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勇刚

作品数:10 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航空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7篇湿热
  • 6篇湿热环境
  • 6篇复合材料
  • 6篇复合材
  • 5篇力学性能
  • 5篇力学性
  • 3篇性能研究
  • 3篇碳纤维
  • 3篇机织
  • 2篇动态力学性能
  • 2篇破坏模式
  • 2篇吸湿特性
  • 1篇低速冲击
  • 1篇低速冲击损伤
  • 1篇动力学模型
  • 1篇动态力学分析
  • 1篇断口形貌
  • 1篇剩余压缩强度
  • 1篇失效特征
  • 1篇湿热老化

机构

  • 10篇沈阳航空航天...
  • 1篇中国南方航空...

作者

  • 10篇王勇刚
  • 9篇回丽
  • 5篇马少华
  • 4篇许良
  • 4篇张旭
  • 1篇周松
  • 1篇郭洪杰
  • 1篇刘思奇
  • 1篇许磊

传媒

  • 2篇化工新型材料
  • 2篇材料工程
  • 1篇机械工程材料
  • 1篇热加工工艺
  • 1篇航空材料学报
  • 1篇宇航材料工艺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年份

  • 7篇2016
  • 3篇201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湿热环境下复合材料孔板压缩性能的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采用压缩试验的方法,对含孔机织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层板进行了湿热环境下的压缩试验,研究了湿热环境对其压缩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复合材料孔板的吸湿特性、压缩强度、破坏模式及动态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机织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吸湿率较低,其饱和吸湿率仅为0.88%左右。湿热环境会降低由基体性能主导的压缩强度,130℃下湿态试样的开孔压缩强度保持率约为70%。含孔复合材料层合板的破坏模式均为过孔破坏,破坏均发生在应力集中的区域,并且断裂都是沿着应力集中最大的方向扩展。侧面断口主要为剪切失效,有分层和屈曲的特征。吸湿后复合材料的DMA Tg为125℃,比干态时下降了16℃。
马少华王勇刚回丽费昺强
关键词:湿热环境吸湿特性破坏模式动态力学性能
平面编织复合材料层压板低速冲击损伤和压缩失效行为被引量:4
2015年
对平面编织复合材料层压板进行不同能量的低速冲击试验和冲击后压缩试验,分析表面凹坑深度、损伤面积以及剩余压缩强度与冲击能量的关系。对压缩后层压板的断口进行宏观观察,分析不同等级损伤对压缩失效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冲击损伤分为无损伤、前表面目视勉强可见、前表面目视可见及穿透性损伤四个等级,不同等级损伤的失效特征不同;随着冲击能量的增大,表面凹坑深度逐渐增大,二者之间并不满足线性关系,存在着拐点,损伤面积也逐渐增大,在达到穿透性损伤后基本不变;剩余压缩强度逐渐降低,损伤面积和剩余压缩强度最后都有变缓的趋势。
马少华郭洪杰回丽王勇刚
关键词:低速冲击剩余压缩强度失效特征
复合材料吸湿行为与力学性能研究
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飞行器结构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然而,复合材料受湿热环境、冲击环境和老化环境的影响较大。随着国产复合材料的大力发展,针对飞机用复合材料的湿热性能以及损伤阻抗性能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国产复合材料的吸湿...
王勇刚
关键词:复合材料湿热环境力学性能冲击后压缩
文献传递
考虑水浸温度影响的复合材料吸湿动力学模型被引量:9
2016年
研究了在恒温水浸吸湿实验中,水浸温度对复合材料吸湿参数的影响。通过对国产碳纤维/双马复合材料在60,70,80℃恒温水浸中进行的吸湿实验,得到了不同水浸温度下的吸湿曲线。由吸湿曲线分别求出了各水浸温度下的扩散系数和平衡吸湿率以及它们与水浸温度的关系。结合Arrhenius关系和Fick定律,得到了反映此复合材料在任意水浸温度下吸湿行为的吸湿模型。该吸湿模型能较为准确地预测此复合材料在95℃恒温水浸中任意时刻的吸湿量及预估达到特定吸湿量所需要的时间。
回丽王勇刚许良马少华张旭费昺强
关键词:复合材料
碳纤维/QY9611复合材料湿热性能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研究国产碳纤维/QY9611复合材料固定吸湿量下的湿热性能。通过71℃水浸方法测得该型复合材料的饱和吸湿率仅为0.73%左右,选取吸湿率0.2%、0.4%、0.6%和饱和吸湿作为试验的固定吸湿量。每个固定吸湿量分别在室温和高温150℃环境下进行弯曲性能试验和层间剪切性能试验。并在Q800型动态力学热分析仪上进行动态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复合材料的吸湿量持续增加,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呈下降趋势;碳纤维/QY9611复合材料在干态150℃下弯曲性能和层间剪切性能保持率在70%以上;碳纤维/QY9611复合材料在湿态150℃下弯曲性能和层间剪切性能保持率在50%以上;吸湿后其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下降缓慢,极限使用温度可达132℃。
