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燕平

作品数:5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闽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实证
  • 2篇实证研究
  • 2篇人犯
  • 2篇违法
  • 2篇违法犯罪
  • 2篇未成年
  • 2篇未成年人
  • 2篇未成年人犯罪
  • 2篇犯罪
  • 2篇服刑
  • 2篇服刑人员
  • 1篇心理干预
  • 1篇心理控制源
  • 1篇人际信任
  • 1篇团体心理
  • 1篇团体心理干预
  • 1篇控制源
  • 1篇防御机制
  • 1篇干预

机构

  • 3篇漳州师范学院
  • 1篇闽南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何燕平
  • 3篇曾天德

传媒

  • 2篇漳州师范学院...
  • 1篇青少年犯罪问...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0
  • 2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团体心理干预服刑人员监狱化人格的效果被引量:1
2013年
以福建省某监狱服刑人员作为被试,挑选20名监狱化人格高分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16次、每次2小时的团体心理干预,采用等组前后测准实验设计,以探讨团体心理干预服刑人员监狱化人格的有效性.结果显示:实验组的监狱化人格总分以及悲观思维、低信任、低自尊、被动、对抗等因子分明显下降,前后测结果之间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但双重性、冷漠、说谎成性改变不明显;对照组监狱化人格以及各因子前后测量分数没有显著性差异.
何燕平
关键词:服刑人员团体心理干预
未成年人犯罪发展轨迹及其形成机制的实证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为考察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发展轨迹及其心理生成机制,采用回溯调查、问卷调查和探索性因素分析等方法对福建省未成年犯管教所281名未成年犯进行施测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1)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发展轨迹可以"离校或辍学(14.2岁)"为分界点将其行为发展分为两个发展阶段,概述为:校园违规(12.81岁)——游离社会(13.92岁)——违法犯罪(15.22岁);(2)未成年人在离校前大概两年的时间内,出现较多的劣迹行为;在离校后两年左右因犯罪进入未管所;(3)致使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因素有:学习状况不良、同伴劣迹活动、家庭关系不佳、偷盗撒谎行为;(4)其内在心理机制,主要体现在爱与归属、自尊需求得不到满足上,这两种需要无法满足而导致需要结构偏差和行为的负性转移,即积极寻求具有同类行为的同伴安慰,并以偷盗撒谎、同伴劣迹等行为表现出来,程度越发加深,最终导致犯罪。
曾天德龚瑛何燕平
关键词:违法犯罪
服刑人员的人际信任与心理控制源、防御机制的关系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为了解服刑人员人际信任及其与心理控制源、防御机制的关系,采用人际信任量表、心理控制源量表、防御机制问卷对随机抽取福建省监狱共572名男性服刑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服刑人员人际信任水平在各种客观变量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2)服刑人员人际信任水平与心理控制源成显著正相关;(3)人际信任水平与不成熟型防御机制成正相关,与成熟型防御机制成负相关;(4)从对人际信任水平的影响程度上看,心理控制源影响最大,防御机制次之.
何燕平洪泉阳曾天德
关键词:服刑人员人际信任心理控制源防御机制
未成年人犯罪发展轨迹及其形成机制的实证研究
探讨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发展轨迹以及犯罪心理的形成机制是当前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研究的热点问题。在研究方法上采用回溯调查、问卷调查和探索性因素分析等方法对未成年犯负性成长事件、人生发展动点和犯罪发展轨迹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具体探讨...
曾天德龚瑛何燕平
关键词:违法犯罪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