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欧阳柳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祖细胞
  • 2篇内皮
  • 2篇内皮祖细胞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细胞
  • 1篇血管内皮细胞...
  • 1篇血管内皮细胞...
  • 1篇绒毛
  • 1篇生物材料
  • 1篇水凝胶
  • 1篇尿囊
  • 1篇自然科学基金
  • 1篇细胞
  • 1篇细胞生长
  • 1篇细胞生长因子
  • 1篇纤维细胞
  • 1篇纤维细胞生长...
  • 1篇内皮细胞
  • 1篇内皮细胞生长

机构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2篇韩艳久
  • 2篇刘国辉
  • 2篇欧阳柳
  • 1篇王小红

传媒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改性聚乙二醇水凝胶封装生长因子和内皮祖细胞及其可控性缓释
2014年
背景:大量研究表明,为了实现聚合物材料的内皮细胞化,向材料表面负载生物活性因子是一种重要的手段,并且在聚合物材料表面引入人体血管内皮细胞将有助于提高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目的:合成封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内皮祖细胞的水凝胶,观察生长因子的缓释效果,以及内皮祖细胞在水凝胶中的培养状态。方法:合成含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肽段的聚乙二醇水凝胶,先后加入大鼠内皮祖细胞、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溶液、基质金属蛋白酶反应底物肽段溶液。将上述水凝胶浸泡于PBS中,每12 h用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生长因子的水平;72 h后在水凝胶PBS溶液中再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基质金属蛋白酶2(100,1 000 ng)、基质金属蛋白酶9(100,1 000 ng),每12 h用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生长因子的水平。将封装内皮祖细胞的聚乙二醇水凝胶置于培养基中培养5 d,消化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存活细胞数。结果与结论:12-72 h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释放百分比一直维持在41%左右,72 h后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9,发现两种细胞因子的释放百分比呈稳步上升,72 h后已达95%以上,且基质金属蛋白酶质量越大两种因子的检测释放百分比越高。培养5 d后,在聚乙二醇水凝胶中仍有88.17%的内皮祖细胞存活。表明自组装聚乙二醇水凝胶既可以实现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可控性释放,又可以支持内皮祖细胞的增殖生长。
韩艳久刘国辉欧阳柳
关键词:生物材料缓释材料内皮祖细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缓释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对于水凝胶中内皮祖细胞集落形成单位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对于水凝胶中内皮祖细胞集落形成单位(EPCs)增殖、分化、成熟,以及血管化的影响。方法制备分别含有b FGF/VEGF和不含b FGF/VEGF的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水凝胶,分为A、B 2组。同时包埋EPCs,流式细胞仪检测培养7 d后的细胞存活率,倒置显微镜观察EPCs的生长及长入水凝胶的情况并计数,分析b FGF、VEGF对EPCs存活率的影响。培养7 d后用定量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总RNA量,并检测PECAM1、CD34、KDR、Angiopoietin-2、pcdh12基因的表达。然后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法检测2组去水凝胶的培养上清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的表达,并用荧光法检测水凝胶的降解速度,b FGF、VEGF对EPCs释放MMP的影响。最后以鸡胚绒毛尿囊膜(CAM)技术检测含有b FGF、VEGF的水凝胶体外诱导血管新生的作用。结果 A组水凝胶,消化7 d后,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39.43%的EPCs尚存,B组4.14%;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凝胶表面种植EPCs可观察到的细胞数A组为378.333 3,B组为302.333 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法检测2组中MMP-2、MMP-9的表达,发现水凝胶中MMP-2和MMP-9随时间推移在72 h内持续释放,A组较B组释放浓度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法检测水凝胶的降解发现,从第1天开始,A组水凝胶降解百分比急速升高,之后增长速度减缓,而B组呈继续增长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定量RT-PCR检测发现A组较B组基因Ct值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M技术检测发现A组(空白组)、B组(不含b FGF、VEGF组)、C组(含b FGF、VEGF组)的新生血管总数分别为9、25、36;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研究证实,缓释的b FGF、VEGF不仅能促进水凝胶中EPCs增殖、分化、成熟,以及血管化,还能刺激血管新生。
韩艳久刘国辉欧阳柳王小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