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亚东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血管
  • 1篇大血管
  • 1篇导管
  • 1篇动脉闭塞
  • 1篇动脉闭塞性
  • 1篇动脉闭塞性疾...
  • 1篇动脉瘤
  • 1篇性疾病
  • 1篇血管造影
  • 1篇意识不清
  • 1篇右侧
  • 1篇右侧颈总动脉
  • 1篇右锁骨
  • 1篇右锁骨下
  • 1篇右锁骨下动脉
  • 1篇预后
  • 1篇造影
  • 1篇治疗预后
  • 1篇栓塞

机构

  • 3篇河北大学

作者

  • 3篇李志强
  • 3篇鄂亚军
  • 3篇刘亚东
  • 1篇刘东辉

传媒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侧支循环水平对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行机械取栓治疗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侧支循环水平对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机械取栓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2020年6月120例行机械取栓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病例的影像及临床资料,首先依据侧支循环水平不同分为侧支循环较好组(n=63)和侧支循环较差组(n=57),比较两组机械取栓治疗前、术后24 h、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术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及病死率。将mRS评分为0~2分视为预后良好组(n=74),3~6分视为预后较差组(n=46),对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术后24 h、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两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侧支循环较好组均低于侧支循环较差组(P<0.05,P<0.01)。侧支循环较差组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90 d良好预后率低于侧支循环较好组,病死率和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高于侧支循环较好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24 h NIHSS评分较高与侧支循环水平较差是影响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行机械取栓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颅内侧支循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机械取栓治疗的预后,较好的侧支循环是取得良好预后的重要条件。
赵泽群刘亚东李志强鄂亚军
关键词:动脉闭塞性疾病侧支循环机械取栓预后
椎动脉双支起源变异二例被引量:1
2018年
例1女,17岁.因突发意识不清伴呕吐4 h就诊.行头颅CT示小脑出血破入三、四脑室,以"自发性小脑出血破入脑室"收入院,并急诊行血肿清除手术.术后复查全脑血管造影及CTA提示右侧椎动脉双支起源,一支起源于迷走右锁骨下动脉,另一支起源于右侧颈总动脉,两支于第4颈椎体下缘水平汇合成右侧椎动脉主干(图1-8).
刘亚东李志强段朋朋冯云匣鄂亚军
关键词:椎动脉右侧颈总动脉迷走右锁骨下动脉全脑血管造影意识不清
双微导管“跨区”栓塞颅内不规则动脉瘤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双微导管跨区域栓塞技术治疗颅内不规则动脉瘤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连续采用跨区栓塞技术治疗的19例颅内不规则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对栓塞策略制定、栓塞材料选择、手术过程及栓塞效果进行初步总结。结果 19例患者颅内不规则动脉瘤治疗均获成功,其中1例在手术收尾阶段填塞瘤颈时因弹簧圈突入载瘤动脉过多,最后经植入支架补救成功。跨区栓塞技术成功率为95%,完全栓塞15例,次全栓塞3例。结论双微导管技术跨区栓塞治疗颅内某些特定不规则动脉瘤,操作简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刘亚东李志强段朋朋刘东辉鄂亚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