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楠楠

作品数:20 被引量:87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自动化与计算...
  • 8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3篇图像
  • 6篇图像采集
  • 5篇毒素
  • 5篇曲霉
  • 5篇曲霉毒素
  • 5篇霉变
  • 5篇黄曲霉
  • 5篇黄曲霉毒素
  • 3篇玉米
  • 3篇图像处理
  • 3篇蝗虫
  • 2篇电路
  • 2篇电路板
  • 2篇信号
  • 2篇信号传递
  • 2篇在线检测
  • 2篇时段
  • 2篇图像获取
  • 2篇图像信息
  • 2篇切片

机构

  • 15篇中国农业大学
  • 8篇山东理工大学
  • 5篇塔里木大学
  • 2篇教育部
  • 1篇中国航空动力...
  • 1篇美国农业部

作者

  • 20篇张楠楠
  • 5篇张楠楠
  • 4篇梅树立
  • 4篇马立修
  • 4篇王伟
  • 4篇李丽
  • 4篇褚璇
  • 4篇白铁成
  • 4篇刘伟
  • 3篇李莉
  • 3篇彭彦昆
  • 3篇袁宁
  • 3篇张晓
  • 3篇王伟
  • 2篇刘伟
  • 2篇张晓
  • 2篇肖瑜
  • 2篇李晓飞
  • 2篇王伟
  • 2篇袁莹

