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宗峰

作品数:10 被引量:87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经济管理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黄土丘陵
  • 5篇丘陵
  • 5篇丘陵沟壑区
  • 5篇黄土丘陵沟壑...
  • 5篇沟壑
  • 3篇土地利用
  • 2篇新增耕地
  • 2篇油菜
  • 2篇水土
  • 2篇水土环境
  • 2篇饲料
  • 2篇饲料油菜
  • 2篇土壤
  • 2篇农业
  • 2篇农业生产
  • 2篇乡村
  • 2篇流域
  • 2篇耕地
  • 2篇沟道
  • 2篇城乡

机构

  • 10篇中国科学院
  • 4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重庆大学
  • 2篇信阳师范学院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北京市社会科...

作者

  • 10篇陈宗峰
  • 9篇李裕瑞
  • 6篇刘彦随
  • 4篇曹智
  • 2篇王永生
  • 1篇王婧

传媒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农业现代化研...
  • 1篇中国农业资源...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农业工程技术
  • 1篇2015’全...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黄土丘陵沟壑区沟道农业生产功能空间演变特征及其启示被引量:6
2021年
基于5期遥感影像和实地调研数据,定量分析黄土高原延安碾庄流域1985-2018年乡村转型发展进程中农业生产功能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沟道农业生产功能定量诊断体系和监测模型可有效识别沟道农业生产功能空间格局以及经济社会与资源生态多重导向的多元演化路径。2)研究区沟道农业功能空间由传统向现代生产主导功能转向,2012年为沟道生产功能转型拐点。沟道传统农业生产功能特征为“小幅扩增-相对平稳-急剧缩减”,沟道现代农业生产功能演变则呈现“相对平稳-小幅扩增-急剧增加”的阶段特征,且功能多样性不断增加。3)整体上沟道传统农业生产功能空间范围和强度值呈减少趋势,现代沟道农业生产为主的功能空间不断扩张,主导方向发生转变;局部微观上传统农业生产功能以流域城镇所在地为中心呈同心带状缩减。4)新时期黄土丘陵沟壑区沟道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目标在于推进“四转”,全面构建“三循环”模式,推进形成黄土高原产业内循环及其与黄河流域双循环互促共进发展的新格局,深入探究优化农业生产方式和创新经营管理模式的新动能、新途径。研究结果提供了黄土高原典型流域农业功能转型微观案例,对区域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及乡村转型高质量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璩路路王永生李裕瑞陈宗峰陈宗峰
关键词:土地利用黄土丘陵沟壑区
山东省城镇化发展协调度空间分析
在构建城镇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熵值法、综合评分法、变异系数分析法等方法,对山东省城镇化发展协调度进行评价及其空间格局分析。结果表明:2010年,山东省城镇化子系统差异呈现出经济子系统>人口子系统>社会子系统>生...
陈宗峰刘彦随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乡发展
黄土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分布格局特征与类型被引量:49
2017年
为了进一步深化乡村聚落微观研究,为新时期新农村建设提供基础支撑,该文利用延安市宝塔区2015年Google earth遥感影像,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模型与格网分析法,定量分析了延安市宝塔区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异特征,并基于多维组合特征划分了乡村聚落类型。结果表明:1)乡村聚落空间整体上呈集聚分布模式,且分布密度北高南低,密度大于5个/km2的聚落斑块,主要在桥沟镇和川口乡以北;聚落规模存在高值集聚特征,空间分布呈"Y"型结构;乡村聚落分布随高程、坡度变化呈正态分布,且81.42%的乡村聚落斑块最临近道路距离小于500 m,59.7%的乡村聚落斑块耕作半径为700~800 m;聚落形状指数受不同等级道路影响较大,高值区主要沿国道和省道分布,低值区主要分布在三、四级油路和砂石路。2)蟠龙川样带内聚落格局特征受地形与耕地资源影响较大,210国道沿线聚落格局受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较大。3)基于多维特征组合矩阵将乡村聚落布局划分为9类,小规模-劣势区-集中分布和小规模-劣势区-离散分布是主要问题区。乡村聚落优化应立足于不同类型、因地制宜、分区推进,主要问题区实施优先整治战略,保障生态安全。
陈宗峰李裕瑞刘彦随
关键词:土地利用乡村聚落生态安全黄土丘陵沟壑区
基于POI数据挖掘的北京市农家乐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6
2022年
农家乐是新时期乡村发展的新业态,其空间分布影响区域旅游和乡村发展格局。已有研究主要基于传统调查或统计数据开展,随着互联网电子地图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发展,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数据为农家乐空间分布研究提供了新的数据支撑。基于POI抓取技术获得北京市农家乐空间分布数据,运用加权几何平均算法和多维组合特征对北京市农家乐发展模式进行类型划分,探讨不同类型农家乐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家乐可分为8种类型,包括资源主导型、交通主导型、市场主导型、资源—交通主导型、资源—市场主导型、交通—市场主导型、强综合型和弱综合型,不同类型农家乐的空间分布格局差异显著。资源主导型、资源—交通主导型和弱综合型农家乐呈离散状分布,且主要位于生态涵养区,交通主导型农家乐具有明显的条带状分布特征,市场主导型、资源—市场主导型和交通—市场主导型农家乐呈环状分布,主要位于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强综合型农家乐主导分布在城市功能扩展区。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交通通达度等社会经济因素对农家乐空间分布的解释度均在0.1以上且高于自然地理因素的解释度;生态涵养区农家乐以资源主导型、交通主导型和弱综合型农家乐为主,占比达到89.89%。为此,文本从全域旅游理念出发,提出空间转型、产业转型和管理转型发展策略,以期为区域乡村旅游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王婧李裕瑞陈宗峰
