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双

作品数:8 被引量:25H指数:4
供职机构:吉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玉米
  • 5篇基因
  • 3篇玉米愈伤
  • 3篇玉米愈伤组织
  • 3篇愈伤
  • 3篇愈伤组织
  • 2篇植物
  • 2篇植物表达
  • 2篇植物表达载体
  • 2篇拟南芥
  • 2篇抗寒
  • 2篇抗寒基因
  • 2篇克隆
  • 2篇功能分析
  • 2篇ZEA
  • 1篇蛋白
  • 1篇蛋白基因
  • 1篇新种质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机构

  • 8篇吉林农业大学

作者

  • 8篇刘双
  • 5篇关淑艳
  • 2篇王丕武
  • 2篇孙苏
  • 2篇李晖
  • 2篇赵邯郸
  • 2篇徐丹丹
  • 1篇曲静
  • 1篇吴楠
  • 1篇宋阳
  • 1篇何欢
  • 1篇高嵩
  • 1篇韩丹

传媒

  • 2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油料作物...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农杆菌介导phyA基因转化玉米愈伤组织培养体系的优化被引量:2
2015年
以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EHA105介导外源基因phy A转入玉米(Zea mays L.)自交系GS01的胚性愈伤组织,并利用除草剂(草胺磷)筛选出抗性愈伤组织,培养并获得再生植株。结果表明,菌液浓度及侵染时间显著影响愈伤组织的转化率;不同激素种类及配比对抗性愈伤组织再生植株的影响明显。当菌液浓度OD600 nm为0.6,侵染时间为20 min时,抗性愈伤组织的转化率最高,达到了68.7%,为玉米农杆菌转化并获得再生植株奠定了基础。
徐丹丹王丕武赵邯郸刘双陈昭汀关淑艳
关键词:PHYA基因
转cry1Ab13基因玉米新种质的创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构建包含抗鳞翅目害虫基因cry1Ab13的重组植物表达载体,并利用其创制对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具有优良抗性的转基因玉米Zea may L.新种质。【方法】利用同源重组法将cry1Ab13基因连接到表达载体pCAMBIA3300-Bar上,获得以抗除草剂Bar基因为筛选标记的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3300-cry1Ab13-Bar。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玉米自交系H99幼胚,对再生植株进行逐代除草剂筛选、PCR检测及T2代植株的Southern blotting检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并对转基因植株进行田间及室内抗虫性鉴定。【结果】构建了cry1Ab13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转化玉米获得3株高抗玉米螟和1株抗玉米螟的T2代转基因植株。Southern blotting证明cry1Ab13基因已经整合到玉米基因组中,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cry1Ab13基因已经在玉米植株内表达。抗虫性鉴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转基因植株对玉米螟的抗性显著提高。【结论】将cry1Ab13基因导入玉米并成功表达,显著提高了转基因玉米对玉米螟的抗性,为抗虫玉米新种质的创制奠定了基础。
陈沼汀董昭旭刘双孙国旭李晖魏晓禹孙苏关淑艳
关键词:抗虫性转基因玉米玉米螟
玉米愈伤组织培养体系优化及ICE1基因的遗传转化被引量:7
2017年
选取3个骨干玉米自交系丹988、齐319、郑58幼胚为材料,利用正交试验设计L9(34),研究了基因型、幼胚大小、2,4-D浓度和AgNO_3浓度4个因素对胚性愈伤诱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愈伤诱导结果的影响大小依次为基因型>幼胚大小>2,4-D浓度>AgNO_3浓度,最优组合为"齐319"、幼胚为1.5~2.0 mm、2,4-D浓度为2 mg/L和AgNO_3浓度为8 mg/L,愈伤组织诱导率为60.58%。用农杆菌介导法将植物超表达载体p CAMBIA3301-ICE1-Bar转入玉米自交系"齐319"中,得到的转化植株经除草剂basta初步筛选后,通过PCR检测,获得了5棵T_0代阳性植株。
刘双关淑艳孙苏魏晓禹
关键词:玉米幼胚愈伤组织农杆菌侵染
