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莉莉
- 作品数:15 被引量:65H指数:5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肝癌组织、外周血淋巴细胞和癌旁组织MRP1的表达对评估原发性肝癌预后的价值比较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检测肝癌组织、外周血淋巴细胞及癌旁组织的MRP1(多药耐药基因1相关糖蛋白)表达水平在评估以手术为主辅以化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复发或转移及生存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流式细胞术同时检测26例初诊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癌组织和癌旁组织MRP1表达水平,术后对患者进行追踪随访,了解其复发或转移及生存情况,分析三者MRP1的表达与复发或转移及生存期生存率间的关系。结果初次就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中,MRP1阳性率分别是肝癌组织61.5%,其次是外周血淋巴细胞53.8%、癌旁组织50.0%,但三者间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淋巴细胞和癌组织的MRP1阴性组和阳性组二者复发或转移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癌旁组织的MRP1阴性组和阳性组间复发或转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淋巴细胞、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MRP1阴性表达组的中位生存期均明显长于MRP1阳性表达组、生存率均明显高于阳性组。结论检测癌旁组织MRP1对于评估肿瘤转移复发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外周血淋巴细胞、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MRP1表达的检测可以用于评估肝癌术后生存期、生存率;外周血淋巴细胞MRP1表达的检测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晁鹏丽张忠英刘莉莉陈俊
- 关键词:生存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外周血CD62P、CD63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正常妊娠早期、中期、晚期妇女血小板活化状态、血小板指标、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探讨其对妊高征患者血栓前状态的临床预测及诊治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2例妊高征患者(妊高征组)、71例正常妊娠妇女(妊娠早期组24例、妊娠中期组23例、妊娠晚期组24例)和22例正常体检妇女(健康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流式细胞仪、血细胞分析仪、血凝仪观察各组血小板上CD62P、CD63的表达及血小板(PLT)、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宽度(PDW)、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等含量。结果妊高征组CD62P含量明显上调,与妊娠早期组、妊娠中期组和妊娠晚期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1、P<0.01、P<0.05);妊高征组CD63表达量也高于妊娠早期组、妊娠中期组及妊娠晚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晚期组CD62P表达量明显高于妊娠早期组及妊娠中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妊娠晚期组的PLT含量显著高于妊娠早期和妊娠中期组的孕妇(分别P<0.01、P<0.05)。妊高征组PLT含量减少,与妊娠早期组、妊娠中期组及妊娠晚期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T与CD62P呈负相关(r=-0.256,P<0.05);PLT与CD63呈负相关(r=-0.336,P<0.01)。CD62P与CD63呈正相关(r=0.303,P<0.01)。CD62P、CD63、PLT、MPV、PCT、PDW、PT、Fbg指标在妊娠晚期组、妊高征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妊娠晚期组MPV、PDW、PT、Fbg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明显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TT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明显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妊高征组CD62P、CD63、PDW、Fbg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明显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LT、PCT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明显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妊高征组CD6
- 刘莉莉晁鹏丽张忠英
- 关键词:妊娠并发症高血压P选择素血液凝固流式细胞术
