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东
- 作品数:4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齐齐哈尔大学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TPACK框架下高校教师翻转课堂教学能力培养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为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基于TPACK框架下的高校教师翻转课堂教学能力培养展开研究。从TPACK理念出发,以翻转课堂为例,分析了高校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缺乏明晰的教学思路,部分教师信息技术处理能力较弱,对知识点的研究不够深入。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基于TPACK框架下的高校教师翻转课堂教学能力培养策略,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提高信息技术处理能力,树立不断学习的观念,建立互动交流平台。基于TPACK框架下的高校教师翻转课堂教学能力培养,能够建立教学相长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而提升教学效果。
- 李洪影马丽伟王向东
- 关键词:教学能力
- 河西走廊西端灌丛沙丘发育过程及其对沙漠化的指示意义被引量:3
- 2017年
- 在风沙活动强烈的荒漠地区开展环境变化研究常缺乏符合要求的地质测年材料。灌丛沙丘是干旱区发育的一种特殊生物地貌类型,具有计年和储存环境信息的功能,可以用来重建沙丘的发育过程和过去的环境变化。以河西走廊西端花海盆地发育的灌丛沙丘沉积剖面为研究对象,基于AMS14 C年代学及沉积物粒度、碳酸盐含量、地球化学元素等代用指标的分析,与文献记载、沙漠化监测数据和近几十年的器测气象资料对比分析,试图揭示区域灌丛沙丘的发育过程及其环境指示意义。结果表明:花海盆地灌丛沙丘的发育时间已超过800年;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至70年代早期人类活动的干扰曾使灌丛沙丘的堆积过程中断,但丰富的物源随后又促使灌丛沙丘再次快速发育。沙丘物源曾发生过剧烈的变化,使得灌丛沙丘沉积物中的粗颗粒组分和中值粒径并不适于作为环境代用指标重建区域的风沙环境变化,而细颗粒组分(<63μm和<10μm)和碳酸盐含量的变化,则揭示了研究区在20世纪70—80年代(沙丘高度300~420cm)时获得了丰富的物质来源。灌丛沙丘沉积物中的Zr/Rb比值,能够作为良好的环境代用指标指示1970—1988年(沙丘高度300~420cm)区域处在风沙活动较强烈的环境;近几十年花海盆地土地沙漠化明显,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灌丛沙丘可以作为有较高可信度的地质记录载体,在河西走廊西端重建较长时间尺度的、高分辨率的区域气候环境演变历史。
- 郎丽丽王训明朱秉启王向东花婷王广涛李晖张彩霞
- 关键词:河西走廊风沙活动沙漠化
- “对分课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被引量:11
- 2020年
- 指出了普通高校"对分模式"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对分课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主要体现在能够创新教学模式,使学习形式多样化,使考试形式多元化。教师应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来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微课、慕课(MOOCS)、有道精品课、网易精品课等多种渠道来获取教学资源。可以在课前将教学的重难点内容以视频的形式供学生进行浏览观看,让学生可以在课前对教学内容有一个初步了解。对于学生的考量与测评应该是综合、全面的,要考虑到学生的平时表现、进步空间、实践表现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 李洪影马丽伟王向东
- 关键词:教学模式课堂教学
- 高中地理翻转课堂微课教学与研究被引量:5
- 2020年
- 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迅速普及,人们对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使用率愈来愈高。以教育教学为例,教师们借鉴了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了微课、慕课、精品课等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丰富学生的头脑,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以翻转课堂微课教学在高中地理课堂为例,深入剖析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与创新。
- 马丽伟王向东李洪影
- 关键词:高中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