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万国锋

作品数:7 被引量:55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4篇健康
  • 4篇公务
  • 4篇公务员
  • 2篇情绪
  • 2篇健康干预
  • 2篇工作状况
  • 2篇干预
  • 1篇抑郁
  • 1篇抑郁情绪
  • 1篇生活方式调查
  • 1篇体重
  • 1篇体重控制
  • 1篇情绪研究
  • 1篇自评
  • 1篇控烟
  • 1篇健康知识
  • 1篇健康自评
  • 1篇焦虑
  • 1篇焦虑情绪
  • 1篇工作压力

机构

  • 7篇北京市疾病预...
  • 6篇中国健康教育...
  • 4篇北京大学
  • 4篇中国疾病预防...
  • 3篇北京市丰台区...
  • 1篇北京市延庆县...
  • 1篇北京北亚骨科...

作者

  • 7篇赵芳红
  • 7篇万国锋
  • 4篇刘敏
  • 4篇李英华
  • 3篇李洁
  • 2篇聂雪琼
  • 2篇黄长胜
  • 1篇白婧
  • 1篇刘胜兰
  • 1篇杨超
  • 1篇陶茂萱
  • 1篇金铭

传媒

  • 5篇中国健康教育
  • 2篇中国预防医学...

年份

  • 5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北京市公务员超重、肥胖及生活方式调查被引量:25
2011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公务员的超重、肥胖及生活方式状况,为相关干预措施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调查采取普查的方式,对49家北京市机关在编的全体公务员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公务员中,超重率为37.3%,肥胖率为9.1%。超重肥胖者的总吸烟率是55.3%,其中男性吸烟率66.8%,女性吸烟率5.2%,51~60岁人群吸烟率最高;超重和肥胖者中几乎每天都饮酒的占9.6%,男性饮酒的频率高于女性,年龄较大者高于年龄较小者。在体育锻炼方面,超重和肥胖的调查者中仅有23.0%进行规律的体育锻炼,年长者进行规律锻炼的比例明显高于年轻者;公务员中超重肥胖者每天静坐6小时以上者占42.2%,女性、年龄较小者静坐时间长;其平均睡眠时间为6.8小时;25.2%的被调查者最近两周有不能排解的心理压力,年龄越小者报告最近两周有不能排解的心理压力的比例越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高频率饮酒和高频率油炸食品的摄入是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而常进行体育锻炼、新鲜水果的摄入则是保护因素。结论北京市公务员中超重、肥胖患病率较高,普遍存在着行为、饮食方面的不良习惯,应该尽快采取综合措施,开展针对性干预措施。
赵芳红刘敏万国锋李英华
关键词:超重肥胖公务员
北京市城市职业人群健康综合干预效果评价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评价职业人群健康综合干预措施的效果,为开展职业人群健康干预提供参考。方法在北京市选取6家单位3类职业人群开展为期2年的健康干预,采用《中国城市居民健康状况自评量表》,研究职业人群健康干预的效果。结果干预前共调查944人,干预后共调查916人。与干预前比,干预后3个分量表的自评症状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在生理健康分量表中,疲劳感(19.7%vs 10.5%)、疲劳缓解(59.6%vs 62.9%)、腰背痛(20.6%vs 16.2%)、心慌气短(13.3%vs 9.4%)、脱发(22.1%vs 16.9%)、胃肠不适(17.4%vs13.8%)、咽部不适(19.3%vs 14.6%)、眼睛不适(24.7%vs 15.7%)、性兴趣降低(13.8%vs 9.5%)、抵抗力下降(7.0%vs 4.8%)、嗅觉下降(7.3%vs 5.6%)和皮肤黯淡(17.0%vs 10.6%)等12项条目的自评症状显著优于干预前(P<0.05);在心理健康分量表中,记忆力减退(21.0%vs 12.3%)、感觉反应迟钝(11.0%vs7.7%)、做事犹豫不决(11.8%vs 7.5%)、做事力不从心(8.7%vs 5.3%)等4项条目的自评症状显著优于干预前(P<0.05);在社会适应分量表中,只有工作效率下降(8.4%vs 4.5%)1项条目的自评症状显著优于干预前(P<0.05)。结论干预后生理健康状况明显提升,心理健康状况有所改善,但社会适应状况改变不明显。
李洁赵芳红李英华孙思伟刘敏万国锋
关键词:健康干预
北京市城市职业人群工作性质与焦虑情绪研究
2014年
目的了解职业人群工作性质和焦虑情绪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干预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北京市公务员、科技人员、企事业人员三类职业人群开展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1 898人,其中公务员占58.3%;科技人员占22.8%;企业人员占19.0%。焦虑情绪的总检出率为18.53%,公务员检出率为18.9%,科技人员检出率为16.5%,企业人员检出率为2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感到工作强度大(OR=1.777,95%CI:1.491-2.118)、工作受上级认可程度低(OR=1.772,95%CI:1.365-2.302)、工作中获得的成就感低(OR=1.316,95%CI:1.058-1.637)、工作中能力发挥程度低(OR=1.368,95%CI:1.075-1.740)、睡眠质量差(OR=1.861,95%CI:1.506-2.299)者,焦虑检出率高;社会支持的来源越多(OR=0.726,95%CI:0.645-0.817),焦虑检出率越低。结论焦虑情绪与工作性质相关,有必要对职业人群开展有针对性地干预,提升其健康水平。
黄长胜赵芳红刘胜兰聂雪琼刘敏万国锋
关键词:工作压力焦虑情绪
