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牟洁

作品数:3 被引量:23H指数:2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乳腺
  • 2篇乳腺癌
  • 2篇乳腺癌术
  • 2篇术后
  • 2篇腺癌
  • 1篇孕激素
  • 1篇诊治
  • 1篇乳腺癌术后
  • 1篇乳腺癌术后上...
  • 1篇乳腺癌术前
  • 1篇乳腺肿
  • 1篇乳腺肿瘤
  • 1篇上肢
  • 1篇上肢淋巴水肿
  • 1篇术后胃
  • 1篇术后胃瘫
  • 1篇术后胃瘫综合...
  • 1篇术前
  • 1篇水肿
  • 1篇皮下

机构

  • 3篇山东大学
  • 1篇山东省肿瘤医...
  • 1篇山东省疾病预...
  • 1篇日照港务局

作者

  • 3篇牟洁
  • 2篇高海东
  • 2篇王燕燕
  • 2篇王崇杰
  • 2篇马榕
  • 2篇张凯
  • 1篇朱松颖
  • 1篇吕翠霞
  • 1篇王建丽
  • 1篇刘文君
  • 1篇步玉兰
  • 1篇刘执玉
  • 1篇张庆慧

传媒

  • 2篇中国现代普通...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术后胃瘫综合征的诊治
术后胃瘫综合征(PGS)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近年来,其发生率有上升趋势。其确切病因和发生机制尚不清楚。可能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还需要作进一步的研究。对PGS的治疗尽管方法多,但疗效均不十分满意。因此,对PGS的发病...
赵同刚牟洁刘凤军
乳腺癌术前核芯针穿刺检测ER、PR、C-erbB-2、Ki-67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5
2011年
目的:探讨术前核芯针穿刺活检(CNB)免疫组织化学检测ER、PR、C-erbB-2、Ki-67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5例乳腺癌患者术中局部切除肿瘤后,送快速病理前,在手术室中采用巴德枪对肿瘤进行核芯针穿刺取材,模拟术前乳腺癌CNB,取得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后,与术后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35例乳腺癌患者CNB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与手术切除组织的检测结果对比发现,PR、C-erbB-2和Ki-67表达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ER表达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NB组织表达的染色强度(数值)整体强于手术切除组织的检测结果(P<0.05),但在定性诊断上两种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par值=0.8135)。结论:CNB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不仅可以准确反映乳腺癌肿瘤ER、PR、CerbB-2和Ki-67的定性表达,而且能准确反映乳腺癌PR、C-erbB-2和Ki-67的表达强度。但是,术前CNB标本ER表达强度整体强于术后切除标本,提示采用术前CNB标本检测ER和手术切除标本检测ER对比的方法评价术前化疗、内分泌治疗对乳腺癌ER表达的影响时,应考虑两者之间原本可能存在的差异。
王崇杰王建丽牟洁王燕燕张凯高海东吕翠霞刘文君张庆慧马榕
关键词:孕激素CERBB-2KI67
口腔负压吸引预防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和皮下积液30例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探讨口腔负压吸引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和皮下积液的影响和治疗作用。方法:对3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口腔负压吸引治疗,比较与对照组患者上肢淋巴水肿和皮下积液的发生情况及完全拔除引流管的时间。结果:实验组3例患者术后发生上肢淋巴水肿,对照组10例术后发生上肢淋巴水肿(χ2=4.812,P<0.05);实验组患者较早完全拔除引流管(χ2=16.530,P<0.05),皮下积液发生率未增加(χ2=1.298,P>0.05)。结论:口腔负压吸引可以显著降低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并缩短持续皮下负压引流的时间,同时不增加皮下积液的发生率,为临床预防和治疗乳腺癌术后近期的上肢淋巴水肿和皮下积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牟洁王崇杰王燕燕张凯高海东步玉兰朱松颖刘执玉马榕
关键词:乳腺肿瘤淋巴水肿皮下积液口腔负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