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世梅

作品数:7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福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教育厅B类科技/社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哲学宗教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硕士
  • 3篇硕士研究生
  • 2篇心理
  • 2篇心理危机
  • 1篇大学生
  • 1篇大学生心理
  • 1篇心理危机干预
  • 1篇信效度
  • 1篇信效度分析
  • 1篇学生心理
  • 1篇学习效能感
  • 1篇预警
  • 1篇预警系统
  • 1篇生命
  • 1篇生心
  • 1篇守门员
  • 1篇内隐
  • 1篇自杀
  • 1篇自杀意念
  • 1篇阻断

机构

  • 6篇福州大学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闽南师范大学

作者

  • 6篇许世梅
  • 1篇陈少平
  • 1篇潘曦
  • 1篇张灵聪
  • 1篇任志洪
  • 1篇申瑞

传媒

  • 1篇心理科学
  • 1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长春理工大学...
  • 1篇重庆交通大学...
  • 1篇心理研究
  • 1篇高校辅导员学...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3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高校辅导员协同参与心理危机干预探究——基于“生命守门员项目”的思考被引量:4
2019年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和难点所在。"生命守门员项目"旨在教会大众快速识别身边的自杀高危个体,并将其及时转介到专业机构。基于"生命守门员项目",辅导员协同参与心理危机干预要明确自身工作定位,开展生命守门培训,把好新生首道防线,培养互助自助能力,确保心理危机早识别、早预警、早干预、早处置。
许世梅潘曦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心理危机干预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的内容与实施途径被引量:3
2013年
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维护大学校园安全稳定,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有必要构建一套切实可行的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内容包括预警信息收集、预警信息分析、预警信息警报、预警信息干预等环环相扣的四个环节。构建与实施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需要健全心理危机预警组织系统、开展心理危机防范教育、加强心理危机知识专题培训、加强"生-校-家-社"联动预警。
许世梅陈少平申瑞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
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和学习效能感的关系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采用自编的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问卷和修订后的硕士研究生学习效能感问卷对378名硕士研究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专业认同和学习效能感在性别、年级、科类、是否跨专业、是否有工作经历等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学习效能感和专业认同正相关极其显著,两者呈现同向的变化趋势。学习效能感越高,则专业认同的水平也越高;专业认同水平越高,学习效能感也越高。
许世梅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学习效能感
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量表编制及信效度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目前,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问题逐渐得到关注,但缺乏量化研究工具。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个别深度访谈、项目分析、探索性与验证性因素分析,编制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量表,结果发现:量表由专业评价、专业情感、学习动机、成就动机和自我评价5个因素组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57.935%,5个因素构建的模型拟合较好。量表α系数为0.911,分半信度系数为0.8522,各因素α系数为0.641-0.831,分半信度系数为0.6488-0.7969。量表与各因素之间相关系数为0.620-0.863,各因素之间相关系数为0.365-0.600,相关均十分显著。量表可以用来测量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认同情况。
许世梅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量表编制信效度
从寻死到觅活:阻断自杀意念向自杀尝试演变的保护因子
2023年
多数自杀意念者从未尝试自杀,原因不得而知。为探索阻断自杀意念向自杀尝试演变的保护因子,采用扎根理论,访谈19名无自杀尝试史的自杀意念者。结果表明,保护因子有3个:(1)联结,其作用是减弱自杀意念。其中家庭联结最有用。(2)理智,其作用是降低自杀冲动。(3)自杀否定,其作用是预防自杀尝试。这3个因子形成阻断自杀意念向自杀尝试演变的“3道防线”。未来可充分利用3道防线,更好地阻断自杀演变。
许世梅许世梅
关键词:自杀意念
硕士研究生内隐专业认同及其与外显专业认同的分离效应被引量:3
2019年
为探讨硕士研究生对专业的真实感受,通过内隐联想测验(IAT)和量表对102名被试进行研究,发现:(1)内隐联想测验具有良好敏感性。(2)内隐专业认同效应显著。(3)内隐专业认同独立于外显专业认同,两者相互分离。(4)外显专业认同存在性别差异,女生极其显著低于男生;内隐专业认同受顺序效应影响,先做量表再做IAT的被试,内隐效应显著低于先做IAT再做量表的被试。高校要有针对性地引导硕士研究生培养对专业的认同感。
许世梅任志洪张灵聪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内隐外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