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武军

作品数:16 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肝炎防治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结肠
  • 4篇结肠炎
  • 4篇溃疡
  • 3篇胰腺
  • 3篇胰腺炎
  • 3篇腺炎
  • 3篇溃疡性
  • 3篇溃疡性结肠炎
  • 3篇急性胰腺炎
  • 2篇单抗
  • 2篇低年级
  • 2篇低年级医学生
  • 2篇医学生
  • 2篇年级
  • 2篇文献复习
  • 2篇消化道
  • 2篇消化道出血
  • 2篇淋巴
  • 2篇模拟教学
  • 2篇化道

机构

  • 16篇青岛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作者

  • 16篇武军
  • 9篇田字彬
  • 9篇丁雪丽
  • 5篇刘爱玲
  • 3篇徐永红
  • 3篇赵清喜
  • 2篇陈作元
  • 2篇孔心涓
  • 2篇毛涛
  • 2篇刘华
  • 2篇刘丽秋
  • 2篇李广伦
  • 2篇胡晓飞
  • 1篇周璇
  • 1篇张晓静
  • 1篇梁瑜
  • 1篇郭栋
  • 1篇马瑞霞
  • 1篇姜曼
  • 1篇荆雪

传媒

  • 3篇胃肠病学和肝...
  • 3篇青岛大学学报...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中华胰腺病杂...
  • 1篇临床医学进展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1999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以急性胰腺炎为首发表现的胰腺癌1例并文献复习
2016年
以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为首发表现的胰腺癌(pancreatic carcinoma,PC)在临床上比较少见.我们报道了1例以AP为首发表现的PC患者的临床诊治经过,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总结此类少见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临床医生应警惕以AP为首发表现的PC的发生,及时进行诊治.
武军田字彬赵清喜孔心涓刘思良李晓宇
关键词:胰腺炎胰腺癌
低年级医学生作为标准化病人在模拟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低年级医学生作为标准化病人用于临床教学的可行性。方法招募低年级医学生志愿者,经培训合格后,用于诊断学病史采集技能的教学。结果低年级医学生作为标准化病人用于教学,培训时间短,使用时间长,易于沟通交流,并且不影响他们的作息,还提高他们学习医学的兴趣。结论低年级医学生作为标准化病人应用于临床教学可行,教学效果良好。
李广伦刘丽秋陈作元武军马瑞霞
关键词:病人模拟教学
急性胰腺炎后出现血糖受损或糖尿病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病人后期空腹血糖受损(IFG)或糖尿病(DM)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788例非糖尿病或既往无血糖升高病史的AP病人,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随访6个月空腹血糖指标,分析AP病人后期出现IFG或DM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有无饮酒史对AP后期血糖结果无影响(P>0.05),而年龄、BMI值、疾病发作频率对血糖结果有影响(χ2=7.207~49.021,P<0.05)。随访显示,中重症(MSAP)组、重症(SAP)组IFG、DM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轻症(MAP)组,差异有显著性(χ2=61.4、167.9,P<0.01);CT分级Ⅱ、Ⅲ级IFG、DM发生率明显高于Ⅰ级,差异有显著性(χ2=77.6、198.9,P<0.01)。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C反应蛋白(CRP)、血钙、入院48h内最高血糖浓度、白细胞计数中位数水平对血糖结果有影响,差异均有显著性(χ2=20.435~240.380,H=65.724,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MSAP、SAP、CT严重指数评分(CTSI)≥7、TG>2.3mmol/L、血钙<2.0 mmol/L、入院48h最高血糖浓度>11.1 mmol/L是AP病人后期出现IFG的危险因素(OR=2.904~9.725,95%CI=1.308~31.299,P<0.05)。BMI≥24kg/m2、CTSI≥7分、血钙<2.0mmol/L、入院48h最高血糖浓度>11.1mmol/L是AP病人后期出现DM的危险因素(OR=7.645~80.582,95%CI=1.105~535.326,P<0.05)。结论 AP病人后期出现IFG或DM与多种因素有关,对存在危险因素的AP病人,应加强血糖监测。
徐诗钦徐永红边城武军田字彬
关键词:胰腺炎血糖糖尿病
低年级医学生作为标准化病人在模拟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医学教学发展的需要,国内早已引入标准化病人用于临床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国内院校标准化病人多从社会上招募,少数也有从高年级医学生中招募,各有优缺点,尝试从低年级医学生中招募,经过培训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培训时...
李广伦刘丽秋陈作元武军
关键词:医学生模拟教学标准化病人
第549例 腹痛—腹泻—发热—肠道溃疡被引量:1
2021年
本文报道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合并+8染色体三体相关肠道溃疡患者的诊治过程。该患者起病表现为腹痛、腹泻及发热,同时合并结肠多发溃疡,曾被误诊为溃疡性结肠炎,给予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不佳。后经骨髓等系列检查,最终确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8染色体三体相关肠道多发溃疡,最终给予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病情缓解。
丁雪丽孟品宋文武军毛涛田字彬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8号染色体三体肠道溃疡贝赫切特综合征
1型神经纤维瘤病累及十二指肠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被引量:2
2021年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系统疾病的危重症之一,尤其是疑难或危重患者往往需要多学科协作诊治。本文讨论了1例反复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神经纤维瘤病患者,经多学科协作诊治最终诊断为1型神经纤维瘤病累及十二指肠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并进一步对患者行腹腔动脉造影和胃左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栓塞治疗,患者出血停止,随访3个月未再复发。
刘爱玲荆雪武军刘华王彦华周璇胡骁赵清喜丁雪丽田字彬
关键词:神经纤维瘤病消化道出血十二指肠动脉栓塞
