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世亮
- 作品数:76 被引量:295H指数:12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基于修正通用水土流失方程的水土流失遥感动态监测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修正通用水土流失方程的水土流失遥感动态监测方法,实施步骤如下:1)获取降雨侵蚀力因子、土壤可蚀性因子、地形因子;2)获取待监测区域的遥感图像;根据遥感图像进行土地利用/覆盖类别划分得到多个地类,分别估...
- 吴嘉平江振蓝苏世亮
- 文献传递
- 基于SLD的IHO S‐52开源解决方案被引量:2
- 2022年
- 国际海道测量组织(International Hydrographic Organization,IHO)发布的S‑52显示规范定义了航行环境下电子海图的具体显示参数,但是其解析渲染需要特定软件,无法适应当前GIS软件对电子海图生产的需求。开放式地理信息系统协会(Open GIS Consortium,OGC)图层样式描述规范(styled layer descriptor,SLD)是一种开放的符号描述规则,被绝大多数GIS软件支持。构建了S‑52与OGC SLD规范间的映射关系,实现了两种符号描述规则的自动转换,重点介绍了如何使用SLD渲染S‑52中的复杂线型和复杂面状图形,为GIS软件集成S‑52提供了一种开源解决思路。实验结果证明,基于SLD的电子海图显示效果优于一些商业解决方案的显示效果。
- 亢孟军吴雨锟张开硕苏世亮苏世亮
- 关键词:地图符号库
- 一种城市教育服务设施评价优化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城市教育服务设施评价优化方法,包括提取地理国情要素的基础数据以及交通大数据并进行整合,计算确定城市教育服务设施的基础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服务能力分析、可达性分析和教育均等化分析,多维度定量测度教育设施供给程度...
- 亢孟军钟艾妮苏世亮翁敏
- 文献传递
- 移动专题电子地图叙事设计方法研究
- 2025年
- 移动专题电子地图(mobile thematic electronic maps, MTEM)是一种以移动设备为显示终端的电子地图系统,在演绎和表达故事空间、创造情感体验等方面具备强大的时空语义构建和表征能力。然而,如何系统化地应用移动电子媒介的形态特征、表达形式和交互方法进行MTEM叙事设计仍然缺乏成熟的方法。本文基于叙事理论提出了一套系统的MTEM叙事设计方法,并设计了适应移动平台特性和满足用户交互需求的叙事结构框架。该框架通过故事编排使用户深度融入地图叙事,利用丰富的媒介元素和多样化叙事节奏设计界面布局以提升信息传达效率,以及根据用户意图设计多层次交互机制以丰富用户体验。最后,本文构建了以苏州水乡为主题的MTEM系统案例,分析验证了叙事框架的可用性和实用性,展示了其在增进用户情感共鸣、提升文化体验方面的巨大潜力。
- 亢孟军成婷苏世亮翁敏
- 关键词:专题地图交互设计
- 通识教育背景下GIS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模式
- 2023年
- 社会经济的发展决定了通识教育要在高等教育中进一步深化,这种趋势也深刻影响GIS专业教育模式。本文在分析国内四所一流高校GIS专业通识教育内容占比、结构和内容基础上,面向“以学生为中心、专业自由选择”的完全通识教育模式,提出了GIS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模式,即建设松散耦合的课程体系,单个课程知识体系相对完备独立,并以课程为中心,构建包括课程内容、教材、实践体系及课程团队的一体化教学模式。该课程建设模式充分考虑了课程内容体系、学习模式、实践引导等学习要素,能够有效提升服务创新人才培养的GIS专业建设,具有一定推广意义。
- 亢孟军杜清运苏世亮翁敏
- 关键词:自由教育
- 《高考志愿填报地图》设计理论与方法
- 2025年
- 高考志愿填报过程复杂且关键,辅助高考志愿填报地图为考生及家长提供了有效的助力手段,简化了信息获取过程,是志愿填报过程中的一种高效辅助工具。本文探讨了《高考志愿填报地图》的设计理论与方法,旨在提升高考志愿填报过程中信息的空间认知能力与应用效率。地图集设计基于Wilson信息行为模型,结合用户信息需求选取内容,构建内容体系。结构编排上,依据用户信息搜寻的6个阶段,顺序安排内容。表达策略从版式、色彩、图表与符号设计入手,提高信息传递的直观性、高效性和可读性。本研究弥补了辅助高考志愿填报类地图的市场空缺,为同类地图集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参考,助力考生和家长高效了解全国高校及专业的空间分布与详细信息。
