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皮娇龙

作品数:35 被引量:333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篇天文地球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6篇数值模拟
  • 16篇值模拟
  • 15篇地壳
  • 10篇地震
  • 9篇动力学响应
  • 8篇剖面
  • 7篇青藏高原
  • 6篇青藏
  • 6篇重力场
  • 5篇地壳结构
  • 5篇造山带
  • 5篇山带
  • 5篇下地壳
  • 5篇流模型
  • 3篇地球物理
  • 3篇深层动力过程
  • 3篇盆地
  • 3篇频散
  • 3篇煤层
  • 3篇发震

机构

  • 34篇中国科学院
  • 9篇中国地震局地...
  • 8篇吉林大学
  • 6篇中国地质科学...
  • 5篇中国地震局
  • 5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中国地质调查...
  • 2篇义马煤业集团...
  • 1篇山西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地震台网...

作者

  • 35篇皮娇龙
  • 30篇滕吉文
  • 18篇杨辉
  • 10篇张永谦
  • 9篇王谦身
  • 8篇胡国泽
  • 4篇闫雅芬
  • 4篇马学英
  • 3篇刘有山
  • 3篇文武
  • 3篇陈石
  • 3篇阮小敏
  • 3篇乔勇虎
  • 3篇张雪梅
  • 2篇王夫运
  • 2篇赵金仁
  • 2篇徐峣
  • 2篇李松岭
  • 1篇杨辉
  • 1篇刘振东

传媒

  • 13篇地球物理学报
  • 7篇地球物理学进...
  • 2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岩石学报
  • 1篇中国科学院地...
  • 1篇中国科学院地...
  • 1篇2016中国...

