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燕平

作品数:16 被引量:127H指数:7
供职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经筋
  • 4篇推拿
  • 3篇推拿手法
  • 3篇经筋结点
  • 2篇推拿手法学
  • 2篇卫星细胞
  • 2篇细胞
  • 2篇慢性
  • 2篇慢性损伤
  • 2篇结点
  • 2篇经筋病
  • 2篇颈肌
  • 2篇肌卫星细胞
  • 2篇教学
  • 1篇代谢
  • 1篇代谢酶
  • 1篇点按法
  • 1篇电活动
  • 1篇电生理
  • 1篇电针

机构

  • 15篇福建中医药大...
  • 5篇中国中医科学...

作者

  • 15篇廖军
  • 15篇方燕平
  • 7篇李忠丽
  • 4篇景向红
  • 1篇张学君
  • 1篇黄萍萍
  • 1篇黄黎珊

传媒

  • 3篇亚太传统医药
  • 2篇中国针灸
  • 1篇针刺研究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国民族民间...
  • 1篇云南中医中药...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世界中医药
  • 1篇教师
  • 1篇康复学报

年份

  • 4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9
  • 5篇2018
  • 1篇2017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针对腓肠肌急性钝挫伤大鼠步态及肌卫星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2023年
目的:观察电针对腓肠肌急性钝挫伤大鼠痛阈、步态及肌卫星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探讨电针促进骨骼肌急性损伤修复的可能机制。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6只)、模型组(24只)和电针组(18只)。模型组、电针组大鼠采用自制打击器建立右侧腓肠肌急性钝挫伤模型。电针组大鼠于右侧“承山”“阳陵泉”行电针干预,予疏密波,频率2 Hz/100 Hz,每次30 min,每日1次。按取材时间分别干预3、7、14 d。造模后第1、3、7、14天,采用Von Frey法检测各组大鼠后足机械缩足反射痛阈,计算左右足痛阈差值;Cat Walk XTTM动物步态分析仪记录大鼠站立时间及右后足最大接触面积;HE染色法观察大鼠右侧腓肠肌形态及炎性细胞数;免疫荧光法检测大鼠右侧腓肠肌配对盒基因7(Pax7)及成肌分化因子(MyoD)阳性表达。结果:造模后右侧腓肠肌肌纤维断裂,可见大量红细胞及炎性细胞浸润;电针干预后肌纤维组织形态完整,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少。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造模后第1、3、7、14天后足机械缩足反射痛阈差值升高(P<0.05),站立时间缩短、右后足最大接触面积减少(P<0.05),右侧腓肠肌炎性细胞数及Pax7、MyoD阳性表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造模后第7、14天后足机械缩足反射痛阈差值降低、站立时间延长(P<0.05),右侧腓肠肌炎性细胞数减少(P<0.05);造模后第3、7、14天右后足最大接触面积增大、右侧腓肠肌MyoD阳性表达增加(P<0.05);造模后第3天右侧腓肠肌Pax7阳性表达增加(P<0.05)。结论:电针可有效改善腓肠肌急性钝挫伤大鼠痛阈及步态,促进骨骼肌损伤修复,其机制可能与增加Pax7、MyoD表达,从而促进肌卫星细胞增殖分化有关。
黄于婷陈佳彦郑林遥刘阅阅童秀冰肖斯扬阚宇方燕平景向红廖军
关键词:痛阈肌卫星细胞
电针风池穴对颈肌慢性损伤大鼠肌卫星细胞及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2023年
目的:观察电针风池穴对颈肌慢性损伤大鼠肌卫星细胞、生肌决定因子(MyoD)、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及核转录因子(NF-κBp65)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促进肌肉慢性损伤修复的可能机制。方法:从45只Wistar大鼠中选取10只作为空白组,将剩余大鼠造模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电针组和美洛昔康组,每组10只(5只造模不成功)。采用长时间低头固定并注射高渗盐水的方法复制大鼠颈肌慢性损伤模型。造模3个月后,使用超声诊断仪观察大鼠颈后肌的形态学变化;用肌电生理检测验证模型是否成功。电针组电针双侧风池穴,每次25 min,每日1次,连续治疗10 d为1个疗程,疗程之间间隔2 d,共治疗2个疗程。干预结束后,取各组大鼠颈后肌组织,在电镜下观察颈后肌组织的形态学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CNA、MyoD、TLR4、MyD88及NF-κBp65蛋白的含量。