- 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凋亡蛋白Fas的表达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膀胱尿路上皮癌与Fas介导的血T淋巴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52例膀胱癌患者和37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CD4Fas、CD8Fas阳性T细胞。结果膀胱癌患者外周血CD4、CD8Fas阳性T细胞分别为(20.74±9.02)%、(7.51±5.93)%,对照组分别为(15.68±5.58)%、(4.27±3.08)%,肿瘤组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浸润组CD8Fas阳性T细胞数为(5.83±3.95)%,表浅组为(5.83±3.95)%,浸润组较表浅组明显降低(P〈0.05)。复发组CD4、CD8Fas阳性T细胞与初发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T淋巴细胞Fas表达的异常可能在膀胱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
- 罗广承刘莉莉白培明张楠根颜志坚
- 关键词:膀胱肿瘤FAS蛋白淋巴细胞脱噬作用
- 尿Cyfra21—1和B超联合检查在膀胱移行细胞癌术后监测中的意义
- 2008年
- 目的评价尿Cyfra21-1和B超联合检查在膀胱移行细胞癌术后监测中的作用,探讨替代膀胱镜检查的可行性。方法对67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术后定期行尿Cyfra21—1、B超和膀胱镜检查。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ECLIA)技术测定尿Cyfra21—1。以膀胱镜活检病理结果为标准,评估尿Cyfra21—1和B超联合检查对膀胱移行细胞癌术后监测的意义。结果67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术后34个月内膀胱镜活检发现21例复发;尿Cyfra21—1检测阳性23例;B超检测阳性19例;尿Cyfra21—1和B超联合检查阳性26例,漏诊1例,漏诊率为4.76%。尿Cyfra21—1和B超联合检查与膀胱镜检查比较,经X^2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尿Cyfra21—1和B超联合检查可以部分替代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术后的膀胱镜检查。
- 罗广承白培明刘莉莉陈卉品苏汉忠沈瑞雄
- 关键词:移行性细胞膀胱肿瘤
-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早期炎症及内膜增殖反应的指标变化被引量:5
- 2008年
- 背景:支架置入后的损伤修复过程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目的:观察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早期炎症、细胞增殖及凋亡指标变化。设计、时间及地点:非随机病例对照试验,2005-02/2007-02厦门中山医院心脏中心。对象: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证实为冠心病的患者,支架组30例及造影组30例。方法:术前,术后30min,1,3d分别采集肘静脉血,CD11b、FasL的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血管紧张素Ⅱ的水平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主要观察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CD11b、血管紧张素Ⅱ、FasL水平。结果:支架组中反映炎症状态的指标CD11b、超敏C反应蛋白在支架置入后30min高于置入前(P<0.01),并以置入后1d为高峰期;支架组反映内膜细胞增殖和凋亡的指标血管紧张素Ⅱ,FasL在支架置入后30min高于置入前(P<0.01)。其中血管紧张素Ⅱ于支架置入后持续增高,而FasL于支架置入后1d达到高峰。支架组置入后30min,1,3d各指标水平高于同期造影组(P<0.01)。结论:支架置入在早期即能够诱发明显的炎症反应,并能通过促使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增高及Fas-FasL系统激活,使得支架置入后的内膜细胞增殖和凋亡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维持于高水平。
- 陆程翔陈炳煌江宏飞刘莉莉
- 关键词:炎症内膜增生
- 原发性高血压血瘀证患者活化血小板、胰岛素抵抗及动态血压变化特点被引量:14
- 2006年
-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血瘀证患者活化血小板、胰岛素抵抗、动态血压变化,并与非血瘀证及健康体检者相对照。方法:①选择2001-03/2002-12厦门市中山医院老年科住院或门诊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60~80岁。均对检测项目知情同意。高血压血瘀证组22例,男13例,女9例;年龄63~80岁。高血压非血瘀证组38例,男25例,女13例,年龄63~80岁。选择同期本院体检健康人30名为对照组,男20名,女10名;年龄60~80岁。均对检测项目知情同意。②采用无创携带式全自动监测仪监测24h收缩压变异性。采用EPICX-XL型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活化血小板的表面分子标志物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血小板溶酶体膜糖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及放射免疫法测定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ln[1/(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计算体质量指数[体质量(kg)/身高2(m2)]。③两组差异用成组数据t检验,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并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和健康人30名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高血压患者、高血压血瘀证组、高血压非血瘀证组患者空腹胰岛素、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阳性表达率及血小板溶酶体膜糖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01)。