- 翁敏陈蓓贝翟冰雪亢孟军苏世亮
- 关键词:高考志愿填报
- 深圳市公共住房居民就医可达性——基于互联网地图服务和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被引量:3
- 2024年
- 基于互联网地图服务测算人才住房、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房在步行、公共交通和驾车3种出行方式下到达不同等级医院的通勤时间,通过引入高斯距离衰减函数、设立多级搜索半径、考虑供给和需求方竞争效应并利用实时交通大数据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对深圳市公共住房居民就医可达性进行多维度评价。研究发现:1)紧急就医情境下15%公共住房点驾车30 min内不可抵达三甲医院,普通就医情境下仅10%公共住房点实现15 min就医目标;2)可达性由老经济特区向非经济特区逐渐衰减;3)人才住房可达性最优,其次是经济适用房,最后是公共租赁房;4)公共交通和步行相比于驾车模式下的可达性空间分异更显著。
- 胡莉蓉何深静苏世亮
- 关键词:可达性
- 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的“三调”地图产品体系设计被引量:11
- 2020年
-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简称“三调”)产生了翔实的基础矢量数据和丰富的影像数据、统计数据。因此,设计相应的地图产品体系不仅有助于摸清家底、保障自然资源管理,同时也可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国土综合治理等提供参考。从应用需求出发,明确了“三调”地图产品的结构形态,提出了“三调”地图产品体系的设计理念,并针对各类需求构建了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的“三调”地图产品体系,最后以余姚市为例设计了“三调”地图产品,以期为“三调”地图产品生产提供战略指导。
- 王令琦杜清运苏世亮亢孟军翁敏
- 关键词:地图生产
- 空间和地理计算与计算社会学的融合路径被引量:8
- 2022年
- 空间和地理数据及空间计算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研究的一个主要组成领域,也为社会科学从本体论、方法论和认识论层面提供了一个进行定量和定性研究的重要维度。但是空间如何与计算社会科学结合仍处于探索阶段。通过邀请实证社会研究、地理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领域在计算社会学方向的代表学者,对大数据和AI时代新的研究和技术范式下空间和地理计算与社会计算相结合的重要议题或实现路径等阐述各自观点,希望能够对空间社会计算的发展提供研究思路。讨论认为,空间与地理研究和社会研究具有相同的底层原理,基于空间大数据的新范式为重启宏观社会学空间研究带来了重要机遇,而且空间大数据的可获得性使得中国学者能以更为主动的姿态和清晰的视野来审视和参与影响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现实问题。但是在此过程中,还需进一步思考基础理论和框架,解决数据、计算和伦理等一系列问题,需要社会科学、地理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共同合作和努力,以学科的进步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 乐阳刘瑜陈云松贺力陈晨李文雯秦昆贾涛许刚王法辉王静远谢幸徐丰力徐阳苏世亮桂志鹏游兰张明达张丰张晓祥赵博赵耀龙周钰伦黄波曹凯
- 关键词:社会计算
- 健康公平视域下的城市食品荒漠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20年
- 食品荒漠是指健康食品缺乏或可达性较差的弱势群体聚集区域。在对食品荒漠概念进行梳理与辨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健康公平视域下的城市食品荒漠研究概念框架,从健康食品可达性、健康食品供给社会均等化、食品荒漠与居民健康等3个维度,对城市食品荒漠研究进行综述性分析。结果显示:跨区域对比分析有助于理解不同社会经济背景下的食品荒漠问题;公共健康、公共政策、社会学、地理学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手段有助于对食品荒漠问题的解析;食品荒漠治理需要定量评估相关政策的实际成效。
- 苏世亮胡莉蓉张惠翁敏
- 关键词:公共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