结果:①形态学检测: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的超声诊断结果显示大鼠颈后肌组织不连续,厚度明显变薄;肌电生理检测结果表明模型组肌电波幅及频率较空白组明显衰减;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的肌肉电镜结果显示肌原纤维结构的排列不连续,部分线粒体肿胀,肌纤维和肌节之间有断裂,并有空泡现象存在;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肌原纤维清晰可见,肌丝横断面呈点状分布,肌节和肌浆膜完整,个别线粒体肿胀,其中少量与肌原纤维的断裂处有空泡;美洛昔康组肌原纤维结构偶见不规则,在肌原纤维的断裂处有空泡,出现少量的线粒体肿胀。②免疫组织化学: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中的PCNA、MyoD的表达呈现弱阳性,TLR4、MyD88、NF-κBp65的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与美洛昔康组中PCNA和MyoD的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TLR4、MyD88、NF-κBp65的蛋白表达量明显减少(P<0.05)。电针组与美洛昔康
黄于婷陈佳彦阚宇方燕平王金伟郑林遥景向红廖军
关键词:电针肌卫星细胞MYOD
电针对大鼠颈肌慢性损伤模型肌电活动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2023年
目的:观察电针对大鼠颈肌慢性损伤模型肌电活动、颈后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34只Wistar大鼠选取7只为空白对照组,其余大鼠复制颈肌慢性损伤模型备用。(经超声诊断仪检测,6只大鼠模型复制不成功,剔除。)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美洛昔康组,每组7只。电针组针刺双侧“风池穴”,1次/d,25 min/次,连续治疗10 d为1个疗程,疗程之间间隔2 d,共2个疗程。使用超声诊断仪检测大鼠颈后肌组织的形态学变化,电生理记录大鼠颈后肌肌电变化,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组织化学法标记B细胞淋巴瘤-2相关X蛋白(Bax)、B淋巴细胞瘤-2(Bcl-2)、胱天蛋白酶-3(Caspase-3)、Caspase-9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超声检测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电针后肌纤维排列较整齐,肌厚度增粗。肌电生理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肌电波幅及频率明显发生了衰减,电针后肌电波幅和频率明显高于模型组。TUNEL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凋亡细胞数目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Bcl-2的阳性细胞数少于空白组,Bax、Caspase-3、Caspase-9的阳性细胞数增多(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中的Bcl-2的阳性细胞数增多,Bax、Caspase-3、Caspase-9的阳性细胞数减少(P<0.05)。结论:电针干预可修复颈肌慢性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提高慢性颈肌损伤大鼠颈肌肌电振幅及抑制细胞凋亡相关,其途径可能通过抑制线粒体通路的活性而实现。
黄于婷杨岚菲屈伸华陈佳彦方燕平刘阅阅郑林遥王笛钇康小玲童秀冰阚宇廖军景向红
关键词:细胞凋亡
推拿治疗功能性便秘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被引量:14
2021年
目的:系统评价推拿治疗功能性便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Wanfang)、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PubMed、荷兰医学文献数据库(EMbase)、Cochrane图书馆(Cochrane Library)7个数据库自建库至2020年3月28日收录的推拿治疗功能性便秘的文献,对纳入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病例数1424例。Meta分析结果提示:①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RR=1.28,95%CI:1.16~1.42,P<0.00001);②治疗组对功能性便秘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RR=1.38,95%CI:1.25~1.52,Z=6.31,P<0.00001);③治疗组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RR=0.10,95%CI:0.02~0.49,Z=2.81,P=0.005);④辨证施用推拿手法治疗功能性便秘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RR=1.50,95%CI:1.08~2.10,Z=2.39,P=0.02);⑤治疗组改善功能性便秘患者粪便性状、排便时间、排便频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治疗功能性便秘具有一定的疗效优势,且不良反应少,可以改善功能性便秘的相关症状,但尚需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其疗效。
