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
- 作品数:8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船舶工业国防科技预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化学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超光滑加工精磨过程中损伤层与余量匹配的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对超光滑加工散粒研磨工序中采用的三级精磨法,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改进差分化学刻蚀实验测出各级损伤层的厚度,利用损伤层厚度对加工余量匹配进行了优化。研究表明损伤层厚度与砂粒的粒径和压载之积成线性关系,与研磨时长无关;实验测得W28、W10、W5号磨料在实验条件下研磨加工产生的损伤层厚度分别为12.4μm、8.2μm、5.8μm;并根据损伤层厚度提出了加工余量的匹配建议方案。损伤层的相关研究为超光滑加工中提高生产效率以及减少麻点产生几率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 陈光熊长新
- 关键词:研磨损伤层加工余量
- 超光滑光学元件表面疵病检测与控制被引量:4
- 2018年
- 零件表面形貌是工件在不同加工过程中形成的结果。通过对表面疵病宏观与微观形貌研究,以实现对加工过程中产生疵病源头准确定位与控制。依据超光滑表面疵病特点,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疵病两步测量法,设计了激光辅助显微镜检测设备检测疵病的形状、位置及方向等宏观特征;再采用白光干涉仪和原子力显微镜对这一疵病进行了深入的微观形貌检测,实现了对最大深度0.1μm疵病的检测。两步测量法可以有效地控制并检测超光滑表面的疵病。
- 王玄洋陈光
- 关键词:超光滑表面抛光疵病
- 平面干涉仪测立方体直角方法的研究
- 2020年
- 为实现方体加工过程中快速准确的测角目的,解决传统测角技术难以适应大批量的方体加工问题,对平面干涉仪测立方体直角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理论推导建立了待测角度偏差与干涉条纹条数的关系式,同时为在线加工过程角度的修正提供理论及检测方法的指导。通过对90 mm×90 mm×90 mm的立方体进行测角工艺探究,实现了用平面干涉仪对立方体直角误差的检测,以及误差正负的判断,结果表明当视场内条纹数m=5.5时,直角误差δ≤2″。条纹收缩时为正误差,条纹扩散时为负误差。
- 陈光熊长新王潺何侃张铉
- 关键词:平面干涉仪等厚干涉
- 微晶玻璃超光滑抛光过程中抛光剂选型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从传统光学冷加工的原理出发,分析了传统接触式加工方法中抛光剂与材料去除深度的理论关系,设计了微晶玻璃超光滑抛光过程中的抛光剂选型试验。通过比较基片的表面质量,摸索出适合微晶玻璃超光滑抛光的最佳抛光剂为金刚石微粉,成功加工出了超光滑微晶光学元件,其表面粗糙度达到0.2nm。
- 袁顺山程子清陈光
- 关键词:微晶玻璃超光滑表面抛光表面粗糙度
- 方形工件环形抛光中倾覆力矩对面形的影响
- 2019年
- 研究了高重心小抛光面的方形工件(抛光面大小30 mm×30 mm,高90 mm)环形抛光中,倾覆力矩对工件面形的影响。通过分析方形工件在工件孔中的运动轨迹及受力情况,发现了工件与工件孔壁碰撞会导致工件倾斜,高重心的工件在碰撞时倾斜幅度较大,倾斜角度和工件与工件孔壁间的间隙有关。重心较高的方形工件,以及工件与工件孔壁间隙的增大都会增加由倾覆力矩导致的面形变凸与畸变。在高重心小抛光面的方形工件侧面粘接玻璃靠体后,工件的重心降低,工件孔与工件间的间隙减小,成功解决了面形变凸与畸变的问题,面形PV达到0.056λ,PV-|POWER|达到0.054λ,满足了生产需求。
- 张铉熊长新陈光钟林
- 关键词:倾覆力矩面形
- 平面干涉仪测立方体直角方法误差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用平面干涉仪测量立方体直角的方法方便快捷,适应于大批量的方体加工。对影响平面干涉仪测立方体直角方法误差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确定了面形误差与角度相互配置的合理允差值。为方体加工中角度控制及测量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
- 陈光钟林张铉
- 关键词:平面干涉仪面形精度
- 一种比较式角度测量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比较式角度测量装置,涉及机械装置领域,包括底板、侧板、上侧板以及千分表,所述侧板置于所述底板与所述上侧板之间,所述上侧板下表面与所述底板上表面形成角度为θ的夹角,与所述侧板侧面形成角度为90度加θ的夹...
- 王玄洋刘军汉陈光王潺王强车驰骋赵明强
- 一种球面元件上抛光平面保护漆的涂覆方法
- 本发明涉及光学元件冷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球面元件上抛光平面保护漆的涂覆方法。本发明的球面元件上抛光平面保护漆的涂覆方法,包括步骤:将保护漆原液加电子纯级的丙酮进行稀释,得到保护漆;用高温胶带保护镜片的工作面,并将镜...
- 陈光熊长新王潺何侃张志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