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彦国
- 作品数:1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四川广元上寺剖面晚二叠世—早三叠世旋回地层:基于小波分析的P-T界线地质事件探讨被引量:5
- 2012年
- 利用小波分析技术,对采集自四川广元上寺剖面上二叠统—下三叠统格里斯巴赫亚阶以碳酸盐岩为主的沉积序列的自然伽马(GR)能谱序列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沉积序列很大程度上受到410:102.5:42.6:21.5的米兰科维奇旋回控制。晚二叠世上寺剖面位于古特提斯洋的深水环境,沉积速率较低,平均为5cm/ka;二叠纪—三叠纪过渡时期研究区构造活动强烈,陆地及海洋生物发生大灭绝,由于酸雨以及植被缺乏等气候及生态因素影响,陆地表面风化速率急剧增加,大量陆源物质注入导致早三叠世早期浅海系统沉积速率提高至25cm/ka,并强烈影响了海洋生态系统,抑制了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延缓了海洋生态复苏进程。在二叠纪末期,上寺剖面沉积记录的旋回性较为明显且稳定,到三叠纪早期旋回性有所变差。早三叠世沉积速率的显著变化和旋回性差异与该时期动荡的古气候、古海洋环境密切相关,地球表层环境变化对海洋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影响,且可能成为早三叠世海洋生态系统复苏缓慢的主要控制因素之一。
- 乔彦国时志强王艳艳张彪
- 关键词:生物大灭绝米兰科维奇旋回小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