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立强
- 作品数:9 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术式肺切除术心功能变化的研究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研究有创右心导管监测肺癌患者行不同术式肺切除术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的心脏功能改变,分析研究肺切除术所引致的循环系统功能变化规律,为手术适应证的选择及预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1994年10月至1998年10月肺癌患者68例,肺叶切除组52例,全肺切除组16例,监测心率、平均动脉压、心脏指数、每搏功指数、右室每搏功指数、左室每搏功指数、周围血管阻力等指标。结果 全肺切除术后1个月的HR比肺叶切除术后一个月的HR明显升高(P<0.05)。而全肺切除组术后1个月的SVI、RVSWI和LVSWI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肺叶切除组术后1个月3项指标均恢复至术前水乎。MAP和SVR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肺叶切除术对肺癌患者术后远期的心脏功能无明显影响,而全肺切除术对心脏功能特别是右心功能具有较大影响。因此,对于术前心肺功能检查异常或低肺功能的肺癌患者,结合有创右心导管检查和监测可有助于手术适应证的选择和预测与判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时进行有效的干预治疗,降低肺癌患者术后早期死亡率,提高术后生存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许绍发耿万明刘志东秦明赵立强李福根段勇梁子昆韩毅
- 关键词:术式肺切除术心功能变化肺癌术前
- 和美新二线治疗肺癌的初步临床观察被引量:6
- 2003年
- 目的 观察和美新 (盐酸托泊替康 )二线治疗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2 1例患者均为二线用药。其中未行手术者 11例 ,均为复治患者 ;行手术切除者 8例 ,开胸探查 2例 ,均于术后予以和美新化疗。和美新 1.2mg·(m2 ) 1·d 1,静脉点滴 30min ,连续 4d ,2 1d为一个周期。根据患者不同情况 ,给予 1~ 4个周期的治疗。 2 1例患者中 ,4例行顺铂 (PDD) 6 0mg/m2 ,d 1,联合化疗。结果2 1例患者中 ,未行手术与仅行开胸探查者 13例 ,其中CR 2例 ,PR 6例 ,SD 3例 ,PD 2例 ,有效率6 1.5 %。行手术切除的 8例中 ,术后应用和美新治疗后病情稳定 7例 ,另 1例出现远处转移。全组中位生存期 16个月 ,1年生存率为 88.2 %。血液系统毒性 :Ⅰ~Ⅱ级白细胞减少者 14例 (6 6 .7% ) ,Ⅲ~Ⅳ级白细胞减少 5例 (2 3.8% ) ;Ⅲ~Ⅳ级血小板减少 1例 (4 .8% ) ;患者发热和中性粒细胞减少 1例 ;1例因严重骨髓抑制而死亡。非血液学毒性中 ,恶心 8例 (38.1% ) ,呕吐 3例 (14 .3% ) ,脱发 4例(19.1% ) ,腹痛 1例 (4 .8% ) ,腹泻 2例 (9.5 % ) ,便秘 1例 (4 .8% )。结论 和美新二线治疗肺癌有效 ,尤其是小细胞肺癌 ,毒副反应可耐受 ,可用于复治或耐药的肺癌患者。
- 张毅支修益赵立强韩明闫东杰于大平阮军忠李福根刘志东杨声
- 关键词:肺癌化学疗法疗效毒副反应
- 余肺切除17例肺癌临床分析
- 1996年
- 余肺切除17例肺癌临床分析赵立强,赵志文,李世业,梁子昆北京市胸部肿瘤结核病医院胸外科(北京101149)近年来随着肺癌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余肺切除治疗肺癌也越来越常见。本文回顾性总结了我院1980~1994年间余肺切除肺癌17例的临床特点,手术适应...
