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劬侃

作品数:19 被引量:113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历史地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领域

  • 14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7篇景观
  • 7篇景观特征
  • 6篇地质公园
  • 5篇岩溶
  • 3篇地质
  • 3篇旅游
  • 2篇地质背景
  • 2篇洞穴
  • 2篇岩溶景观
  • 2篇世界地质公园
  • 2篇土壤
  • 2篇喀斯特景观
  • 2篇发育
  • 2篇发育特征
  • 1篇底座
  • 1篇地缝
  • 1篇地理
  • 1篇地理环境
  • 1篇地貌
  • 1篇地下河

机构

  • 19篇中国地质科学...
  • 2篇联合国教科文...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建筑材料...
  • 1篇湖南省地质矿...

作者

  • 19篇罗劬侃
  • 13篇陈伟海
  • 12篇韦跃龙
  • 7篇李成展
  • 6篇罗书文
  • 3篇杨慧
  • 3篇黄芬
  • 3篇朱同彬
  • 2篇卢丽
  • 2篇张春来
  • 2篇邹胜章
  • 2篇林永生
  • 2篇白冰
  • 1篇朱德浩
  • 1篇蒋忠诚
  • 1篇樊连杰
  • 1篇韩凯
  • 1篇潘晓东
  • 1篇卢海平
  • 1篇袁道先

传媒

  • 4篇地球学报
  • 3篇热带地理
  • 2篇中国岩溶
  • 1篇人与生物圈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地质论评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广西科学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年份

