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月芳

作品数:16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杭州师范大学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杭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炎症
  • 4篇炎症性
  • 4篇炎症性肠病
  • 4篇细胞
  • 4篇结肠
  • 4篇肠病
  • 3篇小鼠
  • 3篇结肠炎
  • 2篇上皮内淋巴细...
  • 2篇失弛缓症
  • 2篇食管
  • 2篇思维
  • 2篇葡聚糖
  • 2篇葡聚糖硫酸钠
  • 2篇贲门失弛缓
  • 2篇贲门失弛缓症
  • 2篇小鼠结肠炎
  • 2篇临床思维
  • 2篇内镜
  • 2篇内科

机构

  • 11篇杭州师范大学...
  • 8篇杭州师范大学
  • 5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16篇叶月芳
  • 5篇厉有名
  • 3篇陈韶华
  • 3篇乐敏
  • 3篇金希
  • 3篇付金龙
  • 2篇张航
  • 2篇李丽
  • 2篇吴建良
  • 2篇叶月芳
  • 2篇付金龙
  • 1篇周刚
  • 1篇沈惠琳
  • 1篇王仲略
  • 1篇王志勇
  • 1篇郭赟
  • 1篇马菊妹
  • 1篇何敏慧
  • 1篇胡娇娣
  • 1篇李之印

