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雷建东

作品数:9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乐山市中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液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尿液
  • 2篇慢性
  • 1篇导尿
  • 1篇导尿管
  • 1篇低血糖
  • 1篇底座
  • 1篇动脉血流
  • 1篇心房
  • 1篇心房功能
  • 1篇心力衰竭
  • 1篇心力衰竭患者
  • 1篇血红素氧合酶
  • 1篇血流
  • 1篇血清
  • 1篇血糖
  • 1篇血小板
  • 1篇血液透析

机构

  • 9篇乐山市中医医...

作者

  • 9篇雷建东
  • 7篇吴林军
  • 6篇蒋志敏
  • 3篇周翼
  • 1篇李丹

传媒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癌症进展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华肾病研究...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空腹静脉血标本放置时间不同对其常规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浅析
2021年
观察分析常规恒温保存条件下空腹静脉血标本放置时间不同对其常规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方法:在2019年09月至2020年09月在我院进行体检的人群中筛选出符合要求的180例患者,对所有体检患者均进行空腹静脉血标本采集,在标本前处理完成后立即进行常规生化检验,并随后于1h、2h、3h分别对该血液标本再进行常规生化检验。观察比较空腹静脉血标本在不同的放置时间后,其常规生化检验结果的变化情况。结果:放置时间≥2h后血液标本的血糖(Glu)、尿素氮(BUN)值相较于立即检验已经存在明显的差异,而当放置时间≥3h后,氯(Cl)检验值存在明显差异,组间比较有较大的差别(P<0.05);而随着时间变化钠(Na)、钾(K)、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均有一定的上升幅度,但是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肌酐(Cr)则变化差异较小。结论:空腹静脉血标本的常规生化检验结果会随着放置时间而出现变化,在放置一定时间后检验结果与立即检验结果已经存在显著差异,无法为临床诊断提供精准依据,故实验室应当严格遵守国家检验标准操作规程,对标本进行及时检验,以保证检验的准确性。
雷建东
关键词:空腹静脉血标本常规生化检验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癌胚抗原与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
2023年
目的探讨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癌胚抗原(CEA)与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60例直肠癌患者,随访3年,记录患者的预后情况。比较不同预后直肠癌患者PLR、NLR、CEA水平;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随访3年,60例直肠癌患者生存32例,死亡28例。死亡直肠癌患者血清PLR、NLR、CEA水平均明显高于生存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为Ⅲ~Ⅳ期、分化程度为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和有远处转移的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分别低于TNM分期为Ⅰ~Ⅱ期、分化程度为中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以及无远处转移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为Ⅲ~Ⅳ期、分化程度为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有远处转移、PLR升高、NLR升高、CEA升高均为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外周血PLR、NLR以及CEA水平升高表明直肠癌患者死亡风险增加,临床工作中可通过联合检测上述指标为临床干预方案的制订提供指导依据,从而改善预后。
蒋志敏吴林军雷建东周翼季沙
关键词:直肠癌预后癌胚抗原
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低血糖预测模型及评分量表的建立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液透析(HD)过程中发生低血糖的影响因素,建立低血糖预测模型及评分表。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7月于我院血液透析中心进行维持性HD的DN患者242例,根据患者HD过程中是否发生低血糖分为未发生低血糖组(n=112)和发生低血糖组(n=130),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Logistic分析及Lasso-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相关变量,以是否发生低血糖为因变量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与评分表,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校准曲线验证模型的区分度和准确度。结果两组DN患者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用药依从性、血糖平均值(MBG)、血糖变异系数(CVBG)、每日运动时间、合理控制饮食、抑郁状态及照顾能力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MI、MBG、CVBG、用药依从性、每日运动时间、合理控制饮食、抑郁状态及照顾能力均为DN患者HD过程中发生低血糖的影响因素(P<0.05)。Lasso-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亦显示,MBG、CVBG、用药依从性、合理控制饮食、抑郁状态及照顾能力是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影响因素(P<0.05)。构建的Logistic风险预测模型的ROC曲线AUC 0.826,95%CI:0.785~0.897,校准图显示该模型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较为一致。根据建立的低血糖预测评分表,0~9分对应的低血糖发生概率为7.3%~100.0%。最大约登指数为0.49时评分表切点为5分,该分值下评分表的灵敏度为83.61%、特异度为85.83%、准确率为84.71%。结论基于Lasso-Logistic回归模型开发的低血糖评分量表联合MBG、CVBG、用药依从性、合理控制饮食、抑郁状态、照顾能力对DN患者HD过程中低血糖做出可靠预测,为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血糖控制提供依据,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雷建东吴林军季沙蒋志敏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低血糖评分量表
慢性肾脏疾病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2024年
慢性肾脏疾病(CKD)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难题,早期识别CKD并进行防治是临床关注的重点。尽管传统生化生物标志物已应用于临床,但其在CDK早期的诊断价值有限,因此开发早期诊断CKD的无创生物标志物是肾病研究领域的热点。近年,已发现许多血液和尿液生物标志物用于CKD的早期诊断,本文就目前发现的肾脏早期损伤相关生物标志物,包括临床常用指标、蛋白类、非编码RNAs(ncRNAs)类以及代谢组学代谢物进行简要综述,以期为CKD的早期诊治和预防进展提供新思路。
雷建东万雪吴林军季沙李孟春
关键词:慢性肾脏疾病血液尿液生物标志物
PD-L1、HBME-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20年
