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宁 作品数:4 被引量:43 H指数:3 供职机构: 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 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环境科学与工程 政治法律 更多>>
公路与铁路交通碳排放影响因素 被引量:24 2017年 为了探究公路与铁路交通CO_2排放的影响因素及其贡献率,该文建立了基于贡献率的残值分配Laspeyres指数分解方法(contribution-based residual distribution Laspeyres index,CRDLI),并选取了中国和其他6个国家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公路与铁路CO_2排放的二次分解模型。研究发现:周转量是影响各国公路与铁路CO_2排放的重要因素,1991—2010年,中国、澳大利亚、德国、日本、印度、英国和美国换算周转量引起的CO_2排放量变化分别为4.02、0.65、0.60、-0.12、2.33、0.24和4.84亿t;能耗强度和能源结构的改善是实现减缓CO_2排放增长或减少CO_2排放的重要途径;人均GDP的增长是推动公路与铁路周转量增长的最主要原因,降低周转量强度是减缓周转量上升进而减少CO_2排放的重要途径。为了实现中国交通部门的低碳发展,需要发掘技术节能潜力、调整运输结构、有效管理运输需求。 张宏钧 王利宁 陈文颖关键词:碳排放 低碳交通 公路交通 铁路交通 全球2℃温升目标下各国碳配额的不确定性分析 被引量:8 2015年 鉴于全球温升目标到各国减排承诺转换过程中面临的各种不确定性,本文以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中2℃温升目标对应的排放空间为基础,探讨了不同排放路径、基准情景、分配方案及方案关键参数的选择对各国碳配额的影响。研究得出:较发展中国家,分配方案的不同会给发达国家碳配额带来更大不确定性,且当前排放水平与全球平均值差异越大的国家,不确定性越大;分配方案中关键参数的不同也会对结果有一定影响,如趋同类方案中的趋同时间、历史责任方案的累积起始年和逐步参与方案的参与阈值等,且累计起始年越早、参与阈值越高对发展中国家越为有利;全球允许碳排放空间对各国碳配额有较大影响,发达国家的碳配额(多方案的均值)呈现随全球排放空间增大,增幅更大的特征,而发展中国家的此变化趋势则相反;除部分有参与阈值的方案外,基准情景引起的不确定性相对较小。尽管存在各种不确定性,但可以确定的是在全球2℃温升目标下,各国未来的碳配额是非常有限的,我国也不例外,故我们应着眼未来、长远规划,同时当前应做好低碳能源布局,为应对气候变化夯实基础。 王利宁 陈文颖关键词:气候变化 不确定性 国家自主决定贡献的减排力度评价 被引量:11 2018年 基于气候变化综合模型——全球变化评价模型(GCAM-TU),分析了2030年各国家/地区减排承诺下能源相关CO_2的全球排放路径与不同可能性下2℃温升目标对应的最优排放路径的差距。研究发现,当前减排承诺下的全球排放路径与最优路径仍存在一定差距,各国家/地区需加大2030年后的减排承诺力度。进一步分析了主要国家/地区在各自减排承诺下的碳强度下降率、减排成本和人均碳排放,得出中国在全球减排进程中的努力和贡献是巨大的,而南非、日本等国承诺力度不足。为实现自主决定贡献,中国终端能源消耗将较参考情景有所下降,能源结构将进一步优化。 王利宁 杨雷 陈文颖 陈文颖 张成龙 尹硕关键词:气候变化 不同分配方案下各国碳排放额及公平性评价 被引量:2 2015年 基于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决策者摘要给出的实现控制2℃温升目标不同可能性下的累计碳排放总量,该文计算比较了代表性分配方案下各主要国家和地区2010—2100年的分配额,并基于此用人均累计排放构建的Theil指数评价了各方案的公平性。结果表明:各国分配额随全球允许排放总量的增加均将有所增大,但不同分配方案赋予各国分配额的增长比例不同;且在给定的允许排放总量下,分配方案参数的变化也会对各国排放额有一定影响。对于各方案的公平性而言,考虑历史责任的方案能有效减少全球排放的不公平性;考虑能力的方案有助于减少附件I和非附件I这2组间已存在的排放不公平性。 王利宁 陈文颖关键词:气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