高血压组和高血压血瘀证组患者胰岛素敏感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0.01)。高血压血瘀证组患者血小板溶酶体膜糖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高血压非血瘀证(P<0.05)。②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阳性表达率与胰岛素敏感指数呈显著正相关(r=0.440,P<0.05),血小板溶酶体膜糖蛋白阳性表达率与胰岛素敏感指数无明显相关性(r=-0.17,P>0.05)。③以24h动态收缩压变异性为应变量,以血小板溶酶体膜糖蛋白阳性表达率、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阳性表达率及体质量指数为自变
- 陈健陈治卿梁立新余玲玲刘莉莉
- 关键词:血压监测血小板活化胰岛素抗药性
- 原发性肝癌癌细胞DNA倍体类型对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癌细胞DNA倍体类型对肝癌复发及病人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原发性肝癌细胞DNA含量,分析其DNA倍体类型。术后随访(9个月~32个月),调查病人复发或转移情况并计算生存期。结果28例原发性肝癌中16例(57.1%)为异倍体癌细胞、11例(39.3%)为二倍体癌细胞、1例(3.6%)为s期比值(SPF)〉19.6%、G2期比值〈15.0%的肝癌细胞。16例异倍体肝癌病人中,62.5%(10/16)的病人达不到10个月内无瘤生存(复发),中位无瘤期为4.3个月;1例病人DNA指数(DI值)为1.0、SPF〉19.6%、G2期比值〈15.0%的肝癌,术后7天即死亡;11例二倍体肝癌的复发率达9.1%(1/11),中位无瘤期为16.6个月,两者差异显著(x^2=9.68,P〈0.01);16例异倍体肝癌病人的1年生存率为25.0%(4/16),2年生存率为6.3%(1/16)。中位生存期为9.5个月;11例二倍体肝癌病人的1年生存率达90.9%(10/11),2年生存率达63.6%(7/11),中位生存期为19.4个月,两者差异显著(1年生存率和2年生存率比较,x^2=18.766,P〈0.01;x^2=10.29,P〈0.01)。结论二倍体肝癌较异倍体肝癌的复发率低,无瘤生存期长,1年和2年生存率高,预后较好。可用肝癌细胞的DNA倍体类型评估肝癌病人的预后。
- 晁鹏丽刘莉莉张忠英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DNA倍体类型预后
-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早期血管损伤的变化
- 2010年
-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早期血管损伤的变化情况,探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机制。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证实为冠心病的患者,随机分为支架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2组患者均于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或冠状动脉造影术前后采集肘静脉血,检测内皮素-1(ET-1)、P-选择素(PS)、纤维蛋白原(Fbg)、CD11b的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支架组中ET-1、PS在术后0.5h上升至高峰,Fbg、CD11b在术后1d达到高峰;与术前当天及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术前水平与术后高峰的差值在ET-1、Fbg、CD11b两两之间呈正相关,年龄及支架长度与ET、Fbg、CD11b术后高峰水平之间无相关性。结论:支架置入术后早期出现了明显的血管损伤反应,伴随着显著的血小板活化及一过性的凝血功能亢进,并诱发了明显的局部炎症反应。
- 陆程翔陈炳煌江宏飞刘莉莉
- 关键词:血管损伤再狭窄
- 流式细胞术检测CD11b在PTCA手术前后的临床应用
- 2007年
-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冠状动脉造影(CA)手术前及术后中性粒细胞(PMN)和单核细胞CD11b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6例CHD患者,其中41例行PTCA手术、25例行CA手术,23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健康体检者及CHD患者PTCA和CA手术前3d、手术当天、术后30min、术后1d、术后3d外周血PMN和单核细胞表面CD11b的表达。结果CHD患者外周血PMN和单核细胞CD11b平均荧光强度(MFI)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TCA手术后PMN和单核细胞CD11bMFI明显升高,与手术前3d和手术当天CD11b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单核细胞CD11bMFI在手术后1d较手术后30min高表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施行CA前后CHD患者外周血PMN和单核细胞CD11b的表达没有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PMN和单核细胞表面CD11b含量评价选择平均荧光强度比选择百分率更能反映CD11b的变化。CHD患者PTCA术后确有炎症反应发生,CD11b表达可作为PTCA后炎症反应发生有临床应用价值的指标。
- 刘莉莉张忠英陈亮陆程翔
- 关键词:流式细胞术
- 《实验诊断学》实验课教学模式新探索被引量:3
- 2007年
- 刘莉莉张忠英姚弘邵根阵
- 关键词:实验诊断学教学模式实验课教学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