目的研究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D-L1)、人骨髓内皮细胞标记物-1(HBME-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5月该院收治的10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手术切除病灶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分别作为观察组(n=102)与对照组(n=102)。通过免疫组化染色,观察两组PD-L1、HBME-1表达情况。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PD-L1、HBME-1表达量与甲状腺乳头状癌一般特征的关系。结果PD-L1在观察组中阳性率为69.61%(71/1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5.69%(16/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625,P<0.001)。HBME-1在观察组中阳性率为73.53%(75/1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6%(7/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291,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D-L1及HBME-1表达阳性是肿瘤发生淋巴结转移及侵犯包膜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PD-L1与HBME-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均处于高表达状态,且与患者肿瘤发生淋巴结转移及侵犯包膜密切相关,PD-L1与HBME-1可辅助诊断患者肿瘤发展情况。
周翼吴林军雷建东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表达量
妊娠糖尿病孕妇血清HO-1、HIF-1α水平与胎儿大脑中动脉血流的关系及对产前胎儿宫内缺氧诊断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GDM)孕妇血清HO-1,HIF-1α水平与胎儿大脑中动脉血流的关系以及对胎儿宫内缺氧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6月乐山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63例GDM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胎儿是否宫内缺氧诊断标准将其分为无宫内缺氧组(118例)和宫内缺氧组(45例)。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单因素以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可能造成胎儿宫内缺氧的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预测胎儿宫内缺氧发生的效能,并构建列线图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结果无宫内缺氧组在羊水过少、母孕期感染、妊高征、胎动异常、全血高切黏度(HWBV)、血沉(ESR)、全血低切黏度(LWBV)、孕妇血清HO-1、HIF-1α水平方面均显著低于宫内缺氧组(P<0.05),而在胎儿大脑中动脉血流参数方面则显著高于宫内缺氧组(P<0.05);以上具有显著性差异的指标均是导致胎儿宫内缺氧发生的危险因素(OR值>1,P<0.05);孕妇血清HO-1、HIF-1α水平与胎儿大脑中动脉血流参数呈明显负相关(P<0.05),且二者联合预测胎儿宫内缺氧具有更优的预测效能;列线图模型危险因素总分726分,对应发生宫内缺氧概率为78.33%,经验证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准确度和有效性。结论通过GDM孕妇血清HO-1,HIF-1α水平检测和胎儿大脑中动脉血流的超声监测,对产前胎儿宫内缺氧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预测价值,并且联合检测比单一指标评估更准确、可靠。
蒋志敏吴林军雷建东季沙李丹
关键词:妊娠糖尿病血红素氧合酶大脑中动脉宫内缺氧
PCT、CysC联合检测在重症肺炎患者急性肾损伤预测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胱抑素C(CysC)联合检测对重症肺炎(SP)合并急性肾损伤(AKI)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本院重症监护室2017年2月至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SP患者110例。将110例SP患者分为AKI组和无AKI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比较AKI组不同KIDGO分期患者血清PCT、CysC水平,分析血清PCT、CysC与KDIGO分期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P患者合并AKI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PCT、CysC对SP患者发生AKI的预测价值。结果AKI组住院时间长于无AKI组(P<0.01),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及血清Cr、UA、PCT、CysC水平均高于无AKI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CT、CysC是SP患者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AKI组患者血清PCT、CysC水平随着KDIGO分期的增加而逐渐增加(P<0.01),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KI组血清PCT、CysC水平均与KDIGO分期呈正相关(r=0.779、0.472,P均<0.01);ROC曲线显示PCT、CysC联合检测预测价值分别优于PCT、CysC单独检测(Z=2.941、2.478,P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CT、CysC是SP患者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PCT、CysC联合检测对SP发生AKI的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蒋志敏吴林军雷建东季沙钱建冬
关键词:重症肺炎急性肾损伤胱抑素C
一种医学检验用尿液取样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尿液检验技术领域的一种医学检验用尿液取样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架,支架的内部通过轴杆活动连接有辊筒,辊筒的表面传动连接有传送带,底座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支腿,支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尿液罐...
雷建东季沙蒋志敏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研究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分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患者血清PTH水平的中位数(99.6pg/ml,化学发光法)为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PTH≥99.6pg/ml)及对照组(PTH<99.6pg/ml)。对比两组心功能及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胱抑素C(Cys-C)及白介素-6(IL-6)水平,分析PTH与心功能等级的关系。结果:本项目共纳入观察组39例,对照组41例。观察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6min步行距离及NYHAⅠ-Ⅱ级比例相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外周血CRP、Cys-C及IL-6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PTH水平与NYHA等级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r=0.662,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PTH水平升高提示心脏功能不良,可用于临床辅助评估心功能。
周翼蒋志敏吴林军雷建东
关键词:心力衰竭甲状旁腺激素心房功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