传媒

  • 4篇国际消化病杂...
  • 2篇中国高等医学...
  • 2篇健康研究
  • 2篇中华炎性肠病...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华危重症医...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09
  • 2篇2008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CBL和PBL的临床思维情境教学法在内科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通过临床不同情境的CBL(case-basedlearning)和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在内科学病例讨论中的应用,探讨新的教学方法对提升本科生临床思维及学习能力的效果。方法:选取我校临床医学专业三年级的48名医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4人,再分每12人为1个小班化教学组。试验组采用基于CBL和PBL的临床思维情境教学方法,以问题的形式深入讨论真实住院病例的整个诊治过程,对照组采用病例入院记录LBL(lecture-based learning)穿插提问的教学方法,两组学生分别在内科学课程结束后进行问卷调查和成绩考核。结果:试验组所有学生对课堂评价为满意或十分满意,对照组满意度为87.5%。试验组学生在提高学习兴趣、主动学习能力、学习效率、临床思维能力、解决临床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亦有显著性差异(80.0±5.6)vs(83.2±4.8),P<0.05)。结论:基于CBL和PBL的临床思维情境教学法既能显著提高内科学教学效果,使本科生提前适应临床诊治经过并将基础、临床知识做到融会贯通,又可以缓解临床资源不足的问题,在临床学科教学中值得推广。
叶月芳叶月芳祝思慧
关键词:CBLPBL临床思维情境教学内科学
医学生标准化病人联合临床思维形成性评价教学法在内科学非床旁见习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医学生标准化病人联合临床思维形成性评价教学法在内科学非床旁见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临床医学专业三年级的96名临床见习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8人,每12人为小班化教学组。两组学生分别在内科学非床旁培训一个学期后进行对比,对照组采用医学生标准化病人教学法,实验组采用医学生标准化病人联合临床思维形成性评价教学法,课程结束后进行问卷调查和考核。结果:尽管两组医学生的期末理论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实验组学生的技能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所有学生对课堂评价为满意或十分满意,对照组满意度为91.7%。实验组学生在提高学习兴趣、临床思维能力、学习效率、沟通能力及见习效果方面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医学生标准化病人联合临床思维形成性评价教学法既能提高学生临床技能方面的综合能力,还可以缓解临床资源不足的问题,在临床学科非床旁见习中值得推广。
叶月芳叶月芳朱羽琪付金龙付金龙
关键词:标准化病人临床思维内科学
易感基因-潘氏细胞-肠道微生态轴在炎症性肠病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22年
炎症性肠病(IBD)是由环境因素作用于遗传易感人群,导致的免疫系统和肠道微生态系统失调的疾病。潘氏细胞(PC)在IBD发病过程中,尤其是在克罗恩病发展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其形态、数量、功能容易受易感基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在肠道中,PC通过分泌抗菌颗粒,参与构成干细胞微环境,起到调节肠道微生态和维持肠道黏膜稳态的作用,同时PC的增殖和成熟又是依赖于肠道中的共生菌群。本文介绍易感基因、PC、肠道微生态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对IBD发生发展的影响。
徐鹏飞周千惠廖雨晗庄文涵庄奇叶月芳
关键词:潘氏细胞炎症性肠病肠道菌群易感基因
药物相关性食管溃疡10例报道及文献荟萃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分析口服药物所致食管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胃镜所见和病理表现,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12月—2020年12月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经胃镜诊断的食管溃疡病例190例,筛选有明确服药史且排除其他食管疾病的患者并进行随访,归纳总结其一般情况、服药名称、服药方式、临床症状、内镜表现、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结合国内三大数据库的相关文献,进行药物相关性食管溃疡的荟萃分析。结果190例中筛选到药物相关性食管溃疡患者10例(5.26%),主要与口服药物方式不当有关。文献检索到80例,药物相关性食管溃疡患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男、女发生率大致相当(1.35∶1),引起溃疡的药物主要为抗生素、非甾体类抗炎药、激素、维生素等胶囊或片剂,溃疡部位大多发生于食管中段(72.5%),且多发(56.25%)较单发(37.5%)多见,预后大多良好。结论口服药物方法不当可导致食管溃疡,经正规治疗后可完全愈合。口服药物前宣教是预防其发生的关键。
叶月芳叶月芳朱羽琪来志超王仲略王仲略
关键词:食管溃疡药物相关性胃镜检查
口服结肠炎提取蛋白对葡聚糖硫酸钠诱导小鼠结肠炎的保护作用与大肠粘膜γδT细胞增多相关
目的口服耐受已被证实能有效减轻多种免疫介导疾病的动物模型。本研究旨在检测口服结肠炎提取蛋白(colitis-extracted proteins,CEP)对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
叶月芳金希乐敏陈韶华虞朝辉厉有名
文献传递
死亡受体3基因缺陷对结肠炎小鼠肠黏膜炎症及通透性的影响
2021年
