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丽娜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郑州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蛋白
  • 2篇小麦麸皮
  • 1篇蛋白质非酶糖...
  • 1篇血红
  • 1篇血红蛋白
  • 1篇血糖
  • 1篇脂肪酸
  • 1篇脂肪酸组成
  • 1篇石油醚
  • 1篇石油醚提取物
  • 1篇实验型
  • 1篇糖基化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糖原
  • 1篇提取物
  • 1篇胚芽油
  • 1篇全麦
  • 1篇全麦粉
  • 1篇小麦胚

机构

  • 3篇河南工业大学

作者

  • 3篇赵文红
  • 3篇谢岩黎
  • 3篇张丽娜
  • 1篇毕宁宁

传媒

  • 2篇食品科技
  • 1篇粮食与油脂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小麦麸皮石油醚提取物与小麦胚芽油脂肪酸组成对比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分析小麦麸皮石油醚提取物脂肪酸的组成及其与小麦胚芽油脂肪酸组成的差异对比。方法:采用索氏提取法,以80℃石油醚提取小麦麸皮中的醚溶性成分;气相色谱法分析小麦麸皮石油醚提取物及小麦胚芽油脂肪酸的组成。结果:水分含量为(12.467±0.07)%的小麦麸皮,石油醚提取物的粗得率为(2.615±0.008)%;其主要脂肪酸成分与组成与小麦胚芽油相一致,主要组成分别为棕榈酸(16:0)、硬脂酸(18:0)、油酸(18:1)、亚油酸(18:2)和亚麻酸(18:3),其中,小麦麸皮的不饱和脂肪酸总量高达81.75%,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65.76%,其主要为亚油酸(18:2)和亚麻酸(18:3)。结论:小麦麸皮与小麦胚芽油脂肪酸组成一致,是良好的不饱和脂肪酸来源,从而使小麦麸皮的综合利用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张丽娜谢岩黎赵文红
关键词:小麦麸皮小麦胚芽油脂肪酸
麦麸阿魏酸糖酯对体外蛋白质非酶糖基化反应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研究从小麦麸皮中提取的阿魏酸糖酯(FGs)对体外蛋白质非酶糖基化反应(NEG)的影响。将牛血清白蛋白和葡萄糖在体外共同孵育,建立蛋白质NEG体外体系;不同浓度的FGs分别与反应体系共孵育,以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FGs对蛋白质非酶糖基化反应产物(AGEs)生成的影响;此外,采用铁氰化钾法检测FGs的总还原能力。结果显示,FGs呈剂量依赖方式抑制AGEs的形成,对蛋白质NEG抑制的IC50为0.0382 mmol/L;铁氰化钾法检测FGs的总还原能力,还原铁离子的IC50为0.0310 mmol/L,低于对照VC的0.042 0 mmol/L。FGs抑制蛋白质的非酶糖基化,可能与其强还原能力有关。
张丽娜赵文红谢岩黎封业深宋亚雄
关键词:小麦麸皮蛋白质非酶糖基化
全麦粉对实验型糖尿病大鼠血糖控制效应的影响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研究全麦粉对实验型糖尿病大鼠血糖、血红蛋白及肝糖原含量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精粉组、全麦粉组,除正常组外,其他组用四氧嘧啶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分别用标准饲料、高脂饲料、精粉饲料、全麦粉饲料喂养各组大鼠。喂养5周后,用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法测定血糖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红蛋白含量;蒽酮比色法测定肝糖原含量。结果:喂养结束时,全麦粉组血糖水平由(18.64±2.86)mmol/L降低至(13.80±3.65)mmol/L,虽高于正常组(5.40±0.68)mmol/L的血糖水平,但与模型组与精粉组相比较明显降低;全麦粉组血红蛋白含量降至(20.69±0.37)mmol/L,低于模型组(30.95±0.51)mmol/L和精粉组(30.12±0.39)mmol/L的血红蛋白含量;全麦粉组的肝糖原含量为(12.50±0.23)mg/g低于正常组的含量(17.70±0.26)mg/g,但高于模型组和精粉组的(7.96±0.19)mmol/L和(8.90±0.31)mmol/L。结论:全麦粉可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和血红蛋白含量,增加肝糖原含量,对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效应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张丽娜赵文红谢岩黎毕宁宁封业深宋亚雄
关键词:全麦粉糖尿病血糖血红蛋白肝糖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