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燕君
- 作品数:13 被引量:45H指数:3
- 供职机构:浙江省台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脐血IRAK-M基因多态性与早产易感性的关系研究
- 【研究目的】:探讨脐血IRAK-M基因多态性与早产的关系。【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7年12月于我院出生的100例早产儿和100例健康足月儿的脐血,PCR联合RFLP法检测目标基因位点+22148G>A基因...
- 吴燕君
- 益生菌预防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5
- 2011年
-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onatal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是早产儿中发病率高、预后差、死亡率高的严重肠道疾病;目前,本病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十几年,大量试验显示,口服益生菌能有效预防早产儿NEC,但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且在益生菌种类选择、给药方式(单药、联合给药)、疗效、安全性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本文就上述问题进行综述。
- 吴燕君华子瑜
- 关键词: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产儿益生菌
- 220例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
-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LBWIs)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住院时间>48h的220例VLBWls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院...
- 刘前芳吴燕君华子瑜
- 颈椎黄韧带囊肿一例
- 2020年
- 女性,66岁,因"行走不稳7年,双下肢麻木无力加重1周"于2018年6月8日入院。患者7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行走不稳,转身困难;1周前出现双下肢麻木、无力,不能行走,双上肢无明显症状,无明显排便、排尿困难或大小便失禁,无鞍区麻木、晨僵,无关节红肿、发热畏寒等,否认既往头颈部外伤史。患者症状持续不缓解,遂于我院就诊。
- 米爽吴燕君徐伟洪正华王章富
- 关键词:大小便失禁双下肢麻木关节红肿排尿困难晨僵
- 益生菌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胃肠功能的影响的临床研究
- 目的探讨口服益生菌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胃肠功能的影响,并评估其安全性。方法对97例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益生菌组45例,对照组52例。结果益生菌组静脉营养、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及鼻饲时间...
- 吴燕君刘前芳华子瑜
- 脐带血IRAK-M基因多态性与早产的关系研究
- 2020年
- 目的探讨脐血IRAK-M基因多态性与早产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8年9月于本院出生的60例早产儿和60例健康足月儿的脐血,检测IRAK-M基因+22148G> A位点。ELISA法检测2组细胞炎性因子浓度(IL-1β、IL-6、IL-10、TNF-α)。结果早产儿组与对照组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3.3%和20.0%(χ2=4.269,P> 0.05),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51.7%和36.7%(P> 0.05)。合并胎膜早破及绒毛膜羊膜炎的早产儿,其G/G基因型及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63.6%、79.5%,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早产儿组IL-1β、IL-6、TNF-α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早产儿组IL-10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G/G基因型新生儿更倾向于发生早产,该基因型与合并胎膜早破及绒毛膜羊膜炎的早产密切相关。
- 吴燕君谢清华王丽珍卢洪萍罗菁
- 关键词:早产炎症
- TLR4/MyD88/NF-κB通路基因及相关炎症因子在继发性脊髓损伤患者中的表达被引量:14
- 2019年
-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MyD88)/NF-κB通路基因及相关炎症因子TNF-α、IL-12、IL-6在继发性脊髓损伤(SSCI)患者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浙江省台州医院收治的105例SSCI患者及40名健康体检者的临床资料。根据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评估结果将SSCI患者分为完全损伤组和不完全损伤组,根据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患者神经功能改善率将SSCI患者分为预后优良组和预后不良组。对比SSCI患者与健康体检者、完全损伤组与不完全损伤组、预后优良组与预后不良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LR4、MyD88、NF-κB mRNA表达及血清TNF-α、IL-12、IL-6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导致SSCI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JOA改善率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结果:SSCI患者PBMC中TLR4、MyD88、NF-κB mRNA表达量及血清TNF-α、IL-12、IL-6水平均高于健康体检者(均P<0.01),完全损伤组上述指标均高于不完全损伤组,且预后不良组高于预后优良组(均P<0.01)。