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波 作品数:6 被引量:58 H指数:3 供职机构: 云南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农业科学 更多>>
中国带唇兰属一新记录种——金平带唇兰 被引量:1 2023年 报道中国兰科带唇兰属Tainia Bl.一新记录种——金平带唇兰Tainia epiphytica S.Sarkar,Agrawala,S.Chakraborty,D.Maity&Odyuo。该种于2023年1月正式命名发表,并报道产于印度米佐拉姆邦和那加兰邦,以及老挝和越南。该种与阔叶带唇兰T.latifolia(Lindl.)Rchb.f.相近,区别在于前者花紫棕色,基部黄色,花梗和子房长10 mm,绿色;蕊柱两侧无翅,药帽具黄色突起物。文中描述其形态特征并提供彩色照片。凭证标本存放于云南大学植物标本馆(YNU)。 龙波 张泽 张煜 许如花 赵大克关键词:兰科 分类学 苎麻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花药发育的比较观察 被引量:3 2011年 为研究苎麻雄性不育的早期表现和细胞学特征,采用常规石蜡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苎麻雄性不育系GS14-1及保持系GS13-X1的雄蕊发育过程.发现保持系GS13-X1的花药发育正常,形成正常的花粉粒;不育系GS14-1的雄性败育发生在较早阶段,多在雄花被形成后雌雄蕊原基分化期或花药形成初期发生败育,表现为雄蕊原基畸形或退化.但其败育的真正原因尚不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 熊少斌 杜威 龙波 梁雪妮 刘飞虎关键词:苎麻 雄性不育系 花药 栽培亚麻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3 2011年 基于110份来源于世界各地的亚麻(Linum usitatissimum)资源(栽培品种和育种材料)和1个野生近缘种L.bienne,利用AFLP技术研究形态学上不同的亚麻,即纤维亚麻和油用亚麻的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L.bienne明显区别于其他样品,自展值高;纤维亚麻与油用亚麻和不明用途亚麻也能区别开来,但自展值偏低。主成份分析显示,纤维亚麻与油用亚麻区别明显,但L.bienne与油用亚麻之间难以区别,荷兰、法国的纤维亚麻与其他国家的纤维亚麻亦可明显区别,这说明亚麻基因库出现了类群结构。分子方差分析显示,纤维亚麻的变异度低于油用亚麻及不明用途亚麻,因此,油用亚麻和野生亚麻L.bienne是丰富纤维亚麻基因库的潜在种质资源。 Jaap Vromans 刘飞虎 郑婷 龙波关键词:油用亚麻 分子标记 自毒和森林凋落物化感作用对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大树杜鹃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21 2017年 为了探讨立地条件对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大树杜鹃的种子萌发和种群自然更新的作用机制,该试验对大树杜鹃鲜叶、枯叶和植株冠幅下不同距离(0、2、5和10m)的森林凋落物以及林下苔藓等浸提液对其种子萌发的影响,以及自毒与森林凋落物的化感作用对大树杜鹃种群自然更新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大树杜鹃鲜叶和枯叶浸提液对种子萌发均具有抑制作用,但枯叶浸提液对其种子萌发率和萌发的抑制强度较小;而种子萌发率和萌发指数均随鲜叶浸提液浓度增加而显著降低,当鲜叶浸提液浓度为10%时,种子萌发率仅为8%,表明大树杜鹃具有较强的自毒作用。(2)大树杜鹃植株冠幅下不同距离的森林凋落物对其种子的萌发具有化感作用,但不同距离的影响不同;距离冠幅5m的凋落物对其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最强,在该距离下的凋落物浸提液浓度为2%时大树杜鹃种子萌发率和萌发指数分别显著降低为77.33%和21.35,较对照分别显著降低18.32%和20.5%。(3)大树杜鹃林下苔藓对大树杜鹃种子萌发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作用并不明显。研究认为,大树杜鹃具有较强的自毒作用,可能进一步影响其种群自然更新;森林凋落物对大树杜鹃种子萌发具有一定的化感抑制效应,推测立地条件可能会通过影响其种子萌发而进一步影响种群的自然更新。 刘芳黎 张越 吴富勤 杨柳 龙波 申仕康关键词:自毒作用 森林凋落物 化感作用 西南特有濒危植物大王杜鹃种群结构及动态特征 被引量:19 2020年 为了揭示高山杜鹃种群生存潜力和濒危原因,以西南特有濒危植物大王杜鹃(Rhododendron rex subsp.rex)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云南省轿子雪山和小百草岭2个大王杜鹃自然种群的野外植株胸径及数量的调查,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建立大王杜鹃种群的径级结构、静态生命表并绘制种群存活曲线,阐明其种群的结构特征,利用种群数量动态预测和时间序列预测来分析种群未来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1)云南轿子雪山和小百草岭两个样地大王杜鹃均表现出第Ⅰ~Ⅱ龄级个体不足的现象,尽管两个样地内大王杜鹃种群仍表现为稳定型种群,但其均对外界干扰具有很高的敏感性。(2)大王杜鹃存活曲线在云南轿子雪山和小百草岭2个样地都趋于Deevey-Ⅱ型,个体平均生存能力的期望值均在幼年(Ⅰ和Ⅱ龄级)个体中最大,死亡率和消失率曲线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3)时间序列预测分析表明,云南轿子雪山大王杜鹃种群在未来2、4、6年龄级后总体均呈下降趋势,种群面临衰退危险;小百草岭样地内,大王杜鹃种群总体上呈增长趋势,种群具有一定的恢复潜力。建议加强大王杜鹃自然种群生境的保护与管理从而维持其种群自然更新与发展的能力。 杨慧琴 刘圆缓 刘芳黎 胡春相 赵昌佑 龙波 申仕康关键词:种群结构 存活曲线 虾脊兰属植物研究现状 被引量:11 2012年 虾脊兰属植物,"兰中西施",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第一卷将中国虾脊兰属植物全部都列为珍稀濒危物种。概述了近30a来国内外对虾脊兰属植物在分类学、组织培养、发育生物学、保护生物学、药用价值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我国虾脊兰属植物研究及发展方向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苏文君 龙波 刘飞虎关键词:虾脊兰 分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