CP)、粗脂肪(Ether extract,EE)、粗灰分(Ash)的含量、氨基酸的组成和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日粮类型只对背最长肌C17∶1有显著影响(p<0.05);日粮精粗比对氨基酸的组成和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比例(EAA/TAA)和必需氨基酸占非必需氨基酸比例(EAA/NEAA)差异显著(p<0.05),并且随着精料比例越高,氨基酸含量越高;日粮精粗比的不同显著(p<0.05)影响了脂肪酸C18∶0的含量,并且低精组和中精组的C18∶0的含量显著高于高精组(p<0.05),但低精组与中精组差异不显著(p>0.05);低精组和中精组的SFA含量均显著高于高精组(p<0.05),但UFA均低于高精组(p<0.05)。低精组和中精组的UFA/SFA均显著低于高精组(p<0.05)。可见,日粮精粗比对牦牛肉的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均具有改善作用,其中,日粮精粗比为5∶5效果最好。
谢昕廷彭忠利高彦华苗建军王鼎付洋洋郭春华
关键词:日粮精粗比日粮类型脂肪酸含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