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佟旭

作品数:30 被引量:114H指数:7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卒中
  • 10篇血管
  • 10篇缺血
  • 10篇急性
  • 8篇溶栓
  • 7篇血性
  • 6篇动脉
  • 6篇血管内治疗
  • 6篇缺血性卒中
  • 5篇动脉闭塞
  • 5篇急性缺血
  • 5篇急性缺血性
  • 5篇阿替普酶
  • 4篇血栓
  • 4篇卒中患者
  • 4篇脑梗
  • 4篇脑梗死
  • 4篇静脉溶栓
  • 4篇后循环
  • 4篇急性缺血性卒...

机构

  • 25篇首都医科大学...
  • 15篇河北医科大学
  • 6篇华北理工大学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北京市神经外...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湖北医药学院...
  • 1篇唐山市第二医...
  • 1篇开滦总医院
  • 1篇唐山工人医院
  • 1篇锦州医科大学
  • 1篇十堰市太和医...

作者

  • 30篇佟旭
  • 8篇曹亦宾
  • 8篇王伊龙
  • 7篇莫大鹏
  • 7篇郑华光
  • 6篇缪中荣
  • 5篇刘静华
  • 5篇田月明
  • 4篇史楠
  • 4篇高峰
  • 3篇孙瑄
  • 3篇王拥军
  • 3篇刘静
  • 3篇于萍
  • 2篇王文志
  • 2篇马宁
  • 2篇王素洁
  • 2篇霍晓川
  • 2篇史楠
  • 1篇张彤