回丽张旭许良王勇刚
关键词: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动态力学分析
湿热环境对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弯曲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6
2016年
采用不同温度下的三点弯曲测试方法,研究了湿热环境对机织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吸湿前后弯曲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复合材料的吸湿量、断口形貌、动态力学性能及其加载曲线。结果表明:机织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吸湿率较低,其饱和吸湿率仅为0.88%左右。湿热对复合材料弯曲强度的影响要大于对弯曲模量的影响。干态试样的断裂形式都为脆性断裂,湿态试样只有在高温下未发生断裂。吸湿后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DMA T_g)为125℃,比干态时下降了16℃。在弯曲变形的前期,载荷和位移曲线都成线性变化,干态试样在载荷达到峰值之前会出现小的波动。湿态试样的后期会有明显的弯折或塑变,而且随着温度的升高这种现象越明显。
马少华王勇刚回丽许良
关键词:湿热环境断口形貌动态力学性能
不同湿热条件下碳纤维/QY9611复合材料湿热性能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研究国产碳纤维/QY9611复合材料在3种不同湿热环境(水煮、70℃水浸、70℃下85%相对湿度)下的吸湿规律;考察不同湿热条件对复合材料层间剪切性能的影响规律;在3种不同湿热环境下对复合材料进行定量吸湿,并测试定量吸湿下复合材料常温的层间剪切性能。结果表明:湿热环境越恶劣,平衡吸湿量越大,吸湿速率越快;3种湿热环境的吸湿过程中材料并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碳纤维/QY9611复合材料在湿态23℃和150℃层间剪切性能保持率分别在88%和70%以上;碳纤维/QY9611复合材料吸湿后层间剪切性能主要由吸湿率决定,不同湿热条件相同吸湿率下层间剪切性能的下降幅度基本相同。
回丽张旭许良王勇刚
关键词:复合材料湿热环境红外分析
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湿热老化后的力学性能被引量:6
2016年
将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在温度为71℃、相对湿度为85%的环境下吸湿至平衡后研究了它的吸湿行为,然后分别在室温和71,93,116,132℃下进行了弯曲性能、纵横剪切性能、动态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了该复合材料湿热老化后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吸湿率较低,其饱和吸湿率仅为0.91%左右;湿热老化后,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保持率在50%以上,弯曲模量保持率在80%以上,纵横剪切强度保持率在55%以上,其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95℃,极限耐热温度可达到132℃;该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耐湿热老化能力。
回丽张旭许磊王勇刚
关键词:湿热环境力学性能
湿热环境下复合材料层板压缩性能研究
2016年
采用压缩试验方法研究了湿热环境对机织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压缩性能的影响。对干态、湿态复合材料层板进行了不同温度下的压缩试验。分析了该复合材料的吸湿特性、不同湿热环境下的压缩性能及破坏模式。吸湿试验结果表明:机织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的平衡吸湿率在0.88%左右。吸湿后试样表面变的较为光滑,存在一些树脂破坏,有少量纤维拔出;并发生了界面破坏。压缩试验结果表明:湿热环境对该复合材料压缩性能的影响较为显著,湿热会降低由基体性能主导的压缩强度,130℃下湿态试样的压缩强度保持率约为65%。纤维与基体的结合强度对压缩破坏模式有重要的影响,湿热条件下由于纤维与基体的结合强度降低,侧面断口出现分层破坏现象。
回丽王勇刚马少华费昺强
关键词:湿热环境吸湿特性破坏模式
腐蚀预损伤与盐水环境对7XXX铝合金疲劳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研究了腐蚀预损伤和盐水腐蚀环境对7XXX铝合金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腐蚀预损伤和盐水环境对7XXX铝合金疲劳性能的影响较为显著。在试验室空气环境和盐水环境下预腐蚀48 h,试样的疲劳极限比未腐蚀试样的疲劳极限分别下降了2.5%和6.4%。对于未腐蚀试样和预腐蚀48 h试样,盐水环境下的疲劳极限比试验室空气环境下的疲劳极限分别下降了19.2%和22.4%。
周松王勇刚回丽刘思奇
关键词:铝合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