关键词:农家乐影响因素乡村旅游
一种在黄土高原地区进行饲料油菜种植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黄土高原地区进行饲料油菜种植的方法。本发明的土体营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取第一预定量的马兰黄土;步骤(2)、将所述马兰黄土平铺在目标区域形成马兰黄土底层;步骤(3)、取第二预订量的离石黄土;步骤(...
刘彦随李裕瑞陈宗峰冯巍仑曹智
文献传递
一种提升黄土丘陵区新增耕地玉米产量的客土改良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提升黄土丘陵区治沟造地新增耕地玉米产量的客土改良方法,其步骤包括:(1)、选取黄土丘陵区治沟造地新增耕地田块的目标区域作为改良地块,并确定所选改良地块面积S;(2)、根据所选改良地块的面积取预定量的晚更新世...
刘彦随李裕瑞冯巍仑陈宗峰曹智
文献传递
黄土丘陵沟壑区沟道农业生产功能空间演变特征及其启示
2023年
基于5期遥感影像和实地调研数据,定量分析黄土高原延安碾庄流域1985-2018年乡村转型发展进程中农业生产功能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沟道农业生产功能定量诊断体系和监测模型可有效识别沟道农业生产功能空间格局以及经济社会与资源生态多重导向的多元演化路径。2)研究区沟道农业功能空间由传统向现代生产主导功能转向,2012年为沟道生产功能转型拐点。沟道传统农业生产功能特征为“小幅扩增-相对平稳-急剧缩减”,沟道现代农业生产功能演变则呈现“相对平稳-小幅扩增-急剧增加”的阶段特征,且功能多样性不断增加。3)整体上沟道传统农业生产功能空间范围和强度值呈减少趋势,现代沟道农业生产为主的功能空间不断扩张,主导方向发生转变;局部微观上传统农业生产功能以流域城镇所在地为中心呈同心带状缩减。4)新时期黄土丘陵沟壑区沟道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目标在于推进“四转”,全面构建“三循环”模式,推进形成黄土高原产业内循环及其与黄河流域双循环互促共进发展的新格局,深入探究优化农业生产方式和创新经营管理模式的新动能、新途径。研究结果提供了黄土高原典型流域农业功能转型微观案例,对区域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及乡村转型高质量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璩路路王永生李裕瑞陈宗峰陈宗峰
关键词:土地利用黄土丘陵沟壑区
黄土丘陵沟壑区饲料油菜种植试验及其产业化前景——以延安治沟造地典型项目区为例被引量:20
2017年
沟道土地整治后,如何实现土地的持续、高效利用成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面临的突出问题,其关键在于如何充分发挥农牧交错区的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种养结合的农业生产模式。依托延安市宝塔区羊圈沟和顾屯沟实验基地,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黄土丘陵沟壑区沟道土地整治后种植饲料油菜的技术要点,并探讨了基于饲料油菜种植构建新型农业生产模式的思路。结果表明:1)延安地区具备种植春季饲料油菜的自然生态适宜性,春播饲料油菜播种量以3.9~5.1 kg/hm^2为宜,苗期密度宜控制在22.5万株/hm^2左右;2)饲料油菜种植需要一定的田间管理,做到施足底肥,适当追肥,间苗遵循"五去五留"原则,4~5片真叶期定苗并适当追肥浇水;3)根据油菜多功能性,黄土丘陵区可发展饲用、菜用+饲用、菜用+观光+油料等多种产品组合模式,科学推广油菜种植可以促进集"种植+养殖+加工+观光"等于一体的多功能农业发展。
刘彦随陈宗峰李裕瑞冯巍仑曹智
关键词:饲料油菜栽培技术
提高新增耕地土壤持水能力的土体营造方法及种植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提高新增耕地土壤持水能力的土体营造方法及种植方法。本发明的土体营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取第一预定量的马兰黄土;步骤(2)、将所述马兰黄土平铺在目标区域形成马兰黄土底层;步骤(3)、取第二预订量的离石黄土...
刘彦随李裕瑞陈宗峰冯巍仑曹智
文献传递
黄土丘陵沟壑区城乡协调发展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受区域条件和城乡二元体制的制约,黄土丘陵沟壑区城乡发展滞后。新时期,亟待厘清区域城乡关系现状,为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依据。[方法]文章以黄土丘陵沟壑区57个区县为研究对象,分别构建县域城镇化和乡村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模型探讨2000—2015年区域城乡发展的协调状况,结合相关分析探析"城"和"乡"对城乡协调发展的影响。[结果](1)区域城乡发展失衡,"城进村衰"问题加重。乡村人口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资源系统虽略有发展,但环境系统有一定程度衰退,而城镇化水平在各方面均取得较大发展。(2)区域城乡互动关系已趋稳定,城乡耦合模式以"中—中—高"、"中—低—高"为主。城乡发展协调水平总体较低,以勉强协调、初级协调为主。2000—2015年,区域城乡发展协调度空间差异明显缩小。(3)城镇化对区域城乡协调发展起主导作用,而乡村的作用较弱。[结论]乡村发展滞后是制约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的主要原因,发挥乡村资源优势、加强乡村环境治理、激发乡村内生动力将有助于提高乡村发展水平、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该研究有助于理解区域城乡关系现状,为区域协调发展和乡村振兴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黄云鑫李琳娜李裕瑞陈宗峰
关键词:城乡关系城镇化乡村地区黄土丘陵沟壑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