G-CSF重组乳杆菌对小鼠子宫内膜损伤的修复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子宫内膜损伤已成为影响女性生殖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目前尚无有关子宫内膜再生修复的明确有效方案,故探索可能的干预措施,深入研究其损伤后的结构与功能修复的规律,对改善子宫内环境、促进月经恢复及提高妊娠率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
刘双
关键词:子宫内膜损伤G-CSF血管生成PI3K/AKT信号通路
拟南芥抗寒基因ICE1的克隆及功能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从野生型拟南芥中克隆抗寒基因ICE1,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ICE1基因转到烟草中,对其功能进行研究。【方法】以三叶一心期拟南芥幼苗为材料,提取其总RNA,通过RT-PCR扩增得到ICE1基因的完整开放阅读框序列;构建以抗除草剂Bar基因为筛选标记的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3301-ICE1,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入到烟草中,对阳性植株进行PCR检测和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并对ICE1基因在转基因烟草植株中的表达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成功克隆了拟南芥抗寒基因ICE1,其完整开放阅读框长1 485bp。系统进化树表明,拟南芥ICE1基因与其他物种的ICE1基因差别较大。用农杆菌介导法得到4株阳性烟草植株,Southern blotting检测证明,ICE1基因已经以单拷贝的形式整合到烟草基因组中。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表明,ICE1基因在转基因烟草植株的根、茎和叶片中均有表达,且在叶片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4℃低温环境下,与未转化植株相比,转ICE1基因烟草植株叶片的相对电导率降低了12.00%~17.65%,脯氨酸含量增加了13.28%~24.10%,丙二醛含量减少了7.09%~14.52%,过氧化物酶活性提高了9.39%~22.54%。【结论】克隆获得了拟南芥ICE1基因的完整开放阅读框序列,在烟草中转入ICE1基因可提高其耐寒性。
刘双陈沼汀董昭旭孙国旭李晖关淑艳
关键词:植物表达载体耐寒性
大豆C_2H_2型锌指蛋白基因SCTF-1转化及功能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为探讨锌指蛋白在大豆对非生物逆境胁迫耐受过程中的作用,构建了锌指蛋白基因SCTF-1的植物表达载体p CPB-SCTF-1,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将其导入大豆中,通过抗性筛选及PCR检测,共获得了6株转SCTF-1基因植株,Southern杂交鉴定表明功能元件以单拷贝形式整合于受体基因组中。荧光定量PCR检测证明转化植株在根、茎、叶部位的表达与未转化植株相比显著提高。在4℃低温胁迫下,转SCTF-1基因植株相对电导率明显低于非转化植株,降低了21.10%~23.09%;丙二醛含量明显低于非转化植株,降低了10.56%~11.74%;过氧化物酶活性明显高于非转化植株,增加了25.02%~30.38%;转基因植株叶片未呈现明显的萎缩、萎蔫、打卷现象。因此,转SCTF-1基因的过量表达提高了转基因大豆的耐冷能力。
韩丹王丕武曲静高嵩吴楠宋阳何欢刘双陈沼汀
关键词:大豆锌指蛋白耐冷性
玉米愈伤组织的耐盐性筛选被引量:2
2015年
以玉米(Zea mays L.)自交系H99、丹988、丹598的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利用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将带有p CAMBIA1301-BADH抗盐碱基因转入供试品种的胚性愈伤中,通过愈伤组织对盐(NaCl)的敏感性试验,确定愈伤组织适宜选择压,同时研究了2,4-D浓度对筛选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自交系H99在盐筛培养基中NaCl浓度为200 mmol/L,2,4-D浓度为1.0 mg/L时筛选结果最佳。对移栽成活的48棵抗盐转p CAMBIA1301-BADH基因植株,经PCR检测有3株呈阳性,阳性株率达到6.3%,初步证明目的基因已整合到玉米基因组中。
赵邯郸关淑艳徐丹丹刘双陈沼汀
关键词:愈伤组织耐盐性NACL
拟南芥抗寒基因ICE1的克隆、功能分析及转化玉米的研究
玉米是全球重要农作物之一,世界粮食总产量中,玉米总产量居第一位,贸易量居第二位。提高玉米产量是多年来科学育种工作者们共同努力地目标。“倒春寒”是中国东北地区玉米生产的最主要灾害之一,播种期遭遇低温,会延迟玉米出苗期,严重...
刘双
关键词:玉米植物表达载体功能分析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