传媒

  • 5篇农业机械学报
  • 3篇中国粮油学报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农业与技术
  • 1篇智慧农业(中...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6
  • 7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粮仓内同时段不同深度粮食颗粒霉变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粮仓内同时段不同深度粮食颗粒霉变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属于粮食颗粒霉变检测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准确检测粮食颗粒霉变情况的粮仓内同时段不同深度粮食颗粒霉变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1)左侧下部设有进料口(2),右侧上部...
刘伟王伟马立修张楠楠袁宁
文献传递
基于图像处理的玉米颗粒霉变程度检测方法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提出利用HSV模型快速识别霉变玉米颗粒与霉变等级的方法。基于感染霉菌的玉米颗粒表层会发生颜色褐变、发黑等特点,首先对彩色玉米图像进行图像增强,然后采用V分量的阈值区分正常玉米颗粒与霉变玉米颗粒,再通过H与V分量的阈值区分轻度霉变与严重霉变玉米颗粒。试验表明,该方法对正常玉米颗粒、轻度霉变玉米颗粒、严重霉变玉米颗粒的检测准确率可达93.7%、80%、92.9%以上,能够达到区分检测的目的。
张楠楠刘伟王伟陆文玲袁宁
关键词:图像处理
蚕豆接种根瘤菌和玉米间作对作物根际微生物数量和群落结构的影响
张楠楠
关键词:间作接种根瘤菌氨氧化细菌氨氧化古菌
基于CBAM-YOLO v7的自然环境下棉叶病虫害识别方法被引量:12
2023年
针对自然环境下棉花叶片病害检测难度大和人工设计特征提取器难以获取与棉叶病虫害相近特征表达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注意力机制YOLO v7算法(CBAM-YOLO v7)。该模型在YOLO v7模型基础上,在Backbone与Head中间增加注意力机制CBAM,并在Head部进行4倍下采样,然后将CBAM-YOLO v7模型用于棉叶病虫害识别,并与YOLO v5和YOLO v7进行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蚜虫和正常叶片检测方面,YOLO v7可取得好的检测结果;CBAM-YOLO v7对黄萎病、棉盲蝽、红蜘蛛棉叶病虫害图像检测的准确率高于其他模型。CBAM-YOLO v7的mAP为85.5%,相较于YOLO v5提高21个百分点,相较于YOLO v7提高4.9个百分点;单幅图检测耗时为29.26 ms,可为棉叶病害在线监测提供理论基础。
张楠楠张楠楠张晓张晓白铁成李莉
关键词:棉叶病虫害目标检测
基于高光谱和连续投影算法的棉花叶面积指数估测被引量:12
2022年
为实现快速、无损、实时监测不同灌溉处理下棉花植株叶面积指数,借助高光谱遥感技术获取了棉花植株4个生育期的冠层反射率,同时获取每株棉花的叶面积指数,用一阶导数、二阶导数、标准正态变换,多元散射校正、小波分析等光谱预处理方法,经过连续投影算法提取特征波段,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4个生育期(总体)和各生育期的高光谱估算模型。对比6种预处理方法在4个生育期和各生育期建模精度表明,4个生育期(总体)、蕾期、花期、花铃期的小波分解尺度为4、2、8、2,模型分别为CWT-SPA-PLS、CWT-FD-SPA-PLS、CWT-SPA-PLS、CWT-FD-SPA-PLS时可取得较好的精度;经二阶导数处理后,铃期可取得较好的结果,R^(2)和RPD分别0.973、5.3295,优于其他预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利用预处理方法尤其是小波分析方法得到的光谱信息可有效估测棉花4个生育期(总体)和各生育期的叶面积指数。
张楠楠张楠楠张晓李莉李莉
关键词:棉花植株叶面积指数高光谱遥感反演模型连续投影算法
一种霉变粮食快速在线检测筛选系统
本发明涉及粮种安全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霉变粮食快速在线检测筛选系统。该检测筛选系统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喂料机构、输料机构,图像获取机构、图像检测机构以及筛选机构,用图像获取机构对经过输料机构的粮食颗粒进行图像采...
王伟褚璇刘伟袁莹张楠楠彭彦昆
文献传递
基于自适应小波偏微分方程的蝗虫切片图像去噪被引量:14
2015年
蝗虫显微切片图像在获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噪声污染,其纹理、边缘与噪声又都属于高频分量,单独使用小波变换或偏微分方程(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PDE)扩散的方法都不能在有效去噪的同时保持边缘、纹理等。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自适应小波PDE的去噪算法。首先对蝗虫切片含噪图像进行sym5小波软阈值去噪,分解层数根据去噪后图像的PSNR(peak signal to noise ratio)值自适应地选择,阈值门限使用Birge-Massart处罚算法获取。然后在此去噪的基础上进行Perona-Malik(PM)模型去噪,迭代次数根据去噪后图像的PSNR值自适应地选择,梯度阈值根据图像自身的2范数获取。为了验证所提出算法的去噪性能,进行了与常用去噪算法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视觉上,采用本文算法去噪后的图像噪声点较少且边缘、纹理清晰;客观上,采用该文算法去噪后的图像PSNR值比使用维纳滤波高出2 d B左右,比使用中值滤波高出3 d B左右,比使用小波阈值去噪高出2 d B左右,比使用PM模型去噪高出1 d B左右,并且在结构相似性(structural similarity image measurement,SSIM)上采用该文算法去噪后的图像与原始图像的相似度最高。因此,将自适应小波PDE的算法应用于蝗虫切片去噪是可行的、有效的,为其后续处理提供了技术支持。
李丽张楠楠梅树立李晓飞
关键词:切片图像小波图像去噪
一种霉变粮食快速在线检测筛选系统
本发明涉及粮种安全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霉变粮食快速在线检测筛选系统。该检测筛选系统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喂料机构、输料机构,图像获取机构、图像检测机构以及筛选机构,用图像获取机构对经过输料机构的粮食颗粒进行图像采...
王伟褚璇刘伟袁莹张楠楠彭彦昆
文献传递
自移动粮仓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自移动粮仓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属于粮仓粮食霉变检测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在粮仓内自由移动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器和导向装置,检测器设有外壳(3),外壳(3)底部连接透明罩(1),顶部连接导向装置,检测器内中...
刘伟王伟马立修张楠楠肖瑜
文献传递
番茄图像保纹理降噪的各向异性动态扩散模型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针对番茄图像进行各向异性扩散降噪研究。首先在2-范数梯度阈值计算方法基础上引入图像的局部灰度方差,提出了一种梯度阈值计算方法。其次采用结构相似性(SSIM)作为迭代停止准则,实现了迭代次数的自适应选取,构建出用于番茄图像保纹理降噪的各向异性动态扩散模型。最后在噪声标准差为5、10、15、20、25、30不同情况下,进行2组对比试验。第1组试验结果表明,采用SSIM作为迭代停止准则是有效的、稳定的。第2组试验从峰值信噪比(PSNR)和梯度模值相似性偏差(GMSD)两方面对降噪后的图像质量进行客观评价,并与P-M模型、2-范数模型相比较,结果是所提模型的PSNR平均值最高且GMSD平均值分别降低了15.5%、19.1%,说明采用所提模型降噪后的番茄图像降噪效果有所改进并且与原始图像比较接近;从视觉效果上,采用结果是所提模型降噪后的番茄图像纹理保留较多且清晰。因此,提出的各向异性动态扩散模型在降噪的同时保留了图像纹理,为番茄后期的品质检测奠定了基础。
李丽张楠楠梅树立李晓飞
关键词:番茄图像降噪各向异性扩散梯度阈值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