传媒

  • 9篇中国卒中杂志
  • 5篇中风与神经疾...
  • 2篇中华神经科杂...
  • 2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价值工程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中国现代神经...
  • 1篇国际脑血管病...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6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2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专题综述:伴静脉窦狭窄的特发性颅内高压的诊治被引量:2
2019年
随着诊断技术的进步,曾认为在临床少见的特发性颅内高压(i d i o p at h i c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IIH)患者越来越多地被诊断出来,且发现相当比例的IIH患者存在脑静脉窦狭窄。颅内压增高与脑静脉窦狭窄的关系,孰因孰果至今尚无定论。脑静脉窦狭窄的原因也不完全清楚,但不论哪种原因导致的静脉窦狭窄,最终都会导致颅内静脉压力升高,造成颅内压增高,引发一系列相应症状。其中危害较大的是易造成视力损伤,甚至永久性失明。因此,对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应尽早行静脉窦狭窄的筛查和治疗,以避免出现严重视力损害。最常见的静脉窦狭窄多发生在横窦-乙状窦交界处,可能与静脉窦发育不良有关,在后天病理条件下加重了静脉窦内血液流通受阻,造成静脉性颅内压增高。在治疗方面,对于颅内压升高较重(腰椎穿刺脑脊液压力≥250 mm H2O)、出现明显视盘水肿或严重影响视力的患者,除减肥和药物降颅内压外,可考虑积极降低颅内压的干预措施,如静脉窦狭窄支架成形术、视神经鞘开窗减压术和脑室-腹腔分流术。静脉窦狭窄支架成形术更符合脑脊液流通渠道的自然恢复,在缓解颅内压增高和临床症状方面,从理论上可能效果更优,而一系列临床病例实践也证实了该疗法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本期专题着重探讨了伴静脉窦狭窄IIH的诊断和治疗现状及未来展望。内容涉及多个方面,包括:伴静脉窦狭窄的颅内压增高发病与某些炎症机制的关系,静脉窦狭窄患者的视力损伤表现,不同影像学技术对静脉窦疾病的诊断评估,伴静脉窦狭窄IIH行球囊扩张和支架成形术后的疗效对比及支架成形术后患者的中长期预后分析等,以期对临床工作和科学研究提供参考,加深临床医师对该疾病的认识,促进其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改善患者预后,避免严重视力损害。
王素洁佟旭莫大鹏
关键词:支架术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前、后循环卒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meta分析
目的:比较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前、后循环卒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2016年第1期)、EMbase、Web of Science 和WangFang Dat...
佟旭郑华光刘静刘静华田月明史楠崔颖李晶晶王伊龙曹亦宾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前循环后循环溶栓META分析
症状性非急性颈动脉闭塞血管内治疗的系统性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系统分析症状性非急性颈动脉闭塞(symptomatic non-acute carotid artery occlusion,SNACAO)血管内治疗的现状和特点。方法检索PubMed数据库,查找关于“症状性非急性颈动脉闭塞行血管内治疗或者血管内治疗联合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的所有公开发表的研究,对符合入组标准的文献进行数据整理并汇总分析。结果共纳入15项研究,样本量为437例,其中324例(74.1%)患者成功开通血管,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4.9%(65例),术后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17.2%(75例)。卡方检验分析发现亚洲人群(P=0.049)、闭塞节段短(P=0.007)、有残段(P<0.001)的患者开通率高;低体量组与高体量组相比,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高(P=0.002);有残端(P=0.01)、血管闭塞到开通时间<6 m(P=0.008)的患者术后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低(P=0.01)。结论对于SNACAO患者,血管内再通治疗是可行且有效的干预方式。种族人群、年手术量(术者经验)、闭塞长度、有无残段、闭塞时间可能会影响开通手术的成败以及患者的净获益。本文纳入研究的数量和质量有限,结论需进一步验证。
钟曦佟旭佟旭莫大鹏莫大鹏
关键词:颈动脉血管内治疗
自动化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成像在脑急性大血管闭塞血管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021年
自动化CTP是通过自动化灌注处理软件处理CTP原始数据的一种灌注成像方式,能快速、精准地定量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核心梗死和缺血半暗带体积,评估侧支循环代偿情况及识别闭塞血管类型,帮助临床医师更精准地选择能从血管内治疗中获益的急性脑大血管闭塞患者。本文就自动化CTP参数的具体意义和临床应用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并评价自动化CTP的局限性及未来发展方向。
孙大鹏霍晓川马高亭佟旭张雪蕾缪中荣
关键词:血管内治疗缺血半暗带
高压氧治疗对老年脑出血患者脑水肿及血浆脑钠肽、脑脊液乳酸浓度的影响被引量:16
2014年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HBO)对老年脑出血患者脑水肿及血浆B型脑钠肽(BNP)、脑脊液乳酸浓度(CSF-LA)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77例老年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9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内科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接受常规的内科治疗后第7天开始进行HBO。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脑水肿及血浆BNP、CSF-LA的变化情况。结果入院当天和入院治疗后第3天,两组患者的脑水肿体积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7 d两组患者脑水肿体积开始逐渐缩小,入院治疗后第7、14、21天,研究组患者脑水肿体积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在入院当天和入院治疗后第7天,两组患者的CSF-LA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入院治疗后第14、21、30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入院当天和入院治疗后第7天,两组患者的血浆BNP浓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入院治疗后第14、21、30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O能明显减轻老年脑出血患者的脑水肿情况,降低HBO和血浆脑钠肽浓度,有积极的临床治疗意义。
