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晓燕
-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2
- 供职机构: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碧江乌头内生真菌Alternaria solani次生代谢产物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对碧江乌头内生真菌Alternaria solani次生代谢产物进行研究。方法:将内生真菌Alternaria solani发酵产物用甲醇提取,回收甲醇至浸膏状,浸膏用乙酸乙酯萃取,得粗提物。粗提物用各种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经光谱数据(~1H-NMR,^(13)C-NMR,MS)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2E,24R)-Ergosta-4,6,8(14),22-tetraen-3-one(1),1,3-二油酸甘油酯(2),5-(3',3'-Dimethylallyloxy)-3-methoxy-4-methylphthalide(3),拟盘多毛孢H2-倍半萜内酯(4),过氧麦角甾醇(5),7-dehydroxyl-zinniol(6),麦角甾-7,22-二烯-3β,5,6-三醇(7),9-octadecenoic acid-2',3'-dihydroxy propyl ester(8),8-甲基塔拉胺(9),查斯曼宁(10),滇乌碱(11),crassicauline A(12)。结论:从内生真菌Alternaria solani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其中化合物9~12均为首次分离得到。
- 李桂琼郭成鑫黄丽段晓燕刘王艳何丹沈勇
- 关键词: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
- 滇北乌头块根中二萜生物碱成分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对毛茛科乌头属植物滇北乌头的块根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滇北乌头的干燥块根粉碎后用甲醇渗漉提取,回收溶剂所得浸膏用1.5%HCl溶解,乙酸乙酯萃取,酸水溶液用5% NaOH调至pH为9,乙酸乙酯萃取,得总生物碱粗提物。粗提物用各种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经光谱数据(~1H-NMR,^(13)C-NMR,MS)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鉴定18个二萜生物碱,分别为:14-O-acetylsachaconitine(1),franchetine(2),crassicaudine(3),indaconoitine(4),14-benzoyl chasmanine(5),14-Oacetyltalatisamine(6),talatisamine(7),chasmannine(8),crassicauline A(9),bikhaconine(10),13,15-dideoxyaconitine(11),crassicautine(12),kongboensine(13),liljestrandisine(14),ludaconitine(15),8-deacetyl-yunaconitine(16),yunaconitine(17),ouvrardiantine(18)。结论:首次对滇北乌头进行化学成分研究,共分离鉴定18个二萜生物碱。
- 郭成鑫李桂琼黄丽何丹段晓燕刘王艳沈勇
- 关键词:毛茛科二萜生物碱
- 拳距瓜叶乌头二萜生物碱成分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对拳距瓜叶乌头Aconitum hemsleyanum var.circinatum的块根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采用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结合波谱数据(~1H-NMR、^(13)C-NMR、MS)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拳距瓜叶乌头块根总生物碱中共分离得到17个二萜生物碱,分别鉴定为黄草乌碱丁(1)、8-甲氧基黄草乌碱丁(2)、贡乌生(3)、塔拉地萨敏(4)、查斯曼宁(5)、8-甲氧基塔拉胺(6)、14-乙酰塔拉胺(7)、8-去乙酰滇乌碱(8)、crassicautine(9),crassicaudine(10)、粗茎乌头碱甲(11)、黄草乌碱丙(12)、黄草乌碱甲(13)、滇乌碱(14)、transconitine B(15)、工布乌碱(16)、大渡乌碱(17)。结论化合物2、3、6、7、9、12~1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何丹刘王艳郭成鑫李贵琼段晓燕熊娇沈勇
- 关键词:毛茛科二萜生物碱
- 滇西乌头二萜生物碱成分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对毛茛科乌头属植物滇西乌头的块根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滇西乌头的干燥块根用甲醇渗漉提取,所得浸膏用1.5%HCl溶解,5%NaOH调pH至9,乙酸乙酯萃取,得总生物碱粗提物。粗提物用各种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经光谱数据(~1H-NMR,^(13)C-NMR,MS)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鉴定12个二萜生物碱,分别为:丽江乌头碱(1),粗茎乌碱甲(2),查斯曼宁(3),塔拉地萨敏(4),去苯甲酰大渡乌碱(5),彭生宁(6),crassicautine(7),滇乌碱(8),大渡乌碱(9),贡乌生(10),直缘乌碱乙(11),pseudoaconine(12)。结论:化合物3~7,10~12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段晓燕沈勇
- 关键词:毛茛科二萜生物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