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鹏

作品数:3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化学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篇镀镍
  • 1篇镀速
  • 1篇氧化锆
  • 1篇氧化锆陶瓷
  • 1篇再结晶
  • 1篇陶瓷
  • 1篇铜合金
  • 1篇屈服强度
  • 1篇磷含量
  • 1篇铝合金
  • 1篇络合剂
  • 1篇晶粒
  • 1篇晶粒尺寸
  • 1篇冷却方式
  • 1篇化学镀
  • 1篇化学镀镍
  • 1篇挤压比
  • 1篇合金
  • 1篇红硬性
  • 1篇高速钢

机构

  • 3篇中南大学
  • 1篇金杯电工股份...

作者

  • 3篇杨伏良
  • 3篇刘鹏
  • 2篇黄珂
  • 2篇郭磊
  • 2篇马凯
  • 1篇柳公器

传媒

  • 1篇机械工程材料
  • 1篇表面技术
  • 1篇粉末冶金材料...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氧化锆陶瓷中温化学镀镍三元络合剂的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优化中温化学镀镍三元络合剂体系,得到性能优良的化学镀镍层。方法选取乳酸、冰乙酸及柠檬酸作为络合剂组分,以镀速和含磷量为考察指标,通过设计L9(34)正交实验,研究次亚磷酸钠、乳酸、冰乙酸及柠檬酸的浓度对化学镀镀速以及镀层磷含量的影响。结果综合考虑镀速和磷含量,得到的最佳三元络合剂体系为20 mL/L乳酸+15 mL/L冰乙酸+10 g/L柠檬酸,该条件下镀速为6.4 mg/h,镀层磷质量分数为8.8%。结论采用优化的络合剂体系,可以获得致密均匀、结合力良好的化学镀镍层。
刘鹏杨伏良
关键词:化学镀镀镍镀速磷含量
挤压比对热挤压成型铝铁铜合金组织与拉伸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采用热挤压成型工艺制备了Al-0.7Fe-0.2Cu-0.02B铝合金棒材,研究了挤压比对其显微组织和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在挤压变形过程中发生了动态再结晶,随着挤压比增大,再结晶晶粒细化,且分布得更加均匀;挤压变形后,铸态合金中的网状第二相Al6Fe转变为Al3Fe,随着挤压比增大,Al3Fe相逐渐细化并在晶界处聚集;随着挤压比从6增大到28,合金的抗拉强度从106.53 MPa增至122.67 MPa,屈服强度从78.88 MPa增至84.65 MPa;通过数据拟合得到挤压态合金屈服强度与平均晶粒尺寸的关系为σ0.2=63.8+77d-1/2。
黄珂郭磊杨伏良马凯刘鹏柳公器
关键词:铝合金挤压比再结晶晶粒尺寸屈服强度
淬火方式对M42高速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14年
采用不同淬火方式(沙冷,雾冷,油冷,水冷)处理M42高速钢,通过SEM、AFM、XRD及维氏硬度仪研究不同冷却速率(1~35℃/s)对该合金微观组织与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淬火冷却速率增大:冷却过程中碳化物析出减少,淬火态残余奥氏体量增加;回火马氏体尺寸从150~200 nm减少到30~60 nm,马氏体晶界上二次碳化物析出量增多且尺寸减小;淬火态合金硬度从835 HV降低至788 HV,回火时二次硬化效果更加明显,回火态合金硬度从945 HV升高至1002 HV,红硬性硬度从856 HV升高至924 HV。
马凯杨伏良黄珂郭磊刘鹏
关键词:高速钢冷却方式红硬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