目的:分析死亡受体3(Dr3)基因缺陷对不同结肠炎小鼠模型肠黏膜炎症的影响,并探讨Dr3基因缺陷与肠黏膜通透性的关系。方法:收集雌性Dr3基因缺陷(Dr3^(-/-))小鼠和野生型(WT)小鼠各9只,分别设为Dr3^(-/-)-DSS组和WT-DSS组。两组小鼠均采用2.5%葡聚糖硫酸钠(DSS)溶液连续饮用5 d、灭菌水饮用2 d为1个循环,共4个循环的方法建立慢性结肠炎模型。收集雄性WT、Dr3^(-/-)小鼠作为供体鼠,采用磁珠和流式细胞术分别筛选出WT、Dr3^(-/-)的初始T淋巴细胞并腹腔注射至免疫缺陷(Rag1-/-)小鼠和Dr3^(-/-)Rag1-/-小鼠,作为WT转移组和Dr3^(-/-)转移组,从而建立T细胞过继转移诱导的结肠炎模型。观察小鼠体质量、大便性状及潜血,并计算疾病活动指数(DAI)。显微镜下观察小鼠肠黏膜损伤及炎症细胞浸润程度,并计算肠炎组织学评分。通过FITC-dextran血清荧光法检测小鼠肠黏膜通透性。比较两组间的DAI评分、组织学评分和FITC-dextran含量的差异。结果:(1)Dr3^(-/-)-DSS组小鼠的DAI评分在建模第12、19、26天明显高于WT-DSS组小鼠,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P<0.05)。建模后4周,WT-DSS组小鼠直肠组织学评分明显高于盲肠和结肠(10.130±1.540比3.667±0.236和7.222±1.199,均P<0.05),提示WT-DSS组直肠炎症程度最重;Dr3^(-/-)-DSS组小鼠结肠组织学评分明显高于盲肠和直肠(11.330±1.167比7.556±1.519和9.500±0.824,均P<0.05),提示Dr3^(-/-)-DSS组结肠炎症程度最重;与WT-DSS组比较,Dr3^(-/-)-DSS组小鼠盲肠和结肠的组织学评分显著增高(盲肠:7.556±1.519比3.667±0.236,P=0.022;结肠:11.330±1.167比7.222±1.199,P=0.026),而两组直肠的组织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Dr3基因缺陷使盲肠和结肠炎症加重。(2)建模后6周,WT转移组直肠组织学评分明显高于十二指肠、空肠、回肠末端、盲肠、结肠中段(均P<0.05),提示WT转移组直肠炎症最重;Dr3^(-/-)转移组盲肠组织学评�
叶月芳叶月芳周刚庄振杰付金龙付金龙李国栋贺美家姚金妙
关键词:基因结肠炎肠黏膜通透性小鼠炎症性肠病
内镜下自膨式无覆膜结肠金属支架置入治疗左侧结肠恶性梗阻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经内镜自膨式无覆膜金属支架置入治疗左侧结肠癌性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梗阻情况进行不同术前肠道准备后,经内镜放置金属支架治疗左侧结肠癌性梗阻患者21例,术后进行常规处理并随访。结果21例结肠癌性梗阻中,放置金属支架成功率为100%,术后1~2 d肠梗阻症状均得到缓解或消除;支架术后均有少量的便血6例,无大出血、穿孔及支架移位等并发症发生;21例患者术后均能恢复经口进食,生存期4~22月,平均生存期为7月。结论经内镜放置自膨式无覆膜金属支架治疗左侧结肠癌性梗阻,操作简单、经济有效、术后并发症少,有效缓解患者的梗阻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王志勇孙丽伟吴建良叶月芳付金龙李丽郭赟马菊妹胡娇娣
关键词:内镜自膨式金属支架梗阻
贲门失弛缓症诊治的新进展被引量:6
2014年
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原发性食管运动障碍性疾病,其难治性、易复发、长病程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的诊断技术如定时食管吞钡检查、食管高分辨率测压引起了研究者的重视。临床治疗以降低食管下端括约肌压力、缓解梗阻症状为目的,治疗方法处于不断探索和更新中,此文主要就腔镜下改良Heller术及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进行综述。
张航胡佳峰吴秀秀叶月芳
关键词:贲门失弛缓症
LRRK2在克罗恩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2022年
富亮氨酸重复序列激酶2(LRRK2)是一种作用广泛的多结构域枢纽蛋白。近年来研究发现,LRRK2与克罗恩病(CD)发病高度相关,LRRK2基因或LRRK2蛋白异常可通过调控溶菌酶的分泌、LRRK2蛋白的激酶活性、活性氧的释放、自噬过程、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等方式在CD的发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主要就LRRK2在CD发病过程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CD的诊治提供新思路。
庄文涵廖雨晗徐鹏飞蔡亦斐叶月芳
关键词:克罗恩病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
青蒿琥酯对非酒精性脂肪炎大鼠肝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和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表达的影响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肝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和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的方法复制大鼠NASH模型,实验分正常组、模型组、易善复组、青蒿琥酯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正常组每天予以标准饲料喂养,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给药治疗8周后,提取肝组织,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各组大鼠肝组织PPARγ、SREBP-1c蛋白表达情况;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光镜观察肝脂肪变、炎症及纤维化程度。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在模型组中不仅PPARγ蛋白表达(1.67±1.01)明显减少,而且SREBP-1c蛋白表达(3.27±1.03)明显增多(均P<0.01);青蒿琥酯低中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PPARγ蛋白表达增多,SREBP-1c蛋白表达明显减少,并且呈剂量依赖性(均P<0.05),青蒿琥酯高剂量组PPARγ为(3.21±1.02),SREBP-1c为(1.32±0.77),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青蒿琥酯各剂量组能提高SOD和GSH-Px的含量,降低MDA的含量,并且呈剂量依赖性(均P<0.05);青蒿琥酯能明显改善大鼠肝组织脂肪变、炎症程度和肝纤维化程度。结论青蒿琥酯治疗大鼠NASH的机制可能与上调PPARγ和下调SREBP-1c的表达有关。
陈晶李丽叶月芳
关键词:青蒿琥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