- 赵立强赵志文李世业梁子昆
- 关键词:余肺切除胸部肿瘤呼吸道感染手术危险因素手术适应证
- 人工血管置换上腔静脉在肺癌外科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4
- 1999年
- 目的 探讨上腔静脉切除行人工血管置换在晚期肺癌外科治疗中的作用、技术方法及其预后。方法 全组共26 例,右侧中心型肺癌21 例、周围型肺癌5 例。行肺癌原发病变、转移淋巴结及受侵及的上腔静脉切除,采用人工血管置换切除的上腔静脉。术后口服小剂量抗凝剂短期治疗,并进行长期的随访与观察。结果 全组无术中及术后早期死亡,无术后近期及远期上腔静脉及无名静脉梗阻症状的发生。随访23 例,1、3、5 年生存率分别为85% (22/26) 、39% (7/18) 、36% (4/11) 。结论 人工血管置换受侵及的上腔静脉使部分晚期肺癌获得根治性切除,扩大了肺癌外科手术适应证,提高了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存率,可在晚期肺癌的外科治疗中推荐应用。
- 许绍发赵立强梁子昆秦明段勇李福根
- 关键词:肺肿瘤人工血管上腔静脉置换
- 人工血管转换上腔静脉在肺癌外科治疗中的应用
- 1999年
- 目的探讨分析上腔静脉切除行人工血管转换在晚期肺癌外科治疗中的作用、技术方法及其预后。方法全组共26例,右侧中心型肺癌21例、周围型肺癌5例,行肺癌原发病变、转移淋巴结及受侵及的上腔静脉切除,采用人工血管转换切除的上腔静脉。术后口服小剂量抗凝剂的短期治疗,并进行长期的随访与观察。结果 全组无术中及术后早期死亡,无术后近期及远期上腔静脉及无名静脉梗阻症状的发生。随访23例,1、3。
- 许绍发赵立强
- 关键词:肺肿瘤人工血管上腔静脉置换外科手术
- 青、老年肺癌1515例外科手术疗效分析
- 1996年
- 青、老年肺癌1515例外科手术疗效分析许绍发李世业支修益赵立强李福根段勇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胸外科(北京101149)随肺癌发病率逐年升高,青、老年肺癌发病率均呈增高趋势。本文总结我所胸外科1957~1991年经手术治疗年龄40岁以下青年肺癌7...
- 许绍发李世业支修益赵立强李福根段勇
- 关键词:老年肺癌疗效分析胸部肿瘤手术切除率全肺切除术围术期管理
- 局限性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的外科治疗(附32例临床病例分析)被引量:3
- 1992年
- 本文报道我所自1956~1984年经外科手术切除,并由病理证实的局限性细支气管肺泡癌32例,占同期原发性支气管肺癌2.4%。细支气管肺泡癌无典型症状,X线图像多变,肿块边界清楚或不清楚,有分叶或毛刺。值得提出的是肺泡癌的胸膜皱缩征占58.5%,痰脱落细胞检查阳性率为34.4%。临床上易误诊为结核、炎症等。本组无淋巴结转移者5年生存率为41.6%,较其它原发性肺癌为佳。
- 林美云徐嘉彰陈肖嘉赵立强
- 关键词:肺肿瘤细支气管手术
- 高龄肺癌外科治疗的临床探讨被引量:1
- 1997年
- 高龄肺癌外科治疗的临床探讨赵立强赵志文随着人类寿命的不断延长,高龄肿瘤的发病率尤其肺癌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因此,高龄肺癌的胸外科治疗和进展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回顾性总结了我科1977年~1992年间外科手术治疗的70岁以上肺癌的临床特点、手术适应证及手术...
- 赵立强赵志文
- 关键词:肺肿瘤老年人外科手术
- 胸腺瘤侵及上腔静脉和(或)无名静脉的外科治疗被引量:8
- 2003年
- 目的 探讨胸腺瘤侵及上腔静脉和 (或 )无名静脉行肿瘤根治合并血管成形或置换的技术、方法、适应证及预后。方法 本组 40例 ,行胸腺瘤根治术合并上腔静脉或无名静脉部分切除血管成形术 3 0例 ,上腔静脉和 (或 )无名静脉切除人工血管置换术 10例。术后随访 2 4~ 72个月。结果 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上腔静脉系统血管成形患者 1年生存率为10 0 % ,3年生存率为 89% ,5年生存率为 79% ,上腔静脉系统人工血管置换患者 1年生存率为 10 0 % ,3年生存率为 88%。结论 胸腺瘤侵及上腔静脉和 (或 )无名静脉以往常被认为是手术相对禁忌证 ,应用血管成形或人工血管置换技术 ,可使患者获得根治切除 ,扩大了手术适应证、提高了手术的切除率和患者的远期生存。
- 刘志东许绍发秦明赵立强李福根段勇梁子昆
- 关键词:胸腺瘤上腔静脉无名静脉外科治疗血管置换肿瘤侵袭