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毛雪清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兰州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氧化物歧化酶
  • 1篇荧光
  • 1篇荧光染色
  • 1篇诱导性
  • 1篇生物材料
  • 1篇鼠肝
  • 1篇褪黑素
  • 1篇皮质
  • 1篇皮质醇
  • 1篇歧化酶
  • 1篇染色
  • 1篇自然科学
  • 1篇自然科学基金
  • 1篇微环境
  • 1篇科学基金
  • 1篇黑素
  • 1篇干细胞
  • 1篇肝损伤
  • 1篇保护作用及其...
  • 1篇丙二醛

机构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兰州军区总医...

作者

  • 2篇毛雪清
  • 1篇厉孟
  • 1篇胡文治
  • 1篇黄裕新
  • 1篇刘兴炎
  • 1篇王冠
  • 1篇帅世炜
  • 1篇刘芳娥
  • 1篇黄博
  • 1篇王丰华
  • 1篇李少峰
  • 1篇张磊

传媒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0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微环境中间充质干细胞对多孔磷酸钙人工骨的诱导性
2016年
背景:生物材料的骨诱导现象已在多种动物实验中被证实。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多孔磷酸钙人工骨的骨诱导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1周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以PKH-67或PKH-26荧光标记。将48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均在两侧臀大肌内置入多孔磷酸钙人工骨,A组在每侧臀大肌靠近股骨侧臀上动脉分支顺行注入1 m L PKH-26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每侧材料周围注入1 m L PKH-67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组在每侧臀上动脉分支注入1 m L PKH-26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C组在每侧材料周围注入1 m L PKH-67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D组在每侧材料周围注射同体积生理盐水。置入后3,7,12周取材料及其周围组织,行荧光显微镜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量检测和Masson组织学染色。结果与结论:1荧光显微镜观察:PKH-26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趋化速度快,荧光分布均匀;PKH-67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趋化速度慢,荧光逐步分布均匀;2Masson组织学染色观察:4组出现新生类骨质并逐步增多,A组、B组、C组不同时间点的新生类骨质面积大于D组;3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量检测:A组、B组、C组不同时间点的基因量多于D组(P<0.05),A组、不同时间点的基因量多于B组、C组(P<0.05);4结果表明:多孔磷酸钙人工骨可诱导微环境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材料趋化并增殖分化为成骨细胞,进而形成新生骨;周围毛细血管及体液中的间充质干细胞均是成骨源细胞来源,但毛细血管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在其中起主要作用。
毛雪清厉孟李少峰刘兴炎
关键词:生物材料荧光染色
褪黑素对噪声应激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褪黑素(MT)对噪声应激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模型1组、模型2组、实验1组、实验2组,每组8只.实验组和模型组分别在应激前30min腹腔注射MT(15mg/kg)和等体积生理盐水.以56式冲锋枪射击时产生的120dB(A)的脉冲噪声,对实验组及模型组大鼠进行连续噪声刺激.噪声应激后,观察MT对各组大鼠血浆中皮质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以及肝组织匀浆中SOD,MDA的影响.结果:肝脏病理检查显示模型组大鼠出现明显的病理性损伤,实验组大鼠损伤程度明显减轻;模型组大鼠血浆皮质醇、血浆及肝组织匀浆的MDA浓度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升高,血浆及肝组织匀浆SOD活性显著降低(P<0.01),实验组大鼠血浆皮质醇的浓度、血浆及肝组织匀浆的MDA浓度较模型组显著降低,血浆及肝组织匀浆SOD活性显著升高(P<0.01).结论:MT能减轻噪声引起的大鼠肝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帅世炜张磊刘芳娥黄裕新胡文治王冠黄博毛雪清王丰华
关键词:褪黑素皮质醇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