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对维得利珠单抗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预测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perinuclear 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 p-ANCA)阳性对应用维得利珠单抗(vedolizumab, VDZ)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患者的长期治疗临床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4年7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接受VDZ治疗的中重度活动性UC患者共55例,根据p-ANCA检测结果分为阳性组及阴性组,于用药52 ± 8周时进行疗效评价,主要包括临床有效率、临床缓解率、内镜好转率及内镜愈合率,同时比较两组患者药物继发性失应答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本研究共纳入55例UC患者,其中p-ANCA阴性组患者33 (60%)例,阳性组患者22 (40%)例;与阴性组相比,阳性组临床缓解率(50.00% vs 21.21%)更高,其余临床有效率、内镜好转率和内镜愈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期间,9 (16.36%)例患者出现继发性失应答,阴性组患者7 (21.21%)例,阳性组患者2 (9.09%)例,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18 (32.73%)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其中p-ANCA阴性组12 (36.36%)例,阳性组患者6 (27.27%)例,两组患者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p-ANCA阳性组的患者在52 ± 8周时临床缓解率显著高于阴性组,提示p-ANCA对VDZ长期疗效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两组继发性失应答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大致相似。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redictive value of perinuclear 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 (p-ANCA) positivity in the long-term clinical efficacy of ulcerative colitis (UC) patients treated with vedolizumab (VDZ). Methods: A total of 55 patients with moderately to severely active UC who received VDZ treatment at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Qingdao University from January 2019 to July 2024 were retrospectively collected and divided into positive and negative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p-ANCA test results. The efficacy evaluation was carried out at 52 ± 8 weeks, mainly including clinical effective rate, clinica
刘淑娴丁雪丽张淏王曰媛武军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
小肠和肠系膜淋巴管瘤致消化道出血一例被引量:1
2021年
报道1例以消化道出血为主要表现的成年人小肠及肠系膜淋巴管瘤。小肠淋巴管瘤罕见,多见于婴幼儿,病因尚不明确;临床上可表现为出血、梗阻等,症状缺乏特异性;小肠CT重建、胶囊内镜和小肠镜对其诊断有重要价值;确诊后积极手术治疗,预后良好。
刘爱玲郭栋武军丁雪丽闵丛丛王小炜毛涛付伟伟赵清喜刘华
关键词:淋巴管瘤胃肠出血
血清学比值指标评估溃疡性结肠炎内镜下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FIB)/清蛋白(ALB)、FIB/总胆红素(TBIL)、FIB/间接胆红素(IBIL)、C反应蛋白(CRP)/ALB、CRP/TBIL及CRP/IBIL等比值指标评估溃疡性结肠炎(UC)内镜下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3例UC病人的临床、实验室及内镜学资料。以内镜Mayo评分作为分组标准,分为内镜缓解组(n=32)、中度活动组(n=51)及重度活动组(n=40),分析3组间各血清学指标的差异及其与内镜下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指标预测中重度UC的诊断效能。结果内镜缓解组、中度活动组及重度活动组病人的年龄及病变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2.36,χ^(2)=56.81,P<0.01)。3组间各血清学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0.70~40.78,P<0.001),其中,重度活动组的FIB/ALB、FIB/TBIL、FIB/IBIL、CRP/ALB、CRP/TBIL、CRP/IBIL及FIB水平显著高于中度活动组和内镜缓解组,中度活动组亦高于内镜缓解组(Z=20.62~53.97,P<0.05);且上述各指标与UC内镜下活动度呈正相关关系(r=0.494~0.577,P<0.001)。而重度活动组及中度活动组的血清TBIL、IBIL均低于内镜缓解组(Z=21.17~41.28,P<0.05),且两指标与UC内镜下活动度呈负相关关系(r=-0.437~-0.417,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CRP/TBIL、CRP/IBIL是血清学比值指标中评估UC内镜下中重度活动效能最优的指标,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4和0.816。结论血清学比值指标在评价UC内镜下中重度病变方面表现良好,CRP/TBIL及CRP/IBIL是效能最优的指标。
闫静武军张晓静刘爱玲徐楠徐永红
关键词:结肠镜检查临床实验室技术疾病严重程度指数
维得利珠单抗相关肺毒性1例并文献分析
2024年
目的介绍1例维得利珠单抗(VDZ)致间质性肺炎的病例,汇总分析该药相关肺毒性的发生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从临床药师角度出发,回顾性分析1例VDZ致间质性肺炎患者的诊治过程,并进行不良反应相关性分析;检索中国知网、维普网、PubMed、Web of Science等中英文数据库,对VDZ相关肺毒性的病例报道进行汇总分析。结果该患者在使用VDZ期间发生间质性肺炎,予抗菌药物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无改善;停用VDZ并予甲泼尼龙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及影像学检查均有改善但仍提示间质性肺炎。经Naranjo's不良反应评估量表评估并根据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手册》判断,VDZ与间质性肺炎的关联性均为“很可能”。文献分析结果显示,纳入的29例患者(含本文报道的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49.24±17.06)岁;肺毒性主要包括VDZ相关性肺炎、嗜酸性粒细胞肺炎、肺肉芽肿或坏死性结节、间质性肺损伤等,多发生在用药后24周以内(58.62%),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发热等;绝大多数患者经停药和/或给予糖皮质激素等治疗后好转或康复,1例患者因呼吸衰竭死亡。结论肺毒性为VDZ较罕见的不良反应,起病隐匿且症状无特异性。一旦患者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临床应早期判断、及时停药,并给予糖皮质激素等对症治疗,以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梁瑜丁雪丽武军全香花赵俊张传洲姜曼
关键词:肺毒性间质性肺炎药物不良反应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