预后不良组Frankel分级A级、脊髓水肿或出血、脊髓损伤长度超过4 cm患者的比例均高于预后优良组(均P<0.01),且经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Frankel分级、脊髓水肿或出血、脊髓损伤长度及PBMC中TLR4、MyD88、NF-κB mRNA相对表达量、血清TNF-α、IL-12、IL-6水平均是导致SSCI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或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JOA改善率与PBMC中TLR4、MyD88、NF-κB mRNA相对表达量以及血清TNF-α、IL-12、IL-6水平均呈负相关(P<0.05或P<0.01)。结论:TLR4/MyD88/NF-κB通路激活及其相关炎症因子TNF-α、IL-12、IL-6表达上调参与SSCI疾病进展且与神经炎症损伤关系密切,可作为评估SSCI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
- 米爽吴燕君洪正华王章富冯兴兵郑光彬
- 关键词: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髓样分化因子88脊髓损伤
- 伤椎置入不同类型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通过对单一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伤椎置入不同类型椎弓根螺钉的治疗效果的对比,来探讨伤椎椎弓根螺钉合理的选择方案。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胸腰段单一椎体新鲜骨折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A组术中采用伤椎置入等长单轴螺钉,B组术中于伤椎置入较短(30~35mm)万向螺钉。比较两组的伤椎前缘高度比率、伤椎前缘高度恢复率、伤椎前缘高度丢失率、伤椎后凸Cobb’s角、后凸Cobb’s角矫正度、后凸Cobb’s角丢失度,以及断钉断棒、ASD等手术相关不良事件。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两组病例的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率及后凸Cobb’s角均有明显改善(P<0.05);与术后相比,在末次随访两组的伤椎前缘高度及后凸Cobb’s角均稍有丢失,但丢失不明显(P>0.05)。A组伤椎前缘高度及Cobb’s角较B组恢复更明显(P<0.05)。B组伤椎前缘高度丢失率及后凸Cobb’s角丢失度要稍优于A组,但两组之间并无显著差异(P>0.05)。A组中观测到2例患者出现断钉,1例患者发生ASD,而B组病例中均未见不良事件,但两组手术相关不良事件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单一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伤椎置入等长单轴螺钉或者较短(30~35mm)万向螺钉均可有效复位伤椎并维持脊柱稳定性,使用等长单轴螺钉在术后即刻复位效果上更有优势,但两者在复位效果的维持上并无显著差异。选择伤椎置入较短万向螺钉对于减少术后内固定失败、ASD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有一定优势。
- 米爽吴燕君郑彬彬洪正华王章富
- 关键词:伤椎置钉椎弓根螺钉胸腰椎骨折腰椎融合
- 联合应用BB-12和LGG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胃肠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探讨口服双歧杆菌(BB-12)和鼠李糖乳杆菌(LGG)混合的益生菌制剂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胃肠功能的影响并评估其安全性。方法对97例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益生菌组45例,对照组52例;益生菌组口服BB-12和LGG的混合益生菌制剂,余治疗同对照组。结果益生菌组静脉营养、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及鼻饲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合并症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病率(6.7%)较对照组(23.1%)明显下降(P<0.05),且3例NEC(Ⅲ级)均发生在对照组。益生菌组胆汁酸、碱性磷酸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体重增长速度较对照组有增加趋势;而两组喂养不耐受及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益生菌组无益生菌相关败血症、脑膜炎、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结论口服BB-12和LGG混合的益生菌制剂可改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胃肠功能且相对安全。
- 吴燕君包蕾华子瑜
- 关键词: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喂养不耐受胆汁淤积
- 新冠肺炎集中收治医院发热门诊管理及风险防控被引量:3
- 2020年
- 目前,全国新冠肺炎防治工作形势依然严峻,定点收治医院是防治工作的核心力量,发热门诊更是重中之重。本文根据C0VID-19患者集中收治医院发热门诊管理及应对实践,从区域设置、资源调配、工作流程、院感防控等多方面进行梳理,并结合排查出的风险点,对集中收治医院发热门诊管理及应对措施进行探讨。
- 朱峰吴燕君杨慧朱玲凤刘玲芬程凤敏张锐利
- 关键词:发热门诊风险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