年份

  • 2篇2022
  • 3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6篇2014
  • 6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地震槽波动力学特征物理-数学模拟及应用进展
复杂的地质构造和生产环境使得中国的煤业生产时常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而地震槽波井下探测技术做为当前可探明煤层中局部小构造和异常体的有效技术,具备分辨率高和预测性强等特点,是煤矿生产中井下探测的一种有效的地震勘探方...
皮娇龙滕吉文杨辉刘国栋李建新李松营
关键词:频散煤层厚度动力学特征
文献传递
汶川—映秀M_S8.0地震的发震断裂带和形成的深层动力学响应被引量:20
2014年
在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挤压作用下,不仅形成了喜马拉雅弧形山造山带,而且导致其东部弧顶—东构造结似一尖楔沿NNE方向插入青藏高原的东北缘.造成了巴颜喀拉块体和龙门山断裂系深、浅部构造强烈活动和变形,并导致高原腹地壳、幔物质以大型走滑断裂为通道边界向E-ES方向运移.2008年5月12日汶川—映秀MS8.0地震就发生在这相对活动的巴颜喀拉块体与相对稳定的四川盆地之间的龙门山断裂系辖区内.基于该区深部壳、幔结构和主震(MS8.0)与7万多次余震震中位置与震源深度的展布研究表明,汶川—映秀MS8.0地震的发震断裂不是震中在地表投影位置附近,而是龙门山断裂系3条以不同角度西倾、且向下在15±5km深处汇聚的断裂带CF.该发震断裂带不是一条简单的线性断裂带,而是一半径为5km左右的柱状震源体,沿NE向展布.在青藏高原东北缘深部物质向东与向东南运动过程中地壳各层整体逐渐抬升,且在龙门山断裂系地带为减薄的转折部位,而地壳低速层却在这里尖灭.在两陆-陆板块碰撞力系作用下,壳、幔介质以上地壳底部低速层(深20±5km)为上滑移面,并与上地壳解耦,而在深处则以岩石圈底部漂曳的软流层顶部(深100±10km)为下滑移,故下地壳和上地幔盖层物质才能同步运动.它们在四川盆地高速"刚性"壳、幔物质阻隔下,龙门山断裂系的3条向下汇聚的断裂带与下地壳和上地幔盖层物质同步沿龙门山断裂系的断层面向上逆冲,当向上与向下同步运动的固态壳、幔介质二者在15±5km深处强烈碰撞时激发了这次MS8.0地震和一系列强余震的发生和发展.基于上述可见,对强烈地震孕育,发生和发展的深部介质与构造环境,深部物质与能量的交换、运移和深层动力过程的研究乃核心所在.
滕吉文皮娇龙杨辉闫雅芬张永谦阮小敏胡国泽
关键词:发震断裂深层动力过程
井下槽波地震勘探——预防煤矿灾害的一种地球物理方法被引量:115
2013年
当在煤层中激发地震波时,由于顶、底板围岩速度明显高于煤层中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当地震波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会发生全反射,经过多次全反射混合叠加,在煤层中形成槽波.槽波是一种围限波,它最大的特点是频散现象,槽波在煤层中传播时还具有速度低、衰减弱等特点,因此可以用来探测煤层中的采空区、断层等地质构造.本文初步阐述了槽波地震勘探技术的研究现状,槽波的形成,槽波的特点、槽波地震勘探的工作方法以及应用实例等内容,并基于其特点对槽波地震勘探技术作出了展望.
胡国泽滕吉文皮娇龙王伟乔勇虎
关键词:煤炭断层
中国大陆动力学研究内涵与轨迹的思考被引量:18
2012年
大陆动力学已成为21世纪地球科学研究中的热点和中坚,在它面对当今资源、能源、灾害和环境等社会与经济快速发展需求日益增长的同时,是机遇,却也是挑战.因此厘定其研究的内涵和导向是十分重要的.基于多年的研究实践和探索,本文将对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讨论:1)大陆动力学研究的内涵与界定;2)大陆动力学研究的导向和轨迹;3)大陆动力学研究中地球物理反演结果和解释中的矛盾;4)强化发展学科交叉以构成交叉科学;5)对2011年大陆动力学委员会学术活动的思考.
滕吉文皮娇龙杨辉刘少华
关键词:大陆动力学地球物理场
青藏高原Moho界面起伏样式对通道流模型的动力学响应——基于数值模拟被引量:4
2014年
青藏高原的高精度人工源深部地震探测发现:壳一幔边界(Moho)并非是一物理学上的"刚性"界面,它不仅起伏变化强烈,极为凹凸不平,而且被一系列规模不一,产状各异的深大断裂所切割,故必然会导致复杂的地表和深部物质运移动力学响应的复杂化.在常见的通道流模型中,一般均设定下地壳与上地幔之间为一平缓界面,在数值模拟工作中亦常简化为平滑的约束界面.为此,基于青藏高原实际资料提取的壳、幔介质平均速度模型,采用黏弹性数值模型讨论Moho界面起伏变换样式对通道流模型产生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1)通道流效应的影响仅限于小区域内,当Moho面存在起伏样式变化时,确会对通道流产生影响,Moho界面的起伏增强了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的同步运动效应,但是其影响范围是有限的;(2)Moho界面起伏形态变化对地表和Moho界面水平位移产生的影响各异,在Moho界面发生错断的地方,呈现为地表水平位移开始发生明显加速减小的地方,即地表与深部介质水平位移解耦,模型深部动力学效应与地表的响应并非为局部性效应,而至少体现出区域性的响应.
皮娇龙滕吉文杨辉
关键词:青藏高原数值模拟动力学响应
基于重力均衡数值模拟的龙门山地壳流变性研究
<正>大陆地壳具有在横向和纵向上物性与结构方面非均匀的特点,其中纵向分层体现在垂直方向上岩石圈各圈层强度与结构上的差异。大陆岩石圈各圈层的应力状态,作为大陆动力学研究的基本内容之一,一直备受地学界的关注。同样,深部地球物...
皮娇龙吉文杨辉
文献传递
汶川—映秀Ms8.0地震的发震断裂带和形成的深层动力学响应
在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挤压作用下,不仅形成了喜马拉雅弧形山造山带,而且导致其东部弧顶—东构造结似一尖楔沿NNE方向插入青藏高原的东北缘.造成了巴颜喀拉块体和龙门山断裂系深、浅部构造强烈活动和变形,并导致高原腹地壳...
滕吉文皮娇龙杨辉闫雅芬张永谦阮小敏胡国泽
关键词:发震断裂深层动力过程
地震槽波动力学特征物理-数学模拟及应用进展被引量:34
2013年
复杂的地质构造和生产环境使得中国的煤业生产时常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而地震槽波井下探测技术做为当前可探明煤层中局部小构造和异常体的有效技术,具备分辨率高和预测性强等特点,是煤矿生产中井下探测的一种有效的地震勘探方法.本文回顾了地震槽波勘探研究的发展概况,并基于地震槽波在煤层中传播的物理特征和影响煤层中地震槽波传播等主要因素,对地震槽波动力学特征方面已经开展的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工作进行了综合阐述,进而指出了地震槽波勘探存在的理论问题、应用难题和可能的发展方向.
皮娇龙滕吉文杨辉刘国栋李建新李松营
关键词:频散煤层厚度动力学特征
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与大数据的时代反响——地球科学新信息的获取与创新再造被引量:29
2016年
大数据时代——未来人类社会发展的大变革,它作为人类社会信息发展的产物,以"信息风暴"为预测变革手段的发展模式,正在改变并决定着人类的生活、生产和思维方式.大数据所具有的各项功能,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未来的格局.然而,人们尚需要深刻地认识到它在科技创新中的潜在响应.基于当今报刊业广泛发表的科研、信息、管理等领域的相关论述,通过分析认为必须统一在一个有机的平台上进行深刻理解:1)大数据的定义与属性和对大数据的发展的理解;2)当代大数据隐含在科学与技术中的新内涵;3)信息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大数据响应;4)大数据催促地球科学的创新再生;5)大数据转化与现代农业和大生物学;6)大数据在科技发展进程中必须重视的几个问题.
滕吉文刘有山皮娇龙
关键词:大数据
青藏高原下地壳物质流动的充分及必要条件的数值模拟研究
<正>自20世纪80年代Morgan(1987)等人提出通道流(Channel flow)的概念以后,近年来诸多的有关青藏高原下地壳通道流的文章不断发表,在他们的模型中主要是设定上地壳和上地幔的物质结构近似于刚性,而之间...
杨辉滕吉文王谦身皮娇龙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