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蕾 作品数:7 被引量:42 H指数:4 供职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基于动态肌电图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治和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腰背部肌肉活动的动态肌电特征及相关因素,阐明动态肌电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诊治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自2014年9月至2021年3月,采用表面肌电图遥测仪检测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男14例,女26例;年龄20~61(40.68±10.56)岁;病程1~120(17.75±27.56)个月。另外招募12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男2例,女10例;年龄24~53(36.50±10.30)岁。对所有受试者进行静止站立、躯干屈伸过程中的近胸段竖脊肌、腰段竖脊肌、多裂肌的动态肌电测试。比较两组受试者肌电活动数据(肌电振幅、中位频率、原始肌电图形),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一般资料与肌电活动数据的相关性。结果:静止站立时,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组受试者右侧及左侧近胸段竖脊肌肌电振幅值较对照组增大(P<0.05)。躯干屈伸时,LDH组受试者右侧及左侧近胸段竖脊肌、腰段竖脊肌、多裂肌肌电振幅均较对照组增大(P<0.05);躯干屈伸时,LDH组受试者右侧及左侧近胸段竖脊肌、腰段竖脊肌、多裂肌中位频率均较对照组增大(P<0.05);躯干屈伸时,LDH组受试者的原始肌电图形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不同,LDH组受试者的躯干最大限度屈曲维持过程中所测腰背肌肉的肌电活动存在高水平,原始信号中应该规律出现的肌电静止信号不能分辨;躯干屈伸时,LDH组受试者的性别、年龄、体重、身高分别与双侧近胸段、腰段竖脊肌和双侧多裂肌的肌电振幅、中位频率无相关性(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背部肌肉存在不同于正常人的特征性表面肌电改变,这些特征更能客观地反映患者的肌肉情况,可以成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价的有效指标。由此可见,表面肌电图不单是一种检测手段,其可被考虑在LDH的常规诊疗计划之内来指导临床工作。 黄萍 卢玄 郭蕾 徐醒 沈峥嵘 陈博关键词:椎间盘移位 腰椎 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置换术后足底压力研究 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了解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置换术后足底压力分布情况。方法:运用比利时footscan足底压力测试系统对33例双膝骨关节炎单膝关节置换患者平常自然行走时的足底压力进行测试,观察受试者足底区域压力峰值、冲量、最大压力峰值出现的时间、单足支撑期参数。结果:膝关节置换侧足底第2、3、4跖骨区以及中足、足跟内外侧、全足底的平均压力峰值和平均冲量均高于未置换侧,两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5);膝关节置换侧足底第1、2、3、4、5跖骨区和中足的最大压力峰值出现时间均长于未置换侧,两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5);膝关节置换侧开始着地阶段时间、整足接触阶段时间、单足支撑期总时间均长于未置换侧,两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置换侧足底压力参数较未置换侧有明显改变,置换侧膝关节的运动能力显著增强。运用足底压力分析对膝关节置换患者进行功能量化评价,可以更准确地了解膝关节的生物力学变化,进而探索最佳治疗手段和置换后的康复方法。 黄萍 钱念东 齐进 陈博 刘志宏 郭蕾关键词:膝关节置换 足底压力 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三维运动解析 被引量:21 2020年 背景膝骨关节炎(KOA)患者发生膝关节变形、活动受限、步态异常等改变,预示KOA是与运动学、动力学等生物力学因素关系密切的一种疾病。而目前临床上缺乏对这些运动学、动力学指标的客观定量评定指标。目的应用VICON三维运动捕捉系统解析KOA患者的病情,为临床医生治疗、康复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新的重要参考依据。方法2010年10月-2017年6月,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门诊及住院的双KOA患者10例作为KOA组,另外招募无膝关节疼痛的健康中老年人1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英国VICON三维运动捕捉系统对两组受试者进行行走测试,并分析受试者的步行情况和膝关节的生物力学(运动学、动力学)特征。结果与正常人比较,KOA患者存在明显的步态和生物力学特征:步频、跛行指数、步长、步幅、步速均缩短,双足支撑期、单足支撑期、一步时间、步行周期均延长(P<0.05);膝关节屈曲角峰值,冠状面最初角度,矢状面、冠状面、水平面膝关节最大活动范围均减小(P<0.05);膝关节角速度、膝关节角加速度峰值和平均值均减小(P<0.05);膝关节伸展力矩峰值减小(P<0.05);Y轴和Z轴方向地板反作用力峰值减小(P<0.05)。结论KOA患者关节内及其周围生物力学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同时下肢运动出现了异常。