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玉莹

作品数:5 被引量:50H指数:4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健脾
  • 3篇易激综合征
  • 3篇综合征
  • 3篇肠易激
  • 3篇肠易激综合征
  • 2篇疏肝
  • 2篇疏肝健脾
  • 2篇通腑
  • 2篇通腑颗粒
  • 2篇腹泻型
  • 2篇腹泻型肠易激...
  • 2篇IB
  • 2篇S-
  • 1篇蛋白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抑郁
  • 1篇抑郁样
  • 1篇抑郁样行为
  • 1篇营养因子

机构

  • 5篇广州中医药大...
  • 5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广东省中医药...

作者

  • 5篇唐洪梅
  • 5篇祝赫
  • 5篇石玉莹
  • 3篇黄育生
  • 3篇刘媛
  • 2篇熊芬
  • 1篇柴玉娜
  • 1篇王婷
  • 1篇刘媛

传媒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中药材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今日药学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疏肝健脾法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焦虑抑郁样行为及BDNF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9
2019年
目的:检测疏肝健脾法肠激安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大鼠焦虑抑郁样行为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影响,探讨其改善IBS-D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三因素"法(母婴分离+醋酸刺激+束缚应激)制备肝郁脾虚型IBS-D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匹维溴铵组、肠激安方高、低剂量组,另设正常组,各6只,连续给药14 d,正常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观察IBS-D大鼠的焦虑抑郁样行为和海马神经元形态,检测海马、结肠中BDNF的基因、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糖水偏好值、旷场实验相关指标水平减少(P<0.05),海马、结肠组织中BDNF 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肠激安方高、低剂量组的糖水偏好值、旷场实验相关指标水平升高(P<0.05),海马、结肠组织中BDNF mRNA及蛋白的表达下降(P<0.05)。结论:疏肝健脾法可明显改善IBS-D焦虑抑郁样行为,下调结肠、海马中BDNF表达水平,这可能是其改善IBS-D的作用机制之一。
钟如帆黄育生唐洪梅刘媛柴玉娜熊芬祝赫石玉莹
关键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疏肝健脾法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健脾通腑颗粒对肝郁脾虚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模型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考察健脾通腑颗粒对肝郁脾虚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大鼠模型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取乳鼠10窝,随机留取一窝乳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9窝乳鼠采用母婴分离、冰水灌胃、限制饮水和低纤维饮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肝郁脾虚型IBS-C造模,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枸橼酸莫沙必利组(2.7mg·kg^-1,临床等效剂量2倍)、复方芦荟胶囊组(0.31g·kg^-1,临床等效剂量2倍)、健脾通腑颗粒高、中、低剂量组(23.58,11.79,5.90g生药·kg^-1,临床等效剂量2、1、1/2倍)、逍遥丸组(3.24g·kg^-1,临床等效剂量2倍),每组10只。各给药组大鼠每天ig给予相应药物,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给予等量蒸馏水,连续14d。给药结束后测定各组大鼠的排便相关指标、肠道压力阈值、旷场实验相关指标、糖水偏好百分比、血清中5一羟色胺(5-HT)、生长抑素(SS)、P物质(SP)的含量、小肠推进率。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健脾通腑颗粒能使肝郁脾虚型IBS-C大鼠的粪便粒数、粪便含水量、Bristol分值、肠道压力阈值、中央格停留时间、水平运动、糖水偏好百分比、小肠推进率明显增加(P<0.01或P<0.05),血清中5-HT、SS、SP的含量明显降低(P<0.0或P<0.01)。结论:健脾通腑颗粒可改善IBS-C模型大鼠的肝郁脾虚及便秘症状,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中5-HT、SS、SP的含量有关。
刘媛唐洪梅钟如帆陈玉兴黄育生祝赫石玉莹
关键词: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