北京市丰台区公务员健康状况自评与工作状况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丰台区公务员自评健康状况和工作状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了北京市丰台区6家公务员单位,并对抽中单位中18~60岁的所有在职工作人员开展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研究共调查公务人员646人,其中男性400人,占61.92%,女性246人,占37.08%。健康状况自评得分男性为(74.32±11.87)分,女性为(74.75±11.69)分;就工作状况而言,52.02%的调查对象认为工作强度较小;47.68%的调查对象非常喜欢/喜欢当前的工作;45.67%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的工作有很大/有成就感;54.49%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的工作能力能得到很好发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随着工作强度的增大(β=-3.731)、工作兴趣的减少(β=-3.032)、工作成就感的降低(β=-2.693)、工作能力发挥程度减少(β=-2.126),健康状况自评量表的得分越低(P〈0.05)。结论公务员群体健康自评得分较高,健康自评得分与工作强度、工作兴趣、工作是否有成就感、在工作中能力是否得到发挥明显关联。
李洁白婧赵芳红孙思伟万国锋
关键词:公务员健康自评工作状况
北京市城市职业人群健康相关知识和行为调查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 分析北京市职业人群的生活方式以及相关知识和行为现状,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在北京市选取了朝阳区、丰台区、西城区、东城区中的公务员单位、科研机构、企业单位,对抽中单位中的18 ~60岁的所有在职工作人员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 共调查1898人,其中公务员占58.27%,科技人员占22.76%,企业人员占18.97%.调查对象的吸烟率为22.1%;被动吸烟率为54.4%,公务员最高(57.2%),企业人员最低(P<0.05);饮酒率为65.1%,公务员最高(70.5%),企业人员最低(P<0.05).公务员每日定时进食三餐率(75.6%)、每日吃早餐率(76.8%)、锻炼率(62.3%)均高于科技人员和企业人员(P<0.05).在生活方式相关知识方面,科技人员对“被动吸烟有害健康”、“每天应摄入食盐量”、“水果是否可以代替蔬菜”和“体育锻炼原则”的知晓率均高于公务员和企业人员(P<0.05).在工作方式方面,公务员“加班频率≥1次/周”者最高,占40.4%,企业人员最低(P<0.05);而企业人员“熬夜频率≥1次/周”者最高,占42.2%,科技人员最低(P<0.05).企业人员“每天使用电脑时间3h以下”者所占比率(30.3%)和“平均每天静坐时间6h及以下”者所占比率(50.3%)高于公务员和科技人员(P<0.05).结论 3类职业人群被动吸烟率、饮酒率较高,基本健康知识不足,静坐作业方式突出,应对3类职业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健康干预,以提高其自我保健意识与技能.
李洁李英华金铭赵芳红聂雪琼万国锋
关键词:健康知识
北京市公务员抑郁情绪与工作状况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公务员人群工作压力与抑郁情绪状况,为开展公务员人群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在北京市选取了朝阳区、丰台区、西城区的公务员单位,每个区内随机抽取1-2个公务员单位,并对抽中单位所有在职工作人员开展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公务员1156人,抑郁情绪的检出率为18.2%,男性为19.6%,女性为16.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经常感到工作强度大的人群与从来没有/偶然感到工作强度大人群相比,有抑郁情绪的风险更大(OR=3.212,95%CI:2.120-4.867,P〈0.05);能发挥工作能力的人群与不能发挥工作能力的人群相比,有抑郁情绪的风险小(OR=0.384,95%CI:0.207-0.711,P〈0.05);有成就感人群较没有成就感的人群相比,有抑郁情绪的风险小(OR=0.366,95%CI:0.234-0.570,P〈0.05);有社会支持的人群比没有社会支持的人群出现抑郁情绪的风险小(OR=0.192,95%CI:0.058-0.640,P〈0.05)。结论公务员的抑郁情绪与工作状况有关,应针对公务员开展调节工作压力的心理健康教育,预防抑郁情绪的产生。
黄长胜赵芳红杨超万国锋
关键词:公务员抑郁情绪工作状况
北京市公务员以控烟和体重控制为核心的健康干预措施制定及效果评价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评价公务员人群综合健康干预措施的效果,为公务员人群健康干预措施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在北京市西城区、朝阳区、丰台区选取4家行政机关开展为期2年的健康干预,采用干预前后自身对照的方法,研究公务员人群健康干预措施的效果。结果 4家干预单位均按照干预方案的要求开展了干预活动。干预前共调查公务员588人,干预后共调查公务员568人。干预人群对于吸烟的危害(68.20%vs 87.15%)、二手烟的危害(10.03%vs 30.46%)、盐摄入量(41.50%vs 50.88%)、油摄入量(23.13%vs 39.26%)、锻炼强度(64.12%vs 73.06%)等健康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较干预前有了显著提升(P<0.05);干预人群超重肥胖的发生率、吸烟率、吸二手烟率由干预前的49.32%、30.78%和39.39%降低为干预后39.43%、24.47%和25.88%,吸烟和超重肥胖的干预效果显著(P<0.05)。在饮食方面,干预人群不按时吃饭(6.80%vs 2.82%)和从不/偶尔饮用乳制品(48.13%vs 38.03%)的比例显著下降(P<0.05)。在运动方面,干预人群的锻炼频次、参加工间操的频率以及每使用电脑1 h休息一次的比例均明显上升(P<0.05)。在睡眠方面,调查对象睡眠时间超过7 h的比例显著上升(64.79%vs 75.88%)(P<0.05),睡眠质量显著改善(P<0.05)。在预防保健方面,调查对象主动参加体检(78.74%vs 84.15%)、测血压和测血脂的比例明显升高(P<0.05)。结论干预后公务员健康知识知晓率显著上升、吸烟和超重肥胖率显著下降,表明北京市公务员人群健康干预措施是有效的,具有很好的推广意义。
赵芳红李英华陶茂萱孙思伟刘敏万国锋
关键词:公务员健康干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