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艳鸿

作品数:1 被引量:30H指数:1
供职机构: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土壤
  • 1篇土壤腐殖质
  • 1篇土壤腐殖质组...
  • 1篇配施
  • 1篇秸秆
  • 1篇胡敏酸
  • 1篇光谱
  • 1篇红外
  • 1篇红外光
  • 1篇红外光谱
  • 1篇腐殖质
  • 1篇腐殖质组成

机构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作者

  • 1篇窦森
  • 1篇李立波
  • 1篇董珊珊
  • 1篇谭岑
  • 1篇张艳鸿

传媒

  • 1篇土壤学报

年份

  • 1篇2016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秸秆深还及配施化肥对土壤腐殖质组成和胡敏酸结构的影响被引量:30
2016年
中国每年农作物秸秆总量巨大,大部分农民选择焚烧,焚烧秸秆会减少表层土壤有机质,损害土壤墒情,引起环境污染,进而危害人类健康。将玉米秸秆施入土壤亚表层(20~40 cm之间),即"秸秆深还"(Corn stover deep incorporation,CSDI),可以有效解决秸秆利用问题,以及由于焚烧秸秆造成的诸多问题,继而达到固碳、蓄水、培肥、稳产的目的。以吉林农业大学试验站玉米连作耕地0~20 cm和20~40 cm土层土壤为研究对象,设CK(未施用秸秆)、CS(秸秆深还)、NPK(单施化肥)、CS+NPK(秸秆深还配施化肥)4种处理,主要研究秸秆深还及配施化肥对土壤腐殖质组成和胡敏酸(HA)结构的影响。腐殖质组成采用腐殖质组成修改法测定,胡敏酸样品采用IHSS方法提取纯化,其结构经元素组成、红外光谱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秸秆深还及秸秆配施化肥对不同土层土壤有机碳(SOC)含量以及腐殖质各组分含碳量均有显著积累作用,PQ值(胡敏酸在腐殖酸中所占的比例)无显著变化。秸秆深还及秸秆配施化肥均能使HA分子的芳香结构比例增加,但CS处理还能同时增加脂族链烃的比例;而CS+NPK处理则使HA的缩合度提高,氧化度下降。说明CS和CS+NPK使HA变稳定的机制有所不同,除了分子结构芳香性提高的作用以外,前者还体现在疏水性的提高上;而后者则体现在分子结构变复杂上。
张艳鸿窦森董珊珊谭岑李立波林琛茗
关键词:土壤腐殖质胡敏酸红外光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