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尚聚 作品数:34 被引量:117 H指数:6 供职机构: 河北省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 青年科技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PFNA、InterTAN和PF-LC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3 2023年 目的 研究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 PFNA)、联合加压交锁髓内钉系统(TriGen InterTAN hip fracture nailing system, InterTAN)、股骨近段锁定钢板(proximal femoral 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 PF-LCP)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式,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146例,男67例,女79例;年龄62~84岁,平均(76.42±8.86)岁。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PFNA组50例、InterTAN组48例和PF-LCP组48例。比较3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下床活动时间、负重锻炼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146例患者术后获随访8~16个月。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PFNA组优于InterTAN组,InterTAN组优于PF-LC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F-LCP组在术中透视次数少于PFNA组和InterTA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床活动时间、负重锻炼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方面,InterTAN组优于PFNA组,PFNA组优于PF-LC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方面,PFNA组与InterTAN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2组均优于均PF-LC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方面,InterTAN组优于PFNA组,PFNA组优于PF-LC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老年粗隆间骨折,PFNA和InterTAN的治疗效果要优于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可以提高骨折复位质量,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促进骨折愈合和髋关节功能恢复。PFNA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出血量更少,适合不能耐受长时间手术的患者,而InterTAN具有更好的抗旋稳定性,内固定失效的发生率更低,这两种内固定方式各有优势,需要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田志 鲍文娟 陈佳 李文毅 高尚聚 杨朝旭 李冠青关键词:粗隆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带胸大肌肌蒂锁骨段截骨入路在原发性颈胸交界部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带胸大肌肌蒂锁骨段截骨入路在原发性颈胸交界部肿瘤切除术中应用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02-2015-10诊治的8例颈胸交界部肿瘤,采用带胸大肌肌蒂锁骨段截骨入路行肿瘤切除手术。结果本组手术时间平均132.5(90~210)min,术中出血量平均250(150~400)ml。8例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35(6~50)个月。随访期间肿瘤均未复发,锁骨截骨端均实现骨性愈合,无肢体功能障碍。结论颈胸交界部解剖结构复杂,颈胸交界部肿瘤切除手术技术要求高,要求术者熟悉局部解剖的同时掌握显微分离技术。带胸大肌肌蒂锁骨段截骨入路可以充分显露术野,避免神经、血管等重要脏器的损伤,在颈胸交界部肿瘤切除术中应用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李文毅 魏景超 邢栋 高尚聚关键词:肿瘤切除术 两种方法治疗合并糖尿病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合并糖尿病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将86例合并糖尿病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PFNA组(采用PFNA治疗,45例)和DHS组(采用DHS治疗,41例)。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完全负重时间、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6个月。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完全负重时间PFNA组均明显短(少)于DHS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PFNA组低于DHS组(P<0.05)。术后3个月Harris评分PFNA组明显高于DHS组(P<0.05);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优良率PFNA组高于DHS组(P<0.05)。结论相比DHS,PFNA治疗合并糖尿病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疗效更好,更利于关节功能恢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李文毅 高尚聚 魏景超 张隆 杨朝旭 邢栋关键词:糖尿病 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关节功能 老年人 FHR、PFNA治疗伤前日常生活能力较好的高龄IFF患者效果对比研究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femoral head replacement,FHR)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伤前日常生活能力较好的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intertrochanteric femoral fracture,IFF)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伤前日常生活能力较好的高龄IFF患者106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FHR组51例和PFNA组55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围术期失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髋关节Harri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FHR组围术期失血量高于PFNA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2组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于术前,FHR组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于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FHR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PFNA,FHR治疗伤前日常生活能力较好的高龄IFF患者可显著减少术后出血,缩短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加快髋关节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少。 高尚聚 李文毅 张隆 李旭明 魏景超 曹参关键词:股骨骨折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股骨近端髓内钉 体位变化对合并高髂嵴的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行椎间孔镜手术的可行性研究 魏景超 李文毅 高尚聚 邢栋 张隆 曹参 董志杰 杨朝旭 翟金帅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发病节段为腰4-5及腰5骶1,是造成腰、腿疼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如保守治疗无效,往往需要手术干预,但传统开放手术存在创伤大、风险高、术后并发症多等诸多问题。随着微创脊柱外科技术的发展和器械的革新,经皮...关键词:关键词: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脊柱内镜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经皮脊柱内镜技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及手术技巧和方法.方法 自2016年6月—2017年2月,应用经皮脊柱内镜技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58例.其中腰3-4间隙11例,腰4-5间隙36例,腰5-骶1... 李文毅 高尚聚 魏景超 郑淑慧 王树茂 苏江宁关键词:微创手术 腰椎 椎管狭窄 椎间孔镜下病灶清除联合臭氧消融治疗原发性腰椎间隙感染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下病灶清除联合臭氧消融治疗原发性腰椎间隙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例原发性腰椎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取椎间孔镜下病灶清除联合臭氧消融的治疗方法,随访评价临床效果。结果随访时间10~32个月,5例患者全部治愈,腰背部疼痛及感染无复发。结论椎间孔镜下病灶清除联合臭氧消融技术治疗原发性腰椎间隙感染,具有病灶清除彻底、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其临床效果满意,不失为一种可靠、安全的治疗方法。 魏景超 李文毅 高尚聚 邢栋 董志杰 杨朝旭 孙喜龙 李旭明关键词:腰椎间隙感染 病灶清除 臭氧消融 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不同手术方法对术后髋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影响的临床研究 高尚聚 李文毅 魏景超 邢栋 杨朝旭 李旭明 股骨转子间骨折系指股骨颈基底至小转子水平以上部位所发生的骨折。为老年人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占髋部骨折的36%,90%以上为65岁以上的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病死率和致残率高,尤其是高龄患者多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肺部疾病、代...关键词: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 动力髋螺钉 手术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臀肌挛缩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臀肌挛缩采用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影响临床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3-2019-12采用臀肌挛缩带Z形延长术与关节镜下松解术治疗的137例臀肌挛缩,比较术前与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能影响臀肌挛缩手术治疗术后疗效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137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1~11年,平均6.7年。术后6例出现切口血肿,3例出现切口感染,3例出现手术部位感觉减退,1例出现坐骨神经损伤,经对症治疗后症状均好转。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疗效:优97例,良22例,可15例,差3例,优良率86.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18岁、Ⅲ级臀肌挛缩、术中并膝屈髋≤120°,内收内旋≤20°、术后康复锻炼依从性较差是臀肌挛缩手术治疗疗效为差的危险因素。结论臀肌挛缩应尽早采用手术治疗,术中充分松解挛缩组织,术后进行科学合理的康复锻炼可提高手术疗效。 董志杰 高尚聚 邢栋 李文毅关键词:臀肌挛缩 关节镜下松解术 LOGISTIC回归分析 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PFNA术后再次骨折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PFNA术后再次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人工股骨头置换术/PFNA治疗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81例。将患者年龄、治疗方式、骨密度(BMD)、体质量指数(BMI)纳入术后再次骨折危险因素,分为骨折组15例与PFNA组166例进行比较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5例患者出现了术后再次骨折,占总人数的8.29%。其中13例为假体周围骨折,占术后再次骨折总人数的86.67%。术后出现再次骨折的平均天数为524 d。骨折组与无骨折组患者年龄、治疗方式、BMD和BM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年龄大、BMD和BMI是影响术后再次骨折的因素。结论患者年龄、BMD和BMI是影响术后再次骨折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高尚聚 田志 曹旭阳 任强 王振东 高博 王政关键词:高龄 股骨粗隆间骨折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PFNA 再次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