健脾通腑颗粒提取工艺优选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优选出健脾通腑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药效筛选的方法,以小鼠小肠炭末推进率为指标,初步筛选制备工艺;采用单因素考察,以挥发油提取量为指标,以加水倍量、浸泡时间、提取次数为因素筛选提油工艺;采用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试验法,以芍药苷提取率和固形物得率为指标,以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加水倍量为考察因素优化提取工艺并进行验证试验。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枳壳、陈皮、柴胡和白术加10倍量水蒸馏提取挥发油6 h,药液备用;药渣与其余药材一起,提取3次,第一次加8倍量水,第二、三次分别加6倍量水,每次提取2 h,滤过,合并滤液,加入提油后的药液。结论:该提取工艺相对较优,可作为健脾通腑颗粒的提取方法。
钟如帆唐洪梅刘媛祝赫石玉莹吴映秀
关键词:挥发油芍药苷正交试验
肠激安方对IBS-D大鼠肠道通透性的影响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观察肠激安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大鼠肠道通透性的影响,探讨肠激安方治疗IBS-D的作用机制。方法:SD雄性乳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匹维溴铵组(0.018 g·kg^(-1)),肠激安高、低剂量组(33.48,16.74 g·kg^(-1)),除正常组外,均采用"母婴分离+醋酸刺激+束缚应激"三因素结合的方法建立IBS-D模型。给药后,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大鼠肠黏膜超微结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大鼠血浆D-乳酸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结肠紧密连接蛋白闭锁蛋白(Occludin),闭合蛋白-1(Claudin-1)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Occludin,Claudin-1,紧密连接蛋白-1(ZO-1)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IBS-D模型组大鼠肠黏膜上皮细胞损伤,微绒毛排列较稀疏,紧密连接间隙增宽,有的不甚明显;血浆D-乳酸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肠中Occludin,Claudin-1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P<0.05),ZO-1 mRNA表达降低(P<0.05)。药物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肠黏膜细胞损伤修复;匹维溴铵组、肠激安方高剂量组血浆D-乳酸水平明显降低(P<0.05),肠激安方低剂量组血浆D-乳酸水平有降低趋势,但不具有统计学差异。各给药组大鼠结肠中Occludin,Claudin-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ZO-1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肠激安方对IBS-D的治疗作用可能是改善肠道通透性实现的。
石玉莹唐洪梅吴映秀祝赫何国栋熊芬张毅靖
关键词:肠道通透性紧密连接蛋白痛泻要方
肠激安方对IBS-D大鼠JAK2/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JAK2/STAT3信号通路在大鼠海马中的表达以及肠激安方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母婴分离、醋酸刺激及束缚应激结合的方法建立IBS-D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匹维溴铵组(0.018 g·kg^(-1))、肠激安方高剂量组(33.48 g·kg^(-1))、肠激安方低剂量组(16.74 g·kg^(-1)),另取同批次正常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各6只,连续灌胃14 d,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给药结束后取海马组织,Q-PCR检测JAK2、STAT3、TNF-α、IL-6的基因表达,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JAK2、STAT3、pSTAT3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IBS-D大鼠海马中JAK2、STAT3、TNF-αmRNA及JAK2、STAT3、pSTAT3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mRNA虽有上升的趋势,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激安方高剂量组JAK2、STAT3、TNF-αmRNA及JAK2、STAT3、pSTAT3蛋白表达较模型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激安方低剂量组STAT3、TNF-αmRNA及JAK2、STAT3蛋白表达较模型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JAK2 mRNA及pSTAT3蛋白有减少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匹维溴铵组STAT3 mRNA相对表达量较模型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JAK2 mRNA及JAK2、STAT3、pSTAT3蛋白表达有减少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BS-D大鼠海马中JAK2/STAT3通路被激活,肠激安方可抑制该信号通路的活性,这可能是疏肝健脾法改善IBS-D症状的作用机制之一。
黄育生刘媛钟如帆唐洪梅王婷石玉莹祝赫
关键词:疏肝健脾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JAK2/STAT3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