  • 3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水文地质调查用地下水定深取样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水取样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水文地质调查用地下水定深取样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数量为两个且呈前后对称分布的万向轮,所述底座的顶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立板,两个所述立板之间设置有延伸至...
林永生罗劬侃邹胜章卢海平卢丽樊连杰周长松朱丹尼王佳邓日欣杨烨宇
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与地质背景及洞穴环境的耦合关系——以广西巴马水晶宫为例被引量:16
2016年
运用岩溶地貌及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的成景机制和原理,结合动态耦合的方法和系统的观点,通过"洞穴"这一共同作用的对象,将洞穴的区域地质背景、洞穴外部环境、洞穴内部环境与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成景过程进行有机联系,创立某一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成景耦合系统,概括其内涵、特征和意义。同时通过对广西巴马水晶宫区域地质背景、洞穴外部环境、洞穴内部环境等系统分析和研究,全面系统探讨水晶宫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的成景耦合过程,并按不同时期区域构造运动的程度及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的形成特征,将该成景耦合过程划分为4个可往复循环的阶段:1区域构造平稳前期—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形成发育阶段;2区域构造平稳中期—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大规模发育阶段;3区域构造平稳后期—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缓慢或停止发育阶段;4区域间歇性构造运动—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崩塌阶段。
韦跃龙陈伟海罗劬侃
关键词:地质背景
广西浦北五皇山国家地质公园花岗岩景观特征及其形成演化被引量:5
2017年
五皇山地质公园,以浦北岩体为物质基础,是大容山―十万大山花岗岩带和S型花岗岩的典型观测点。园区内发育着石蛋、山岳、台地、峡谷、水文遗迹5大类花岗岩景观,它们有序、集中分布于各个相对独立花岗岩山岳的不同地带,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异特征,共同构成一个以石蛋群为核心,山岳、台地、潭池群和瀑布群为重要补充,形态典型、雄伟、优美、珍稀的南方亚热带花岗岩景观群及石蛋景观群。在分析公园区域地质背景及花岗岩岩体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公园花岗岩岩体和景观的形成演化过程,认为:1)中三叠世期间,该区域产生了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历经岩浆侵位、分异、冷凝结晶后,逐渐形成一个时间上连续的、建造上完整的巨型花岗岩岩基——浦北岩体;其后,经历隆升剥蚀出露于地表并成山。2)第四纪至今,受湿热气候、地表流水及原生和后生节理十分发育的花岗岩岩体的共同控制,由山顶→山腰→山脚,它们各自汇聚各种形式地表流水的能力逐渐增强,对应由山顶→山腰→山脚的流水侵蚀程度逐渐增强,而各自的风化作用却逐渐减弱;历经漫长地质历史时期的纵向―横向差异侵蚀、冲蚀和风化作用,逐渐形成公园境内形态典型的南方亚热带花岗岩景观群。
韦跃龙王国芝陈伟海罗书文罗劬侃
湘西地质公园红色碳酸盐岩石林发育特征与研究价值被引量:3
2020年
红色碳酸盐岩石林是湘西地质公园最重要的地质遗迹之一。公园内的红色碳酸盐岩石林发育于奥陶系大湾组与牯牛潭组,集中分布于酉水-猛洞河两岸斜坡与峡谷地带,出露面积84 km2,是当前全球已知的面积最大的奥陶系红色碳酸盐岩石林地貌景观。红石林形态多样、成景效果好,发育了包括塔状、火焰状、墙状、剑状、柱状、锥状等十余种形态。红石林的形成经历了完整的地层沉积-构造抬升-风化剥蚀等阶段,适宜的古地理环境、有利的构造抬升运动和节理裂隙发育、温暖多雨的气候和丰富的地表地下水系是红石林发育的重要条件。因受成景地层的岩性组成复杂、地层偏薄、溶蚀作用差异等因素影响,红石林具有明显的垂直溶痕和水平溶痕叠加现象,具有独特的自然美,形态上与云南石林有较大不同,颜色上,红石林晴红雨黑、四季变幻,可能是石柱表面的藻类造成。除中国西南地区,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奥陶系红色碳酸盐岩石林分布十分有限,仅泰国沙墩有报道,其稀有性非常突出,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研究价值。但正由于其稀少,许多针对性的研究仍刚起步,值得未来各界学者进一步深入探讨。
吴亮君陈伟海容悦冰张晶黄超朱海燕孟庆鑫吴继文罗劬侃白冰欧梦梦
关键词:地质公园碳酸盐岩发育特征地质遗迹
中外溶洞
2023年
溶洞是可溶性岩石因岩溶作用而形成的地下空间,简单来说就是可溶岩被含有二氧化碳的流水不断溶蚀、侵蚀而形成的天然洞穴.上古时期,溶洞曾经是包括人类在内的许多动物的栖身之所,现在它已然成为人们观光旅游,了解自然与文明演变的最佳场所之一.
罗劬侃(文/图)罗劬侃陈伟海曹建华
关键词:地下空间可溶性岩石二氧化碳岩溶作用溶洞观光旅游
旅游洞穴保护方式演变及保护式开发被引量:9
2017年