而采用VICON运动捕捉系统对KOA患者和正常人进行三维步态分析,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膝关节运动学和动力学等指标,为KOA诊断、治疗及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黄萍 王怡 陈博 郭蕾 刘志宏 齐进 邓廉夫关键词:骨关节炎 膝骨关节炎 步态分析 运动学 Vicon运动捕捉系统对单侧膝关节置换术后双侧膝关节生物力学的评价 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双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单侧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生物力学情况。方法应用Vicon运动捕捉系统采集30例双侧膝关节骨关节炎单侧膝关节置换术后行走数据,比较手术侧与非手术侧膝关节生物力学差异。结果手术侧与非手术侧膝关节生物力学存在明显差异。手术侧矢状面膝关节最大屈曲度、最大伸展度及最大活动范围较未手术侧增大(P<0.05);手术侧冠状面膝关节最大内翻度较未手术侧减小(P<0.05),手术侧冠状面膝关节最大外翻度较未手术侧增大(P<0.05);手术侧膝关节角速度和角加速度较未手术侧增快(P<0.05);手术侧膝关节屈曲力矩峰值较未手术侧增大(P<0.05),手术侧膝关节伸展力矩峰值较未手术侧减小(P<0.05);手术侧膝关节前后方向和垂直方向受力较未手术侧增大(P<0.05),手术侧膝关节左右方向受力较未手术侧减小(P<0.05)。结论采用Vicon运动捕捉系统对单侧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双侧膝关节生物力学评价可以准确地判断手术疗效和预测非手术侧手术时机。 钟慧敏 李斌 陈博 刘志宏 郭蕾 黄萍关键词:膝关节置换 骨关节炎 生物力学 步态分析 成骨细胞HIF-1a/IL-33信号通路调控破骨细胞micro-34a表达在骨改建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本实验拟通过研究VHL基因条件性敲除小鼠骨量增加的原因,深入探讨成骨细胞HIF-α/IL-33信号通路调控破骨细胞生成在骨改建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6周龄、雄性FVB/N品系小鼠,分为成骨细胞VHL基因正常... 康辉 郭蕾 燕宇飞 杨凯 郭常军 陈皓 齐进 钱念东 李长伟 邓廉夫关键词:白介素-33 骨髓微环境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12/15-脂氧合酶抑制剂黄芩素对软骨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12/15-脂氧合酶抑制剂黄芩素(Baicalein)对硝普钠(SNP)诱导的软骨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取8周雄性SD大鼠膝关节软骨,采用Ⅱ型胶原酶消化法提取软骨细胞并体外培养。设置对照组、SNP凋亡组和Baicalein给药组,以0.5 m M SNP作用24小时诱导软骨细胞凋亡,以5 M,25 M,50 M,100 M不同浓度的Baicalein作用细胞,确定最适浓度,对照组仅加入同体积溶剂(蒸馏水)。CCK8法检测药物对细胞毒性;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免疫荧光观测凋亡诱导因子(AIF)在软骨细胞中的定位。结果 Baicalein在各浓度下对软骨细胞无明显毒性,与对照组相比,凋亡组软骨细胞活性明显下降(<0.01),与凋亡组相比,给药组细胞活性浓度依赖性地升高(<0.01);流式检测显示对照组软骨细胞早期凋亡率3.16%,凋亡组27.8%,100 M Baicalein给药组14.1%;免疫荧光检测显示,凋亡组AIF出现核内移位,100 M Baicalein给药组AIF核移位受到抑制。结论 Baicalein通过抑制12/15-脂氧合酶活性,进而抑制AIF从线粒体中的释放及核转位,发挥抗软骨细胞凋亡作用。 陈恺哲 燕宇飞 袁俊 郭蕾 何川关键词:脂氧合酶抑制剂 软骨细胞 细胞凋亡 雷奈酸锶改善成骨不全症模型oim小鼠代谢失衡的双向机制 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雷奈酸锶对成骨不全症(OI)模型oim小鼠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双重作用。方法取1周龄OI模型纯合子oim/oim小鼠及野生型(wt/wt)小鼠的颅骨,采用Ⅰ型胶原酶通过连续消化法获取成骨细胞;取5~7周龄oim/oim小鼠和wt/wt小鼠的长骨,获取骨髓单核细胞诱导分化成破骨细胞。给予不同浓度(1、10 mmol/L)的雷奈酸锶进行干预,采用实时定量PCR(qRT-PCR)及蛋白质印迹法分别在mRNA及蛋白水平检测成骨细胞分化相关基因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碱性磷酸酶(ALP)、骨钙蛋白(OCN),破骨细胞分化相关基因降钙素受体(Calcr)、抗酒石酸磷酸酶(Trap)、组织蛋白酶K(CTSK),以及破骨分化相关转录因子c-fos、活化T细胞核因子c1(NFATc1)的表达;采用ALP染色及茜素红S染色观察成骨分化及矿化情况;采用Trap染色及骨片陷窝实验评估破骨细胞形成数量及骨吸收活性;采用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比色法检测雷奈酸锶对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 qRT-PCR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雷奈酸锶在mRNA及蛋白水平均可促进oim/oim小鼠成骨细胞分化相关基因(Runx2、ALP、OCN)的表达增加,同时抑制破骨细胞分化相关基因及转录因子(Calcr、Trap、CTSK、c-fos、NFATc1)的表达(P均<0.05),且随浓度增加作用增强。ALP染色及茜素红S染色结果显示,雷奈酸锶可促进oim/oim小鼠成骨细胞分化及矿化(P均<0.05)。Trap染色及骨片陷窝实验结果显示,雷奈酸锶可降低oim/oim小鼠破骨细胞形成数量和破骨细胞骨吸收活性(P均<0.05)。MTT结果显示,1 mmol/L、10 mmol/L雷奈酸锶对oim/oim小鼠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无细胞毒性。结论雷奈酸锶可有效改善OI模型oim小鼠的骨代谢失衡,其机制可能是促进成骨细胞分化及矿化,同时抑制破骨细胞的形成及骨吸收活性。 孙斌 徐增 吴卉乔 郭蕾 张颖 石长贵 袁文关键词:雷奈酸锶 成骨不全症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