史楠余波许玉芳佟旭甄麟曹亦宾
关键词:脑出血高压氧脑水肿血浆脑钠肽脑脊液乳酸
经颅多普勒超声评价脑血管反应性和脑血流自动调节被引量:9
2014年
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能无创、快速地对脑血流动力学进行检查和监测,被称为脑血管的"听诊器"。目前,TCD不仅用于脑血管痉挛或狭窄等的检查,还被用于脑血管反应性(cerebral vasoreactivity,CVR)和脑血流自动调节(cerebral autoregulation,CA)的研究,从而预测卒中发生风险和预后,评估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本文就TCD评价CVR和CA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综述,旨在扩大其应用范围。
佟旭曹亦宾
关键词:经颅多普勒脑血管反应性脑血流自动调节卒中自主神经
为亚裔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寻找合适的rtPA剂量:真实世界研究Meta分析
目的:以亚裔急性脑梗死患者占74%的静脉溶栓RCT研究(ENCHANTED试验)未能证实低剂量rtPA有效性不劣于标准剂量。而在真实世界的队列研究中,低剂量rtPA与标准剂量疗效相比较,结果存在争议。目的是通过荟萃分析,...
郑华光佟旭王伊龙李子孝廖晓凌秦海强方瑞乐杜万良龚希平张倩边立衡丁则昱曲辉陆菁菁鞠奕陈胜云温淼赵性泉董可辉刘丽萍杨中华王春雪曹亦宾马建国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亚裔静脉溶栓
支架置入与球囊扩张治疗特发性颅内高压伴静脉窦狭窄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支架置入与球囊扩张治疗特发性颅内高压(idiopathic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IIH)伴静脉窦狭窄的疗效差异。方法对2012年1月-2015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接受介入治疗(支架置入或球囊扩张)的IIH伴静脉窦狭窄患者的基线特征、手术过程、围手术期管理和临床结局进行了前瞻性连续性登记。介入治疗方案由神经介入医师和患者协商决定。临床结局改善程度分为3级:症状消失、症状改善、症状无变化或加重。通过比较支架组和球囊扩张组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症状消失的比例,探讨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差异。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5例患者,其中支架组26例,球囊扩张组19例。两组患者的基线人口学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支架组术后颅内静脉窦狭窄两端的压力差显著低于球囊扩张组(中位数:0 vs 7 mm Hg,P<0.001)。与球囊扩张相比,接受支架置入治疗的患者术后3个月(57.7%vs 0,P<0.001)、6个月(88.5%vs 5.9%,P<0.001)和12个月(88.5%vs 23.5%,P=0.001)症状消失的比例更高,提示临床预后更好。结论支架置入治疗IIH伴静脉窦狭窄的效果优于球囊扩张,但该结论还需要未来开展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证实。
佟旭王素洁王伊龙王素洁王伊龙
关键词:支架置入球囊扩张
颅内静脉窦狭窄患者眼部表现及支架术后眼底改变的相关研究
2019年
目的了解颅内静脉窦狭窄(cerebral venous sinus stenosis,CVSS)患者眼部特征,分析静脉窦支架置入术后眼底改变情况,探讨与视盘水肿程度相关的可能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14年1月-2018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介入中心确诊,并行静脉窦支架置入术的CVSS患者,收集患者一般资料、病程、视力、眼底检查、视野情况、颅内压、DSA检查、静脉窦内压测定及患者术后的眼部变化等临床资料。总结CVSS患者的眼部特征和静脉窦支架置入术后的眼底改变情况,应用Kendall’s tau-b相关分析探讨与视盘水肿程度相关的可能因素。结果共纳入125例CVSS患者,存在视功能损害者101例(80.8%),包括视物模糊、视力下降、视物变形、阵发性黑蒙、视野缺损、复视等,其中65例(52.0%)眼部症状为首发症状,35例(28.0%)仅表现出眼部症状。视盘水肿115例,共223只眼。视盘水肿等级中位值3(2~4)级(Fri sén分级)。部分患者可见视盘周围出血、渗出、棉绒斑,视网膜皱褶及静脉迂曲扩张,视盘色淡或苍白等。视盘水肿等级与颅内压正相关(Kendall’s tau-b=0.271,P=0.029),与病程负相关(Kendall’s tau-b=-0.261,P=0.002)。其中79例经内科治疗无效患者接受了静脉窦支架置入术,术后患者视盘水肿均有减轻,术后1个月视盘水肿等级降为2(1~3)级;术后6个月时视盘水肿完全消退比例达94.4%(135/143)。结论对双眼视盘水肿患者要除外CVSS可能性;眼底检查是CVSS诊疗评估及判断颅内压情况的一项重要无创检查,同时也是CVSS患者治疗后随访观察的必要检查。视盘水肿程度与颅内压正相关,与病程负相关;静脉窦狭窄合并视盘水肿经内科治疗无效患者可考虑行静脉窦支架置入术治疗,促进视盘水肿消退,减少视神经不可逆性损害。
王淑然瞿远珍杨柳方民佟旭王素洁莫大鹏
关键词:视盘水肿
阿替普酶联合肝素治疗在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目的 探讨阿替普酶联合肝素治疗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06年1月到2015年5月,我们在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唐山工人医院神经内科连续登记发病在4.5h内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93...
刘静华佟旭曹亦宾史楠田月明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卒中阿替普酶肝素安全性有效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