以时间为主线,运用归纳总结法和类比分析法对中国旅游洞穴的保护方式进行分析。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保护方式,主要有无序自发、有序被动和有序主动3种类型。1950年以来,基本沿无序自发→有序被动→有序主动的趋势演变。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提出融"主体-客体、研究、开发、保护、管理、反馈"多位一体的保护式开发新模式。其中,主体、客体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构成内核,是该模式的"发动机"及运行和操作的中枢,由其衍生出的开发、保护、管理、研究四大运行系统与反馈系统一起构成外核,是该模式的实际操作和运行过程及结果。该模式的运行是以管理系统为操作系统和主线,经主体-客体系统启动研究系统,确定洞穴的特色,再对其他系统进行分析和构建;同时以反馈系统为调整系统和副线,实时评估运行效果,不断调整、更新各系统。
韦跃龙陈伟海罗劬侃李成展
关键词:旅游洞穴
重庆奉节天坑地缝景区喀斯特景观特征及其形成演化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奉节天坑地缝景区,位于重庆市东北部,景区内喀斯特景观总体可概括为天坑、峡谷(含地缝、常态、复合式三种类型)、峰丛洼地、洞穴、象形山、水文遗迹等6大类,它们以下三叠统大冶组和嘉陵江组的碳酸盐岩地层为物质基础,或呈线状,或呈面状,或呈点状,有序分布于奉节天坑地缝喀斯特水文系统内,共同构成一个以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天坑及世界上最长的地缝为核心,峰丛、洼(谷)地、峡谷、洞穴、地下河、地表河等为重要补充,形态雄伟、典型、幽美、珍稀的奉节喀斯特景观群。同时在对景区喀斯特景观特征及区域地质背景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系统研究和探讨了奉节喀斯特“横纵分异”式的形成演化过程,并认为它是一个能充分展现天坑、地缝和峡谷喀斯特复杂演化过程和规律的典型代表地,是全球天坑、地缝和峡谷喀斯特地貌演化的杰出范例。
韦跃龙李成展陈伟海吴忠罗劬侃翟秀敏白冰
关键词:天坑地缝
广西岩溶景观特征及其形成演化分析被引量:17
2018年
广西岩溶景观主要分布于桂东北、桂中、桂西北和桂西南地区,有峰丛、峰林、孤峰、丘陵、天生桥、石林、象形山、崖壁、洞穴及各类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地下河、穿洞、洼(谷)地、漏斗、坡立谷、盆地、地表河、峡谷、天坑、天窗、竖井、瀑布、泉、湖泊、湿地等类型齐全、形态典型的岩溶景观,囊括所有岩溶景观的类型。它们主要以中上寒武统至中三叠统的碳酸盐岩为物质基础,首先以地表河流域(如红水河、柳江、漓江等)为主线,其次以岩溶地貌区划特征为区域划分标准,然后以所处行政区和所处流域位置(如上、中、下游)为辅线,呈线状有序、集中分布于各典型岩溶景观区及岩溶景区/公园/景点内。它们或以峰丛-峰林,或以岩溶风景河段,或以天坑群,或以地下河天窗群,或以峰丛平原,或以洞穴,或以天生桥,或以跨国瀑布等为核心,组合成多个特色突出,形态优美、珍稀、雄伟、典型,且类型齐全的流域岩溶景观带,并形成独具广西特色的"岛链式"岩溶景观分布格局。它们是全球亚热带岩溶地貌及景观典型集中发育区和杰出范例,是目前世界上展现塔状峰丛-峰林、锥状峰丛、高峰丛深洼地、峰林/孤峰平原、洞穴、天坑、天窗、地下河、天生桥、岩溶风景河段、瀑布、崖壁等岩溶景观美景最杰出的代表地,堪称全球"洞穴天坑之窗,地下河天窗之王,天生桥瀑布之奇,风景河段之美,峰丛峰林之魂"。同时,自晚三叠世以来,广西各区域(即各岩溶孤岛)的碳酸盐岩地层相继出露地表,分别进入各自的岩溶地貌/景观形成演化时代,历经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等不同方向、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岩溶过程,分别形成峰丛-峰林、地下河洞穴、天坑-天窗-天生桥等各类典型的岩溶景观;并按时间序列和区域分异特征,以广西各岩溶区以及它们内部各岩溶地带相互之间�
韦跃龙李成展陈伟海罗劬侃朱德浩潘天望
关键词:岩溶景观
贵州织金洞世界地质公园喀斯特景观特征及其形成演化分析被引量:18
2016年
织金洞世界地质公园,位于贵州高原西部,园区内喀斯特景观总体可概括为洞穴、峡谷、天生桥、天坑、高峰丛、丘陵、单面山与象形山、水文遗迹等8大类,它们以下三叠统海相碳酸盐岩为物质基础,有序、集中分布于织金洞、绮结河、东风湖三片相对独立,却又以绮结河为纽带紧密相连的喀斯特区域内,共同构成一个以洞穴、峡谷、天生桥、天坑为核心,形态雄伟、典型、优美、珍稀的高原喀斯特景观群。同时在对公园岩溶景观特征及区域地质背景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系统研究和探讨了织金喀斯特,及织金洞、绮结河、东风湖三大地貌单元的形成演化过程,并认为它们的发育模式由地下喀斯特逐渐过渡至地表喀斯特,系统完整地纪录了贵州高原喀斯特的演化历程。
韦跃龙陈伟海罗劬侃何正芳谭政权
关键词:织金洞喀斯特景观
洞穴呼吸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0
2017年
近年来,随着对洞穴及其古气候环境记录研究的不断深入,洞穴与外部环境间如何进行气体交换,即洞穴呼吸,日益成为洞穴研究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洞穴空气自动监测系统、人工监测等多种监测技术,对洞穴呼吸特征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洞穴呼吸的机理,分析了洞穴呼吸系统的构成,总结了洞穴呼吸的主要方式。同时认为洞穴呼吸与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区域气候环境条件及地貌形态等)、区域地质背景(包括地层岩性、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洞穴发育特征(包括洞穴规模、次生化学沉积物发育程度等)等各影响因素间存在着复杂的反馈关系,并建立了洞穴呼吸与各影响因素间的响应-耦合关系,从理论上探索和分析了这三大因素对洞穴呼吸的影响方式和途径等,为洞穴呼吸的进一步探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证案例。
韦跃龙陈伟海罗劬侃罗书文李成展
关键词:区域地质背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