方燕平黄于婷陈典阚宇王金伟康小玲王笛钇廖军景向红
关键词:功能性便秘推拿META分析随机对照试验
浅析经筋病的辨证要点
临床上多种疾病都可称为"经筋病",在论治经筋病的过程中,辨证尤为重要。本文试从病性、病因、病位等角度分析经筋病的辨证要点,总结经筋病发展规律,为经筋病的治疗提供更加明确的方向。
黄于婷杨岚菲方燕平李忠丽廖军
关键词:针灸经筋经筋病辨证
文献传递
肩关节周围炎从“经筋论治”探析被引量:3
2022年
笔者基于中医经典著作及现代研究论治肩周炎,文章从“经筋理论”探析肩周炎的生理病理及治疗原则和方法。肩周炎属于“经筋病”范畴,肩关节的稳定由肩部的经筋维持,肩周炎的病理改变关键是筋急,病理产物为筋结;治疗原则是“温筋通络,松筋解结”,局部“筋节点”及远端点取穴;治疗方法则采用温针灸、针刀、火针、推拿等,以期为治疗肩周炎拓展新思路与新方法。
屈伸华康小玲王笛钇方燕平黄于婷阚宇廖军
关键词:肩周炎经筋痹证
推拿手法治疗经筋病的原理探析被引量:17
2018年
经筋病主要分为"筋急"和"筋痿"。临床上经筋病的治疗主要通过针灸推拿等,疗效显著,其中推拿手法在治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试论述推拿手法分别在治疗经筋病筋急和筋痿状态下的原理,为推拿手法治疗经筋病提供理论依据。
黄于婷杨岚菲方燕平李忠丽廖军
关键词:推拿手法筋急
“肌肉起止点”取穴法解筋结被引量:9
2018年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经筋病已成为临床常见病。筋结是经筋病的一种病理产物,表现为横络、条索及结节状物,按之酸胀麻,甚则疼痛,刺激筋结为治疗经筋病的关键所在。"肌肉起止点"取穴法是张文兵以《内经》取穴法为基础并结合现代解剖学知识提出的,在肌肉的起止点及肌腱寻找阿是穴和反阿是穴来治疗筋结,很好地将"以痛为腧"和"痛外治痛"结合起来,通过软组织力学和痛点机制理论均可证明该治疗手法对松散结节有着显著疗效。
杨岚菲黄于婷方燕平李忠丽廖军
经筋溯源考证被引量:13
2018年
十二经筋是中医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十二经脉关系紧密。经筋作为传统针灸学中最早被认识的学术成就,凝聚了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是传统医学和针灸学的精粹。探索与追溯经筋理论与经筋学说的历史,以期完善和提高对经筋的认识,使经筋疗法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
黄于婷杨岚菲方燕平李忠丽廖军
关键词:经筋经筋理论
捏脊对颈椎病大鼠椎间盘细胞外基质及代谢酶的影响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观察捏脊对颈椎病大鼠椎间盘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MMP-3、MMP-13、细胞内Ⅱ型胶原(COL-Ⅱ)、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以及细胞外基质(ECM)的影响,探讨捏脊治疗颈椎病的可能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捏脊组、莫比可组,每组8只。采用动静力失衡法建立颈椎病大鼠模型。捏脊组予捏脊干预治疗,每天14次;莫比可组予莫比可0.78mg/kg灌胃干预,每日1次,14d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椎间盘组织中MMP-1、MMP-3、MMP-13、COL-Ⅱ、TIMP-1的表达量,免疫印迹法检测ECM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椎间盘组织中MMP-1、MMP-3、MMP-13表达量均升高(P<0.05),COL-Ⅱ、TIMP-1表达均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捏脊组与莫比可组大鼠椎间盘组织中MMP-1、MMP-3、MMP-13表达均降低(P<0.05),COL-Ⅱ、TIMP-1表达均升高(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椎间盘组织中ECM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捏脊组与莫比可组ECM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捏脊治疗颈椎病大鼠椎间盘退变可能是通过调节椎间盘ECM系统及相关代谢酶表达量实现的。
黄黎珊黄萍萍童秀冰李忠丽方燕平廖军
关键词:捏脊颈椎病细胞外基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